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势“知”多少,点开就知道

态势感知,最核心的是“知”

关于“知”

典故不少

《孙子兵法》六千多字,“知”出现了79次,只有《势篇》与《行军篇》中没有“知”字。

史称两个半完人之一的王阳明

在经过五溺三变的曲折之路后,才悟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而在此之前是一段崎岖的探索

王阳明出生时,祖母梦到仙人抱孩乘祥云而来

起名为王云,5岁都不会说话

被一云游和尚点化,改名为王守仁后开言

自幼好学

18岁受“圣人必可学而至”的启发

立志为圣人

受朱熹“道存在于自然界中,格尽万物才能领会道的真谛”的影响

格物致知

格竹数日探究万物之理(也就是盯着竹子一直看啊看)

不得其法

其后泛滥于游侠、骑射兵法、辞章、神仙之术、佛学,仍不得其志

史称“五溺时期”

34岁时被贬到贵州龙场当招待所所长

每天在石墩上打坐参悟

终于顿悟了

“知”的过程真的好艰幸啊!

“知”必须要消化,才能吸收

—————————————————————————————————————————————————————————

“知”的范畴很大

有些事物我们可以用眼晴、鼻子、手、嘴巴、脚等身体器官感“知”到

比如,实物、风景、气味、美食、歌舞、音乐等

而有些事物我们只有借助于工具才能感“知”到

比如,电波信号、数据价值等等

以数据来说,虽然我们借助于数据集成工具可以感知到它们,甚至实现超融合感知

但如果不能对其消化吸收,那就是一棵树的影子,看得见,但没用

星云大师说过,就像好东西吃多了不消化会得病一样

知识这个东西,学多了不消化也会得病

可见,消化的重要性

对于数据来说,最重要的消化方式就是做海量数据的分析

具体到网络空间安全领域,面对繁琐复杂的网络结构,管理员如果无法捕捉威胁情报数据、全网络流量、安全设备事件、各类日志信息,不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ML算法和模型,就无法及时地获取网络攻击行为,更不用提预测趋势进行防预了。

因此,建设一个网络空间安全监测中心就很有必要了!

网络空间安全监测中心

—————————————————————————————————————————————————————————

通过安全监测中心,可以对现网中的日志结合威胁情报数据进行安全场景分析,并实现对异常事件的实时告警提醒,异常事件趋势和异常事件的信息统计。

1、场景分析流程

通过动态图的方式来展现安全场景的分析流程,包括数据安全、攻击分析、脆弱性分析以及行为分析等方面。

2、实时告警

 通过信息栏实时提醒现网中存在的安全和违规类问题。

3、情报数据

 通过心电图实时的展现现网中实时的情报数量情况。

4、内网异常事件趋势

 通过柱状图展现整体网络中存在的异常事件的变化趋势。

5、异常事件信息

通过列表展示过去某段时间内出现异常行为的详细信息,包括IP地址和异常时间类型。

人的眼睛向外看是无比辽阔的世界,向内看是无比深邃的心。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领会了“知”的真谛

才能改变以往以被动安全防护手段为主的局面,开创主动安全保障的新时代!

发布了73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7 · 访问量 13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