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學習筆記-03

1:  運算符
(1)算術運算符
A:+,-,*,/,%,++,--
B:+的用法
a:加法
b:正號
c:字符串連接符
C:/和%的區別
數據做除法操作的時候,/取得是商,%取得是餘數
D:++和--的用法
                作用是自增或者自減

(2)賦值運算符
A:=,+=,-=,*=,/=,%=等
B:=叫做賦值運算符,也是最基本的賦值運算符
int x = 10; 把10賦值給int類型的變量x。
C:擴展的賦值運算符的特點
隱含了自動強制轉換。

(3)比較運算符
A:==,!=,>,>=,<,<=
B:無論運算符兩端簡單還是複雜最終結果是boolean類型。

(4)邏輯運算符
A:&,|,^,!,&&,||
B:邏輯運算符用於連接boolean類型的式子
C:結論
&&:結果和&是一樣的,只不過有短路效果。左邊是false,右邊不執行。

||:結果和|是一樣的,只不過有短路效果。左邊是true,右邊不執行。


(5)位運算符
A:^的特殊用法
一個數據針對另一個數據位異或兩次,該數不變

(6)三元運算符
A:格式
比較表達式?表達式1:表達式2;
B:執行流程:
首先計算比較表達式的值,看是true還是false。
如果是true,表達式1就是結果。
如果是false,表達式2就是結果。



2:  鍵盤錄入
(1)實際開發中,數據是變化的,爲了提高程序的靈活性,我們加入鍵盤錄入數據。
(2)如何實現呢?
A:導包
import java.util.Scanner;
B:創建對象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C:獲取數據
int x = sc.nextInt();




3:  流程控制語句
(1)順序結構 從上往下,依次執行
(2)選擇結構 按照不同的選擇,執行不同的代碼
(3)循環結構 做一些重複的代碼





4:  if語句

(1)三種格式
A:格式1
if(比較表達式) {
語句體;
}

執行流程:
判斷比較表達式的值,看是true還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執行語句體
如果是false,就不執行語句體

B:格式2
if(比較表達式) {
語句體1;
}else {
語句體2;
}

執行流程:
判斷比較表達式的值,看是true還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執行語句體1
如果是false,就執行語句體2

C:格式3
if(比較表達式1) {
語句體1;
}else if(比較表達式2){
語句體2;
}
...
else {
語句體n+1;
}

執行流程:
判斷比較表達式1的值,看是true還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執行語句體1
如果是false,就繼續判斷比較表達式2的值,看是true還是false
如果是true,就執行語句體2
如果是false,就繼續判斷比較表達式3的值,看是true還是false
...
如果都不滿足,就執行語句體n+1
(2)注意事項
A:比較表達式無論簡單還是複雜,結果是boolean類型
B:if語句控制的語句體如果是一條語句,是可以省略大括號的;如果是多條,不能省略。
建議:永遠不要省略。
C:一般來說,有左大括號,就沒有分號,有分號,就沒有左大括號。
D:else後面如果沒有if,是不會出現比較表達式的。
E:三種if語句其實都是一個語句,只要有一個執行,其他的就不再執行。
(3)三元運算符和if語句第二種格式的關係
所有的三元運算符能夠實現的,if語句的第二種格式都能實現。
反之不成立。
發佈了2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7 · 訪問量 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