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
3.內存管理{
	3.1內存管理基礎{
		1.內存管理概念{
			(1)內存管理的功能
			(2)應用程序的處理過程
		}	
		2.交換與覆蓋{
			(1)交換技術
			(2)覆蓋技術
		}
		3.連續分配的管理方式{
			(1)單一連續分配
			(2)固定分區分配
			(3)動態分區分配
		}
		4.非連續分配的管理方式{
			(1)基本分頁存儲管理方式 
			(2)基本分段存儲管理方式 {
					1)基本分段存儲管理的實現思想
					2)地址變換機構
					3)段的共享與保護{
							//地址越界保護(段表寄存器)
							//存取控制保護
						}
					4)分段與分頁的主要區別{
						//頁是物理單位、段是邏輯單位
						//頁的大小固定、段的大小不固定
						//分頁管理作業的地址空間是一維的、分段管理作業的地址空間是二維的
						//分段管理容易實現共享和動態鏈接
					}
					5)基本分段存儲管理方式的優缺點{
						//無內部碎片、有外部碎片
					}
				}		
			(3)基本段頁式存儲管理方式{
				1)地址變換機構{
					//作業分段、段再分頁。頁的大小固定,與存儲塊對應
					//段號+頁號+頁內偏移。段表+頁表
				}
				2)段頁式存儲管理方式的優缺點
			}
		}
	}
	3.2虛擬內存管理{
		1.虛擬內存的基本概念{
			//藉助於外存空間
			1)引入虛擬存儲管理方式的原因{
				//程序執行的局部性
				//時間局部性、空間局部性
			}
			2)虛擬存儲器的定義{
				//部分裝入、請求調入、置換功能
			}
			3)實現虛擬存儲技術的硬件支持{
				//內存、外存、動態地址變換
			}
			4)常用的虛擬存儲技術{
				//請求分頁存儲管理
				//請求分段存儲管理
				//請求段頁式存儲管理
			}
			5)虛擬存儲器的特徵{
				//離散性、多次性、交換性、從邏輯上擴充內存
			}		
		}
		2.請求分頁管理方式{
			//請求分頁系統=基本分頁系統+請求調頁功能+頁面置換功能
			1)請求分頁存儲管理的實現思想{
				//擴充頁表表項
			}
			2)缺頁中斷{
				//在指令執行期間產生並處理中斷 
			}
			3)地址變換機構{
				//裝入空閒塊、修改表項、淘汰頁、寫回外存
			}
			4)請求分頁管理方式的特點{
				//需要硬件支持地址變換、缺頁中斷、選擇淘汰頁
			}
		}
		3.頁面置換算法{
			1)最佳置換算法OPT
			2)先進先出置換算法FIFO
			3)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
			4)時鐘置換算法CLOCK
		}
		4.頁面分配策略{
			1)物理塊的分配策略{
				//固定內存分配、可變內存分配。全局置換、局部置換
				{
					1:固定分配局部置換
					2:可變分配全局置換
					3:可變分配局部置換
				}
			}
			2)頁面調入策略{
				1:請求調頁策略
				2:預調頁策略
			}
			3)從何處調入頁面{
				//對換區、文件區
			}
			4)缺頁率{
				//有效訪問時間的計算方法
			}
		}
		5.抖動現象和工作集{
			1)Belady現象{
				//增加物理塊數反而使缺頁率增加
			}
			2)抖動現象{
				//反覆地進行頁面調入調出操作
			}
			3)工作集{
				//經常使用的頁面
			}
		}
		6.請求分段管理方式{
			1)段表機制{
				//擴充段表
			}
			2)段表中斷機構和地址變換機構{
				//產生中斷、從外存讀取段。拼接空閒分區或淘汰段
			}
			3)分段的共享和保護{
				1:分段共享{
					//在系統中維護一個共享段表
				}
				2:分段保護{
					1.越界檢查{
						//檢查段表長度
					}
					2.存取控制檢查{
						//存取控制字段
					}
					3.環保護機構{
						//0環、中間環、外環
					}
				}
			}
		}
		7.請求段頁式管理方式{
			//地址空間、內存空間的管理,頁置換算法
		}
	}
}
4.文件管理{
	4.1文件系統基礎{
		1.文件概念{
			1)文件的定義{
				1:有結構文件{
					//文件、文件中的記錄、記錄中的數據項、數據項的型、數據項的值
				}
				2:無結構文件{
					//由若干字符組成、流式文件
				}
			}
			2)文件的屬性{
				//文件類型、文件長度、文件的物理位置、文件的建立時間
			}
			3)文件的分類{
				1:按用途分類{
					1.系統文件{
						//只允許用戶調用
					}
					2.庫文件{
						//系統提供給用戶的標準函數
					}
					3.用戶文件{
						//用戶保存的文件
					}
				}
				2:按數據形式分類{
					1.源文件{
						//由源程序和數據構成的文件
					}
					2.目標文件{
						//源文件編譯後但尚未鏈接的二進制文件
					}
					3.可執行文件{
						//目標代碼經鏈接程序鏈接後形成的可運行文件
					}
				}
				3:按文件存取控件屬性分類{
					1.只讀文件
					2.讀寫文件
					3.只執行文件
				}
				4:按組織形式和處理方式分類{
					1.普通文件{
						//通常存儲於外存上
					}
					2.目錄文件{
						//通過目錄文件檢索其他文件
					}
					3.特殊文件{
						//系統中各類輸入輸出設備
					}
				}
			}
			4)文件的操作{
				1:最基本的文件操作{
					1.創建文件{
						//分配外存空間、創建目錄項。記錄文件名、文件外存地址。
					}
					2.刪除文件{
						//刪除對應文件目錄項、回收存儲空間
					}
					3.讀文件{
						//查找對應文件目錄項、獲取文件讀寫指針
					}
					4.寫文件{
						//查找對應文件目錄項、利用寫指針進行寫操作
					}
					5.截斷文件{
						//將原有文件長度設置爲0、放棄原有文件內容
					}
					6.設置文件的讀、寫操作{
						//設置讀、寫指針位置
					}
				}
				2:文件的打開和關閉操作{
					1.打開文件{
						//從外存拷貝到內存並返回文件索引號
					}
					2.關閉文件{
						//刪除文件表項、銷燬文件控件塊、將修改寫回到外存
					}
				}
				3:其他文件操作{
					//對目錄文件的操作、對文件屬性的操作
				}
			}
		}
		2.文件的邏輯結構{
			1)文件邏輯結構的定義{
				//有結構的記錄式文件、無結構的流式文件
			}
			2)順序文件{
				1:定長記錄順序文件{
					//每個記錄的長度固定
				}
				2:變長記錄順序文件{
					//每個記錄的長度不固定
				}				
			}
			3)索引文件{
				//索引文件=索引表+邏輯文件
			}
			4)索引順序文件{
				//主文件中的記錄分組排列、組與組之間的關鍵字有序排列
			}
			5)直接文件和哈希文件{
				//記錄鍵值本身決定記錄的物理地址
				//哈希文件是一種典型的直接文件
			}
		}
		3.目錄結構{
			1)目錄管理的概念{
				//允許不同用戶對不同文件採用相同名字
			}
			2)文件控制塊和索引節點{
				1.文件控制塊{
					1:基本信息類{
						//文件名、文件位置、文件類型
					}
					2:存取控制信息類{
						//用戶的存取權限
					}
					3:使用信息類{
						//文件的創建時間和修改時間
					}
				}
				2.索引節點{
					//將文件控制塊中的文件名與描述信息分開
					//描述信息單獨形成索引節點
				}
			}
			3)目錄結構{
				1.單級目錄結構{
					//整個文件系統只有一張目錄表
				}
				2.兩級目錄結構{
					//爲每個用戶建立獨立文件目錄
				}
				3.多級目錄結構{
					//路徑名、當前目錄、絕對路徑名、相對路徑名
				}
				4.圖形目錄結構{
					//在多級目錄的樹形結構上添加有向邊構成有向無環圖
				}
			}
			4)增加和刪除目錄{
				//對非空文件夾的兩種處理方式
			}
			5)目錄查詢技術{
				1.線性檢索法
				2.Hash方法
			}			
		}
		4.文件共享{
			1)共享動機{
				//多個用戶共享同一文件
			}
			2)共享方式{
				1.基於索引節點的共享方式{
					//一個共享文件只有一個索引節點
				}
				2.利用符號鏈實現文件共享{
					//添加指向索引節點的指針
				}
			}
			3)共享語義{
				1.一致性語義
				2.UNIX語義
				3.會話語義
				4.永久共享文件語義
			}
		}
		5.文件保護{
			1)訪問類型
			2)訪問控制{
				1.訪問控制矩陣{
					//用戶、文件、及其存取權限
				}
				2.訪問控制表{
					//按存取權限將用戶分組
				}
				3.用戶權限表
				4.口令{
					//用於識別用戶
				}
				5.密碼{
					//對需要保護的文件進行加密。需要編碼、譯碼
				}
			}
		}
	}
	4.2文件系統實現{
		1.文件系統的層次結構{
			1.I、O控制{
				//最底層、設備驅動程序、中斷處理程序
			}
			2.基本文件系統{
				//讀寫磁盤物理塊
			}
			3.文件組織模塊{
				//邏輯地址轉換成物理地址、管理空閒塊
			}
			4.邏輯文件系統{
				//通過文件控制塊維護文件結構
			}
			5.應用程序{
				//操作文件系統的應用程序
			}
		}
		2.目錄實現{
			1)線性表
			2)Hash表
		}
		3.文件實現{
			1)外存分配方式{
				1.連續分配{
					//不適合文件的增長
				}
				2.鏈接分配{
					1)隱式鏈接
					2)顯式鏈接{
						//將地址指針存入內存、文件分配表FAT
						//File Allocation Table
						//NTFS_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
					}
				}
				3.索引分配{
					1)單級索引分配
					2)兩級索引分配	
					3)混合索引分配
				}
			}
			2)文件記錄的成組與分解
			3)文件存儲空間的管理{
				1.空閒空間表法
				2.空閒塊鏈表法
				3.位示圖法{
					//盤塊的分配與回收
				}
				4.成組鏈接法
			}
		}
	}
	4.3磁盤組織與管理{
		1.磁盤的結構{
			1)磁盤的物理結構{
				//磁道、扇區
			}
			2)磁盤結構中的信息
			3)磁盤的訪問時間{
				1.尋道時間
				2.旋轉延遲時間
				3.傳輸時間
			}
		}
		2.磁盤調度算法{
			1)先來先服務FCFS
			2)最短尋道時間優先SSTF
			3)掃描算法或電梯調度算法SCAN
			4)循環掃描算法CSCAN
		}
		3.磁盤的管理{
			1)磁盤格式化
			2)引導塊
			3)壞塊
			4)提高磁盤IO速度的方法{
				1.提前讀
				2.延遲寫
				3.優化物理塊的分佈
				4.虛擬盤
			}
		}
	}
}
5.IO管理{
	5.1IO管理概述{
		1.IO設備的分類{
			1)按設備的使用特性分類{
				1.存儲設備
				2.IO設備
			}
			2)按傳輸速率分類{
				1.低速設備
				2.中速設備
				3.高速設備
			}
			3)按信息交換單位分類{
				1.塊設備
				2.字符設備
			}
			4)按設備的共享屬性分類{
				1.獨佔設備
				2.共享設備
				3.虛擬設備
			}
		}
		2.IO設備的特點
		3.IO管理的目標
		4.IO管理的功能
		5.IO應用接口{
			1)IO應用接口的設計目標和原則
			2)IO應用接口的層次
			3)中斷處理過程
			4)設備驅動程序
		}
		6.IO設備控制器
		7.IO控制方式{
			1)程序輸入輸出控制方式
			2)中斷控制方式
			3)DMA控制方式
			4)通道控制方式{
				1.字節多路通道
				2.數組多路通道
				3.數組旋轉通道
			}
		}
	}
	5.2IO核心子系統{
		1.IO調度概念
		2.高速緩存與緩衝區{
			1)引入緩衝的目的
			2)單緩衝和雙緩衝{
				1.單緩衝
				2.雙緩衝
				3.環形緩衝
				4.緩衝池
			}
		}
		3.設備分配與回收{
			1)設備分配中的數據結構
			2)設備分配策略{
				1.設備的使用性質
				2.設備分配算法
				3.設備分配的安全性
				4.設備獨立性
			}
			3)設備分配步驟{
				1.單通路IO系統的設備分配
				2.多通路IO系統的設備分配
			}
		}
		4.假脫機技術SPOOLing{
			1)SPOOLing系統組成{
				1.輸入井和輸出井
				2.輸入緩衝區和輸出緩衝區
				3.輸入進程和輸出進程
			}
			2)SPOOLing系統特點
		}
		5.出錯處理
	}
}

發佈了4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0 · 訪問量 895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