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垃圾回收機制剖析

Java的堆是一個運行時數據區,類的實例(對象)從中分配空間。Java虛擬機(JVM)的堆中儲存着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序所建立的所有對象,這些對象通過new、newarray、anewarray和multianewarray等指令建立,但是它們不需要程序代碼來顯式地釋放。一般來說,堆的是由垃圾回收 來負責的,儘管JVM規範並不要求特殊的垃圾回收技術,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垃圾回收,但是由於內存的有限性,JVM在實現的時候都有一個由垃圾回收所管理的堆。垃圾回收是一種動態存儲管理技術,它自動地釋放不再被程序引用的對象,按照特定的垃圾收集算法來實現資源自動回收的功能。

垃圾收集的意義

在C++中,對象所佔的內存在程序結束運行之前一直被佔用,在明確釋放之前不能分配給其它對象;而在Java中,當沒有對象引用指向原先分配給某個對象的內存時,該內存便成爲垃圾。JVM的一個系統級線程會自動釋放該內存塊。垃圾收集意味着程序不再需要的對象是"無用信息",這些信息將被丟棄。當一個對象不再被引用的時候,內存回收它佔領的空間,以便空間被後來的新對象使用。事實上,除了釋放沒用的對象,垃圾收集也可以清除內存記錄碎片。由於創建對象和垃圾收集器釋放丟棄對象所佔的內存空間,內存會出現碎片。碎片是分配給對象的內存塊之間的空閒內存洞。碎片整理將所佔用的堆內存移到堆的一端,JVM將整理出的內存分配給新的對象。

垃圾收集能自動釋放內存空間,減輕編程的負擔。這使Java 虛擬機具有一些優點。首先,它能使編程效率提高。在沒有垃圾收集機制的時候,可能要花許多時間來解決一個難懂的存儲器問題。在用Java語言編程的時候,靠垃圾收集機制可大大縮短時間。其次是它保護程序的完整性, 垃圾收集是Java語言安全性策略的一個重要部份。

垃圾收集的一個潛在的缺點是它的開銷影響程序性能。Java虛擬機必須追蹤運行程序中有用的對象, 而且最終釋放沒用的對象。這一個過程需要花費處理器的時間。其次垃圾收集算法的不完備性,早先採用的某些垃圾收集算法就不能保證100%收集到所有的廢棄內存。當然隨着垃圾收集算法的不斷改進以及軟硬件運行效率的不斷提升,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經過上述的說明,可以發現垃圾回收有以下的幾個特點:

(1)垃圾收集發生的不可預知性:由於實現了不同的垃圾收集算法和採用了不同的收集機制,所以它有可能是定時發生,有可能是當出現系統空閒CPU資源時發生,也有可能是和原始的垃圾收集一樣,等到內存消耗出現極限時發生,這與垃圾收集器的選擇和具體的設置都有關係。

(2)垃圾收集的精確性:主要包括2 個方面:(a)垃圾收集器能夠精確標記活着的對象;(b)垃圾收集器能夠精確地定位對象之間的引用關係。前者是完全地回收所有廢棄對象的前提,否則就可能造成內存泄漏。而後者則是實現歸併和複製等算法的必要條件。所有不可達對象都能夠可靠地得到回收,所有對象都能夠重新分配,允許對象的複製和對象內存的縮並,這樣就有效地防止內存的支離破碎。

(3)現在有許多種不同的垃圾收集器,每種有其算法且其表現各異,既有當垃圾收集開始時就停止應用程序的運行,又有當垃圾收集開始時也允許應用程序的線程運行,還有在同一時間垃圾收集多線程運行。

(4)垃圾收集的實現和具體的JVM 以及JVM的內存模型有非常緊密的關係。不同的JVM 可能採用不同的垃圾收集,而JVM 的內存模型決定着該JVM可以採用哪些類型垃圾收集。現在,HotSpot 系列JVM中的內存系統都採用先進的面向對象的框架設計,這使得該系列JVM都可以採用最先進的垃圾收集。

(5)隨着技術的發展,現代垃圾收集技術提供許多可選的垃圾收集器,而且在配置每種收集器的時候又可以設置不同的參數,這就使得根據不同的應用環境獲得最優的應用性能成爲可能。

針對以上特點,我們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

(1)不要試圖去假定垃圾收集發生的時間,這一切都是未知的。比如,方法中的一個臨時對象在方法調用完畢後就變成了無用對象,這個時候它的內存就可以被釋放。

(2)Java中提供了一些和垃圾收集打交道的類,而且提供了一種強行執行垃圾收集的方法--調用System.gc(),但這同樣是個不確定的方法。Java 中並不保證每次調用該方法就一定能夠啓動垃圾收集,它只不過會向JVM發出這樣一個申請,到底是否真正執行垃圾收集,一切都是個未知數。

(3)挑選適合自己的垃圾收集器。一般來說,如果系統沒有特殊和苛刻的性能要求,可以採用JVM的缺省選項。否則可以考慮使用有針對性的垃圾收集器,比如增量收集器就比較適合實時性要求較高的系統之中。系統具有較高的配置,有比較多的閒置資源,可以考慮使用並行標記/清除收集器。

(4)關鍵的也是難把握的問題是內存泄漏。良好的編程習慣和嚴謹的編程態度永遠是最重要的,不要讓自己的一個小錯誤導致內存出現大漏洞。

(5)儘早釋放無用對象的引用。大多數程序員在使用臨時變量的時候,都是讓引用變量在退出活動域(scope)後,自動設置爲null,暗示垃圾收集器來收集該對象,還必須注意該引用的對象是否被監聽,如果有,則要去掉監聽器,然後再賦空值。

結束語

一般來說,Java開發人員可以不重視JVM中堆內存的分配和垃圾處理收集,但是,充分理解Java的這一特性可以讓我們更有效地利用資源。同時要注意finalize()方法是Java的缺省機制,有時爲確保對象資源的明確釋放,可以編寫自己的finalize方法。

本文來至於:http://tech.qq.com/a/20060726/000329_2.htm

發佈了2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6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