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TM影像各波段組合的簡介…

321
真彩色合成,即3、2、1波段分別賦予紅、綠、藍色,則獲得自然彩色合成圖像,圖像的色彩與原地區或景物的實際色彩一致,適合於非遙感應用專業人員使用。

432:
標準假彩色合成,即4、3、2波段分別賦予紅、綠、藍色,獲得圖像植被成紅色,由於突出表現了植被的特徵,應用十分的廣泛,而被稱爲標準假彩色。
舉例:衛星遙感圖像示藍藻暴發情況
我們先看一看藍藻爆發時遙感監測機理。藍藻暴發時綠色的藻類生物體拌隨着白色的泡沫狀污染物聚集於水體表面,藍藻覆蓋區的光譜特徵與周圍湖面有明顯差異。由於所含高葉綠素A的作用,藍藻區在LandsatTM2波段具有較高的反射率,在TM3波段反射率略降但仍比湖水高,在TM4波段反射率達到最大。因此,在TM4(紅)、3(綠)、2(藍)假彩色合成圖像上,藍藻區呈緋紅色,與周圍深藍色、藍黑色湖水有明顯區別。此外,藍藻暴發聚集受湖流、風向的影響,呈條帶延伸,在TM圖像上呈條帶狀結構和絮狀紋理,與周圍的湖水面也有明顯不同。

451:
信息量最豐富的組合,TM圖像的光波信息具有3~4維結構,其物理含義相當於亮度、綠度、熱度和溼度。在TM7個波段光譜圖像中,一般第5個波段包含的地物信息最豐富。3個可見光波段(即第1、2、3波段)之間,兩個中紅外波段(即第4、7波段)之間相關性很高,表明這些波段的信息中有相當大的重複性或者冗餘性。第4、6波段較特殊,尤其是第4波段與其他波段的相關性得很低,表明這個波段信息有很大的獨立性。計算各種組合的熵值的結果表明,由一個可見光波段、一箇中紅外波段及第4波段組合而成的彩色合成圖像一般具有最豐富的地物信息,其中又常以4,5,3或4,5,1波段的組合爲最佳。第7波段只是在探測森林火災、巖礦蝕變帶及土壤粘土礦物類型等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最佳波段組合選出後,要想得到最佳彩色合成圖像,還必須考慮賦色問題。人眼最敏感的顏色是綠色,其次是紅色、藍色。因此,應將綠色賦予方差最大的波段。按此原則,採取4、5、3波段分別賦紅、綠、藍色合成的圖像,色彩反差明顯,層次豐富,而且各類地物的色彩顯示規律與常規合成片相似,符合過去常規片的目視判讀習慣。例如把4、5兩波段的賦色對調一下,即5、4、3 分別賦予紅、綠、藍色,則獲得近似自然彩色合成圖像,適合於非遙感應用專業人員使用。

741:
波段組合圖像具有兼容中紅外、近紅外及可見光波段信息的優勢,圖面色彩豐富,層次感好,具有極爲豐富的地質信息和地表環境信息;而且清晰度高,干擾信息少,地質可解譯程度高,各種構造形跡(褶皺及斷裂)顯示清楚,不同類型的岩石區邊界清晰,岩石地層單元的邊界、特殊巖性的展布以及火山機構也顯示清楚。

742:
1992年,完成了桂東南金銀礦成礦區遙感地質綜合解譯,利用1:10萬TM7、4、2假彩色合成片進行解譯,共解譯出線性構造1615條,環形影像481處, 並在總結了構造蝕變巖型、石英脈型、火山岩型典型礦牀的遙感影像特徵及成礦模式的基礎上,對全區進廳成礦預測,圈定金銀A類成礦遠景區2處,B類 4處,C類5 處。爲該區優選找礦靶區提供遙感依據。

743:
我國利用美國的陸地衛星專題製圖儀圖像成功地監測了大興安嶺林火及災後變化。這是因爲TM7波段(2.08-2.35微米)對溫度變化敏感;TM4、TM3波段則分別屬於紅外光、紅光區,能反映植被的最佳波段,並有減少煙霧影響的功能;同時TM7、TM4、TM3(分別賦予紅、綠、藍色)的彩色合成圖的色調接近自然彩色,故可通過 TM743彩色合成圖的分析來指揮林火蔓延與控制和災後林木的恢復狀況。
754:對不同時期湖泊水位的變化,也可採用不同波段,如用陸地衛星MSS7,MSS5,MSS4合成的標準假彩色圖像中的藍色、深藍色等不同層次的顏色得以區別。從而可用作分析湖泊水位變化的地理規律。

541:
XX開發區砂石礦遙感調查是通過對陸地衛星TM最佳波段組fefee7合的選擇(TM5、TM4、 TM1)以及航空、航天多種遙感資料的解譯分析進行的,在初步解譯查明調查區第四系地貌。例如把4、5兩波段的賦色對調一下,即5、4、3分別賦予紅、綠、藍色,則獲得近似自然彩色合成圖像,適合於非遙感應用專業人員使用。

543:
波段選取及主成份分析 我們的研究採用1995年8月2日的TM數據。對於屏幕顯示和屏幕圖象分析,選用信息量最爲豐富的5、4、3波段組合配以紅、綠、蘭三種顏色生成假彩色合成圖像,這個組合的合成圖像不僅類似於自然色,較爲符號人們的視覺習慣,而且由於信息量豐富,能充分顯示各種地物影像特徵的差別,便於訓練場地的選取,可以保證訓練場地的準確性;對於計算機自動識別分類,採用主成分分析(K-L變換)進行數據壓縮,形成三個組分的圖像數據,用於自動識別分類。該項工作是採用以遙感圖像解譯爲主結合地質、物化探資料進行研究的綜合方法。解譯爲目視解譯,解譯的遙感圖像有:以1984年3月成像經處理放大爲1:5萬衛星TM假彩色片(5 、4、3波段合成)和1979年7月拍攝的1:1.6萬黑白航片爲主要工作片種;採用1986年11月的1:10萬TM假彩色片(7、4、2波段合成)爲參考片種。

453:
本研究遙感信息源是中國科學院衛星遙感地面接收站於1995年10月接收美國MSS衛星遙感TM波段4(紅)、波段5(綠)、波段3(藍)CCT磁帶數據製作的1∶10萬和1∶5 萬假彩色合成衛星影像圖。圖上山地、丘陵、平原臺地等喀斯特地貌景觀及各類用地影像特徵分異清晰。成像時期晚稻接近收穫,且稻田中不存積水,因此耕地類型中的水田色調呈粉紅色;旱地由於作物大多收穫,且土壤水分少而呈灰白色;菜地則由於蔬菜長勢好,色調鮮亮並呈猩紅色。園地色調呈淺褐色,且地塊規則整齊、輪廓清晰。林地中喬木林色調呈深褐色,而分佈於喀斯特山地丘陵等地區的灌叢則呈黃到黃褐色。牧草地大多呈黃綠色調。建設用地中的城鎮呈藍色;公路呈線狀,色調灰白;鐵路呈線條狀,色調爲淺藍;機場跑道爲藍色直線,背景草地呈藍綠色;在建新機場建設場地爲白色長方形;備用舊機場爲白色色調,外形輪廓清晰、較規則。水庫和河流則都呈深藍色調。採取4、5、3波段分別賦紅、綠、藍色合成的圖像,色彩反差明顯,層次豐富,而且各類地物的色彩顯示規律與常規合成片相似,符合過去常規片的目視判讀習慣。472:在採用TM4、7、2波段假彩色合成和 1:4 計算機插值放大技術方面,在製作 1:5萬TM影像圖併成 1:5萬工程地質圖、塌岸發展速率的定量監測以及在單張航片上測算巖 (斷) 層產狀等方面,均有獨到之處。

類型提取:
1.城市與鄉鎮的提取:TM1+TM7+TM3+TM5+TM6+TM2-TM4
2.鄉鎮與村落:TM1+TM2+TM3+TM6+TM7-TM4-TM5
3.河流的提取:TM5+TM6+TM7-TM1-TM2-TM4
4.道路的提取:TM6-(TM1+TM2+TM3+TM4+TM5+TM7)

光譜差異
TM1居民地與河流菜地不易分開.
TM2居民地與河流菜地不易分
TM3鄉村與菜地不易分
TM4農田與道路不易分,鄉鎮,道路,河灘易渾.
TM5縣城與農田不易分
TM6村莊與河流易混

假彩色圖像與其它影像的區別
通常在RS中單波段或全色波段表現爲黑白圖像,黑白圖像的質量一般用“灰階”來度量。三波段組合表現爲彩色影像包括:
真彩色(true color):(三波段組合),分別對RGB三個波段的圖像賦予RGB三種顏色,一一對應,合成後圖像的色彩與原地區或景物的實際色彩一致,稱爲真彩色,真彩色是唯一的合成。
僞彩色(pseudo color):將黑白圖像變換爲彩色圖像,對不同的灰度或灰度範圍按值賦予不同的顏色或一個顏色系列,得到圖像的彩色與實際彩色則不一致,即僞彩色圖像。
假彩色(false color):(三波段組合),對得來不同波段圖像分別賦予RGB三元色,並不與原來波段的RGB三個波段一一對應,得到圖像的彩色與實際彩色則不一致,稱爲假彩色圖像,假彩色圖像是爲了使一些地物的特徵更加明顯,有助於我們進行解譯和分析。

TM任意三個波段(除過321組合)的不同組合形成不同的假彩色表現形式和不同的應用:
3,2,1
這種RGB組合模擬出一副自然色的圖象。普通色圖象。適宜於淺海探測作圖。有時用於海岸線的研究和煙柱的探測。
4,5,3
用於土壤溼度和植被狀況的分析。也很好的用於內陸水體和陸地/水體邊界的確定。
4,3,2
紅外假色,紅外色圖象。提供中等的空間分辨率。在這種組合中,所有的植被都顯示爲紅色。在植被、農作物、土地利用和溼地分析的遙感方面,這是最常用的波段組合。
7,4,2
適宜於溫帶到乾旱地區。提供最大的光譜多樣性。土壤和植被溼度內容分析;內陸水體定位。植被顯示爲綠色的陰影。
5,4,3
城鎮和農村土地利用的區分;陸地/水體邊界的確定。
4,5,7
探測雲,雪和冰(尤其在高維度地區)。
4-3/4+3 NDVI-標準差植被指數;TM波段4:3的不同比率被證明在增強不同植被類型對比度方面很有用。
7,5,4
http://bbs.esrichina-bj.cn/esri/viewthread.php?tid=125066
發佈了3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1 · 訪問量 1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