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挖掘系列 (1) 關聯規則挖掘基本概念與 Aprior 算法

轉自:http://www.cnblogs.com/fengfenggirl/p/associate_apriori.html


數據挖掘系列 (1) 關聯規則挖掘基本概念與 Aprior 算法


我計劃整理數據挖掘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包括關聯規則挖掘、分類、聚類的常用算法,敬請期待。今天講的是關聯規則挖掘的最基本的知識。

關聯規則挖掘在電商、零售、大氣物理、生物醫學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本篇文章將介紹一些基本知識和 Aprori 算法。

啤酒與尿布的故事已經成爲了關聯規則挖掘的經典案例,還有人專門出了一本書《啤酒與尿布》,雖然說這個故事是哈弗商學院杜撰出來的,但確實能很好的解釋關聯規則挖掘的原理。我們這裏以一個超市購物籃迷你數據集來解釋關聯規則挖掘的基本概念:

TID Items
T1 {牛奶,麪包}
T2 {麪包,尿布,啤酒,雞蛋}
T3 {牛奶,尿布,啤酒,可樂}
T4 {麪包,牛奶,尿布,啤酒}
T5 {麪包,牛奶,尿布,可樂}

   表中的每一行代表一次購買清單(注意你購買十盒牛奶也只計一次,即只記錄某個商品的出現與否)。數據記錄的所有項的集合稱爲總項集,上表中的總項集 S = {牛奶,麪包,尿布,啤酒,雞蛋,可樂}。

 一、關聯規則、自信度、自持度的定義

  關聯規則就是有關聯的規則,形式是這樣定義的:兩個不相交的非空集合 X、Y,如果有 X-->Y,就說 X-->Y 是一條關聯規則。舉個例子,在上面的表中,我們發現購買啤酒就一定會購買尿布,{啤酒}-->{尿布} 就是一條關聯規則。關聯規則的強度用支持度(support)和自信度(confidence)來描述,

   支持度的定義:support(X-->Y) = |X 交 Y| / N=集合 X 與集合 Y 中的項在一條記錄中同時出現的次數/數據記錄的個數。例如:support({啤酒}-->{尿布}) = 啤酒和尿布同時出現的次數/數據記錄數 = 3 / 5 = 60%。

  自信度的定義:confidence(X-->Y) = |X 交 Y| / |X| = 集合 X 與集合 Y 中的項在一條記錄中同時出現的次數/集合 X 出現的個數 。例如:confidence({啤酒}-->{尿布}) = 啤酒和尿布同時出現的次數 / 啤酒出現的次數 = 3 / 3 = 100%; confidence({尿布}-->{啤酒}) = 啤酒和尿布同時出現的次數 / 尿布出現的次數 = 3 / 4 = 75%。

  這裏定義的支持度和自信度都是相對的支持度和自信度,不是絕對支持度,絕對支持度abs_support = 數據記錄數 N * support。

  支持度和自信度越高,說明規則越強,關聯規則挖掘就是挖掘出滿足一定強度的規則。

二、關聯規則挖掘的定義與步驟

  關聯規則挖掘的定義:給定一個交易數據集 T,找出其中所有支持度 support >= min_support、自信度 confidence >= min_confidence的關聯規則。

  有一個簡單而粗魯的方法可以找出所需要的規則,那就是窮舉項集的所有組合,並測試每個組合是否滿足條件,一個元素個數爲 n 的項集的組合個數爲 2^n-1(除去空集),所需要的時間複雜度明顯爲 O(2^N),對於普通的超市,其商品的項集數也在 1 萬以上,用指數時間複雜度的算法不能在可接受的時間內解決問題。怎樣快速挖出滿足條件的關聯規則是關聯挖掘的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仔細想一下,我們會發現對於 {啤酒-->尿布},{尿布-->啤酒} 這兩個規則的支持度實際上只需要計算 {尿布,啤酒} 的支持度,即它們交集的支持度。於是我們把關聯規則挖掘分兩步進行:

  1)生成頻繁項集

  這一階段找出所有滿足最小支持度的項集,找出的這些項集稱爲頻繁項集。

  2)生成規則

  在上一步產生的頻繁項集的基礎上生成滿足最小自信度的規則,產生的規則稱爲強規則。

  關聯規則挖掘所花費的時間主要是在生成頻繁項集上,因爲找出的頻繁項集往往不會很多,利用頻繁項集生成規則也就不會花太多的時間,而生成頻繁項集需要測試很多的備選項集,如果不加優化,所需的時間是 O(2^N)。

三、Apriori 定律

  爲了減少頻繁項集的生成時間,我們應該儘早的消除一些完全不可能是頻繁項集的集合,Apriori 的兩條定律就是幹這事的。

  Apriori 定律 1):如果一個集合是頻繁項集,則它的所有子集都是頻繁項集。舉例:假設一個集合 {A,B} 是頻繁項集,即 A、B 同時出現在一條記錄的次數大於等於最小支持度min_support,則它的子集 {A},{B} 出現次數必定大於等於 min_support,即它的子集都是頻繁項集。

  Apriori 定律 2):如果一個集合不是頻繁項集,則它的所有超集都不是頻繁項集。舉例:假設集合 {A} 不是頻繁項集,即 A 出現的次數小於 min_support,則它的任何超集如{A,B} 出現的次數必定小於 min_support,因此其超集必定也不是頻繁項集。

  利用這兩條定律,我們拋掉很多的候選項集,Apriori 算法就是利用這兩個定理來實現快速挖掘頻繁項集的。

四、Apriori 算法

  Apriori 是由 a priori 合併而來的,它的意思是後面的是在前面的基礎上推出來的,即先驗推導,怎麼個先驗法,其實就是二級頻繁項集是在一級頻繁項集的基礎上產生的,三級頻繁項集是在二級頻繁項集的基礎上產生的,以此類推。

  Apriori 算法屬於候選消除算法,是一個生成候選集、消除不滿足條件的候選集、並不斷循環直到不再產生候選集的過程。

  

  上面的圖演示了 Apriori 算法的過程,注意看由二級頻繁項集生成三級候選項集時,沒有 {牛奶,麪包,啤酒},那是因爲 {麪包,啤酒} 不是二級頻繁項集,這裏利用了 Apriori 定理。最後生成三級頻繁項集後,沒有更高一級的候選項集,因此整個算法結束,{牛奶,麪包,尿布} 是最大頻繁子集。

  算法的思想知道了,這裏也就不上僞代碼了,我認爲理解了算法的思想後,子集去構思實現才能理解更深刻,這裏貼一下我的關鍵代碼:

複製代碼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3         record = getRecord();// 獲取原始數據記錄
 4         List<List<String>> cItemset = findFirstCandidate();// 獲取第一次的備選集
 5         List<List<String>> lItemset = getSupportedItemset(cItemset);// 獲取備選集 cItemset 滿足支持的集合
 6 
 7         while (endTag != true) {// 只要能繼續挖掘
 8             List<List<String>> ckItemset = getNextCandidate(lItemset);// 獲取第下一次的備選集
 9             List<List<String>> lkItemset = getSupportedItemset(ckItemset);// 獲取備選集 cItemset 滿足支持的集合
10             getConfidencedItemset(lkItemset, lItemset, dkCountMap, dCountMap);// 獲取備選集 cItemset 滿足置信度的集合
11             if (confItemset.size() != 0)// 滿足置信度的集合不爲空
12                 printConfItemset(confItemset);// 打印滿足置信度的集合
13             confItemset.clear();// 清空置信度的集合
14             cItemset = ckItemset;// 保存數據,爲下次循環迭代準備
15             lItemset = lkItemset;
16             dCountMap.clear();
17             dCountMap.putAll(dkCountMap);
18         }
複製代碼

  如果想看完整的代碼,可以查看我的 github,數據集的格式跟本文所述的略有不通,但不影響對算法的理解。

  下一篇將介紹效率更高的算法 -- FP-Grow 算法。

參考文獻:

  [1]. Pang-Ning Tan,Michael Steinbach. Introduction to Data Mining.

  [2]. HanJiaWei. Data Mining: concept and  techniques.

  感謝關注,歡迎回帖交流。

  轉載請註明出處:www.cnblogs.com/fengfenggirl

發佈了2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7 · 訪問量 5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