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 目標 成長

應正確地設定目標
    任何一個人在某個生命點,一定要確立一個目標,你不能夠沒有目標,沒有目標的人就進入了空虛。目標跟你的眼光和你目前的能力相關。你的眼光越好,你設立的目標就越正確。你的眼光越高,你設立的目標就越崇高。所謂眼光,就是你看事情的着眼點,這和你的人生價值觀直接相關,決定了你的人生方向。我在這裏打個比方,在滑冰的時候,假如你想改變方向,你的眼睛向什麼方向看,你就能轉向那個方向。因此,如果你的人生價值觀以財富爲主導,你就會設計和財富相關的目標;如果你的人生價值觀以個人的愛好爲主導,你就會設計和你的愛好相一致的目標。除了眼光外,你的人生目標能否取得成功也和你目前的能力相關。我們的能力和資格決定了我們下一步到底定什麼目標。如果你現在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每門課都達到了90分,你就可以把下一個目標定在去哈佛上碩士或博士;但如果你現在只是個大專生,你就決定要去哈佛,這無疑顯得太遙遠,太不切實際。人生目標總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就像爬上一座高山,你必須一步一步往上爬一樣。另外,在設計人生目標時,一定要把你的天性考慮在內,做不符合自己天性的事情,通常失敗的可能性比成功的機會要多。比如你應該分析一下你是外向型的人還是內向型的人。內向型的人適合做自己喜歡的專心致志的工作,外向型的人可能適合做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對自己的判斷下錯了,跟着而來的可能是一輩子的痛苦和挫折。
應認真地感受過程
    生活的路由兩大內容組成:生命不同階段的目標和走向這些目標的過程。目標固然十分重要,因爲沒有目標生命就沒有了方向,但走向目標的過程更加必不可少,所有生命的精彩都是在過程之中走出來的。我們所能夠真正體驗到的永遠是一時一刻的感動,一草一木的芳香,或對一人一事刻骨銘心的記憶。目標就悔是一座山的頂峯,即使我們天天看着這座山的頂峯,但是隻要不採取行動去爬這座山,所有精彩的故事都將不會發生,一路上所有的風景特跟我們無緣。當我們向頂峯邁開第一步時,我們就進入了生命的過程,我們生活的全部內容從此展開,而目標已經靜悄悄地沉睡在了我們心靈的某個角落,只有當我們迷失方向時才清醒過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痛苦和不幸,我們過分期待目標的實現,我們過分誇張困難的程度。我們嫉妒別人的成就卻把自己的胸懷丟失,我們懊悔於昨天的錯誤卻把今天的時光拋棄。其實,每天都有無數鮮美的草莓等待着我們去採摘。每天早上的第一縷陽光都在爲我們升起,別人的每一聲問候都是對我們至誠的關懷,我們遇到的每一個煩惱和困難都是對我們勇氣和耐力的考驗。只要我們付出真誠的努力,我們是否能夠成功地達到目標已經不再那麼重要,因爲即使我們失敗了,我們也能從失敗中學到更多的東西。世界上很少有永恆,大學生談戀愛,每天都在信誓旦旦地說我會愛你一輩子,這實際上是不真實的,只是在表達一種願望而已。但我們還是在說,因爲至少在那一刻,我們這樣的表達是真實感情的流露。追求永恆的愛是人類的畢生夢想,因爲人在愛中永遠充實:但現實生活並不是這樣的,統計數據表明,大學生談戀愛的100對裏有90對最後會分手,最後結婚了的還有一半會離婚。你說愛情能永恆嗎?所以最真實的說法是:“我今天,此時此刻正在真心地愛着你。”明天也許你會失戀,失戀後我們會體驗到失戀的痛苦。那我們就去體會,去體驗,這種體驗也是豐富你生命的一個過程。
應坦然地面對失敗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在失敗中尋找把握機會的過程,沒有失敗就無所謂成功。沒有遭遇過挫折和失敗的人生是不豐富的人生,就像白開水,純淨卻設有味道。一個人是否活得豐富不能看他的年齡,而要看他生命的過程是否多彩,還要看他在體驗生命的過程中能否把握住機會。人生的機會通常是有僞裝的,它們穿着可怕的外衣來到你的身邊,大多數人會避之不及,但那些具備獨特素質的人卻能看到其本質並抓住它們。這些素質中最重要的就是承受失敗的能力和勇氣。我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遭遇了很多次失敗,但也正是這些失敗及其背後隱藏的機會最後成就了我。
    最終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藏在失敗背後的機會也許是最好的機會,這也使我進一步增強了堅強面對失敗的勇氣。到後來坦然面對挫折和失敗便成了我的一種常態,在失敗面前,我會不斷激發自己的鬥志,就像高爾基在《海燕》中所說的那樣:讓暴風雨(失敗)來得更猛烈些吧。一個人可以從生命的磨難和失敗中成長,正像腐朽的土塘可以生長鮮活的植物。土壤也許腐朽,但它可以爲植物提供營養;失敗固然可惜,但它可以磨練我們的智慧和勇氣,進而創造更多的機會。只有當我們能夠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失敗和考驗,都將成爲生命中的無價之寶,值得我們在記憶深處永遠收藏.

  應相信自己和別人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夠走出困境,相信自己能夠創造財富和成就.相信別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相信這個世界依然是光明燦爛的。另外,我們一定要深入社會,瞭解別人。一個人最可怕的黑暗是內心的黑暗,一個人最可怕的封閉是靈魂的封閉,一個人最絕望的狀態是失去對別人的信任。只有我們主動地去了解別人,和別人交朋友,我們纔會有更光明的生活和更多的機會。我這裏有兩句話大家一定要記住:第一句話是:Don't wait to be loved to love.第二句是:Don’t wait to have a good job to start to work.這兩句話包含了幾層意思:一是我們要有自信,相信我們能夠愛別人,相信我們能夠把工作做好;二是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一定是主動的道德,只有我們愛了別人,別人纔會愛我們;只有我們做好了工作,我們纔會擁有好工作;三是世界是美好的,我們要對世界充滿信心,因爲我們愛了別人,別人必然會愛我們,我們做好了工作,一定會被別人所承認。有人說,我愛了別人,別人不愛我,我做好了工作,別人不理我,怎麼辦?這依然是你的心態不對。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得到當時的回報,這是一種自私,是一種沒有遠見的心態。一個急功近利的人是沒有人會喜歡的。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生活中好多事情,是你的心態正確了,事情才能做正確,生活才能向好的方向改變。我們覺得這個世界浮躁,是因爲我們的心浮躁,我們覺得這個世界平庸,是我們的心平庸。只要改變了心態,我們的生活就會不一樣。我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過去,我一直認爲自己是個Loser。高考考了3年才考上,我是個Loser;進了大學沒有一個女孩愛上過我,我是個Loser;大學三年級得了肺結核,我是個Loser;在北大教了7年書沒有什麼成就,我還是個Loser;在北大10年沒參加過任何活動、任何團體,我是個Loser;被北大開除出來無處安身,我更是個Loser。在30歲以前,我幾乎從來沒有嚐到過成功的喜悅。我的自信心被現實不斷地摧毀。後來我到外語培訓部去上課,不斷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上課水平,終於逐漸在課堂上、在學生的眼神中找回了一點兒自信。當我對培訓越來越有興趣的時候,我就下決心做自己的學校。在做學校的過程中,在和別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不斷地失敗,不斷地成功,又不斷地失敗,再不斷地成功。在這種過程中建立了我自己堅韌不拔的性格。我的好朋友王強對我有一句評價,說:俞敏洪像蘆葦一樣剛強。意思是我的性格儘管柔韌,但卻不容易屈服。後來我發現,我周圍許多中國的成功人士的個性裏,都有着非常柔和非常剛的兩面性。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少一點膽怯,多一點勇氣;少一點自卑,多一點自信;少一點疑慮,多一點信任。多相信世界一點,多相信別人一點,對自己沒有什麼壞處。當然,相信別人的前提是首先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斷力,判斷所交往的朋友對自己有無好處,所處的環境對自己有無好處。但我們必須對這個世界表示信任,否則我們寸步難行。
  

發佈了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