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的更年輕化纔是搜索引擎的未來

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狀況:無論是國外的Google、Yahoo,還是國內的百度,從基於關鍵詞的搜索應用的最開始,一直到今天,搜索結果的形態,幾乎一成不變。換句話說,對於普通網民,搜索引擎極少改頭換臉。

換一種思路對待搜索應用的未來

       誠然,搜索引擎的本質是整合、梳理信息,將最有價值的結果呈現給用戶。圍繞這一點,在過去的很多年,搜索引擎一直在努力提高它前3條結果的滿意度,也就是搜索結果的相關性。但我們似乎對此過於執着,乃至有些偏執,而忽視了搜索引擎未來的另外可能。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搜索一個詞時,搜索引擎總是儘可能優化其自然語言處理、分詞、語義分析流程,並優化排序算法,讓最具匹配度的網頁鏈接成爲檢索結果的第一條鏈接。但是,且慢,我們重視的是搜索前端的分析、中端的排序,但卻忽略了最後一步——結果的展現形式。

       這讓我們陷入了一個無限循環中,算法的優化總是無止境的,每更新一次算法,下一次更新的難度就以幾何倍數的提升。如此下去,自然造成搜索結果相關性的瓶頸越來越窄。

爲什麼我們不能換一種思路呢,將目光投向結果的展現形式上呢?我認爲,這是搜索引擎能夠快速取得突破的法門。

百度“阿拉丁”帶來的啓示

       以百度爲例,從今年開始,它全面鋪開的“阿拉丁”項目,就是在搜索結果的展現形式上做文章。

    “阿拉丁”實際上是將之前以網頁爲信息檢索單位,更進一步升級到了以數據模塊爲檢索單位,爲用戶省去了手動瀏覽分析的一步,大大提高了信息獲取的效率。

       如果按照傳統的做法,我們需要點擊一次搜索鏈接,再到目標頁面中去用肉眼搜尋相關信息,這是一個巨大的操作浪費。假設每一天有10萬人通過搜索“孔子”來了解這部電影,每一個人節約10秒鐘,“阿拉丁”的上線,至少可以累計節省100萬秒。推而廣之,這簡直就是信息組織的一次革命。

     “阿拉丁”給搜索引擎帶來的啓示就是:搜索應該是解決人們的需求,而不是“尋找最匹配的網頁”。這就跟面對一個飢餓的人,你只需要給他一塊麪包,而不是告訴他一大堆烤制面包的方法。

搜索引擎的新鮮血液

       百度在2008年的創新技術大會上提出了“框計算”的概念,這個概念要比“阿拉丁”更宏偉,“阿拉丁”是“框計算”的子集。

       我認爲,“框計算”的提出,讓“阿拉丁”的前景應用開闊了很多,尤其是當各種應用程序接口嵌入到搜索結果時,搜索就變得立體起來——它不再僅僅是資料獲取,也可能是服務獲取。

比如假設將搜索引擎與在線殺毒應用結合,當網民在搜索框中輸入“殺毒”,結果中出現了一個“在線殺毒”按鈕,點擊一下即可幫助用戶掃描電腦,清除病毒。

       這絕非天方夜譚。實際上“阿拉丁”已經實現了一些類似的應用,比如火車票查詢。

搜索應該以人爲本,具有人情味。“阿拉丁”帶來的應用實際上最大限度體現了這一點。當在百度輸入“126.com”時,百度返回的不是126.com這條鏈接,而是一個郵箱登錄框,當你看到這樣的處理,就會明白搜索引擎的未來究竟在哪。

發佈了1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417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