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

1.关系型数据库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二维数据库,表的格式就如Excel,有行有列。常用的关系数据库有Oracle,SqlServer,Informix,MySql,SyBase等。(也即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数据库,都是关系型数据库

 

2.所谓关系型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关系模型是在1970年由IBM的研究员E.F.Codd博士首先提出,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关系模型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数据库架构的主流模型。简单来说,关系模型指的就是二维表格模型,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联系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下面列出了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概念。

 

3.关系型数据库并不是唯一的高级数据库模型,也完全不是性能最优的模型,但是关系型数据库确实是现今使用最广泛、最容易理解和使用的数据库模型。大多数的企业级系统数据库都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的概念是掌握数据库开发的基础,所以本节的问题也成为.NET面试中频繁出现的问题之一。

 

4.

关系:可以理解为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都具有一个关系名,就是通常说的表名。

元组:可以理解为二维表中的一行,在数据库中经常被称为记录。

属性:可以理解为二维表中的一列,在数据库中经常被称为字段。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也就是数据库中某一列的取值限制。

关键字:一组可以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数据库中常称为主键,由一个或多个列组成。

关系模式:指对关系的描述,其格式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在数据库中通常称为表结构。

 

5.

关系型数据库的优点

关系型数据库相比其他模型的数据库而言,有着以下优点:

容易理解:二维表结构是非常贴近逻辑世界的一个概念,关系模型相对网状、层次等其他模型来说更容易理解。

使用方便:通用的SQL语言使得操作关系型数据库非常方便,程序员甚至于数据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在逻辑层面操作数据库,而完全不必理解其底层实现。

易于维护:丰富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大大降低了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概率。

6.

标准数据查询语言SQL就是一种基于关系数据库的语言,

这种语言执行对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检索和操作。

 

7.

关系操作

关系模块中常用的操作包括:

数据查询

选择投影连接数据操作增加删除修改查询

 


转:http://blog.csdn.net/foreverhuylee/article/details/34419469

发布了33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0 · 访问量 10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