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的帶寬計算

https://blog.csdn.net/s_sunnyy/article/details/79027379

幾個概念:
傳輸速率爲每秒傳輸量GT/s,而不是每秒位數Gbps,因爲傳輸量包括不提供額外吞吐量的開銷位;
 比如 PCIe 1.x和PCIe 2.x使用8b / 10b編碼方案,導致佔用了20% (= 2/10)的原始信道帶寬。
GT/s —— Giga transation per second (千兆傳輸/秒),即每一秒內傳輸的次數。重點在於描述物理層通信協議的速率屬性,可以不和鏈路寬度等關聯。

Gbps —— Giga Bits Per Second (千兆位/秒)。GT/s 與Gbps 之間不存在成比例的換算關係。

 

PCIe 吞吐量(可用帶寬)計算方法:

吞吐量 = 傳輸速率 *  編碼方案

 

例如:PCI-e2.0 協議支持 5.0 GT/s,即每一條Lane 上支持每秒鐘內傳輸 5G個Bit;但這並不意味着 PCIe 2.0協議的每一條Lane支持 5Gbps 的速率。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PCIe 2.0 的物理層協議中使用的是 8b/10b 的編碼方案。 即每傳輸8個Bit,需要發送10個Bit;這多出的2個Bit並不是對上層有意義的信息。

那麼, PCIe 2.0協議的每一條Lane支持 5 * 8 / 10 = 4 Gbps = 500 MB/s 的速率。

以一個PCIe 2.0 x8的通道爲例,x8的可用帶寬爲 4 * 8 = 32 Gbps = 4 GB/s。

 

同理,

PCI-e3.0 協議支持 8.0 GT/s, 即每一條Lane 上支持每秒鐘內傳輸 8G個Bit。

而PCIe 3.0 的物理層協議中使用的是 128b/130b 的編碼方案。 即每傳輸128個Bit,需要發送130個Bit。

那麼, PCIe 3.0協議的每一條Lane支持 8 * 128 / 130 = 7.877 Gbps = 984.6 MB/s 的速率。

一個PCIe 3.0 x16的通道,x16 的可用帶寬爲

7.877 * 16 = 126.031 Gbps = 15.754 GB/s。

 

由此可計算出上表中的數據
————————————————
版權聲明:本文爲CSDN博主「__Sunny__」的原創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s_sunnyy/article/details/79027379

發佈了3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0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