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對象/OO的設計方法(自己總結)

以下內容自己總結了一些,還有一些參考了一些網絡上的資料,有什麼錯誤的地方各位歡迎提點,非常感謝。

在面向對象開發過程中一般會按順序需要建三種模型
[b]模型解釋[/b]
1.對象模型(畫類圖)
對象模型用是用來模擬顯示生活中實體對象之間彼此的關係,描述了系統的靜態結構。
對象和對象之間一般包含4中關係。
分別是繼承關係、組合關係、關聯關係(一對多、多對多、一對一)、依賴關係。
可參考資料:[url=http://www.iteye.com/topic/37302]類與類關係的UML圖與代碼表現[/url]

2.動態模型(畫流程圖)
動態模型是用來描述對象的狀態、觸發狀態改變的事件和對象的行爲。

3.功能模型(一般不畫,目前不知道該畫什麼)
用來說明系統該做什麼,更直接反映用戶對目標系統的需求

[b]OOA建模順序[/b](就是畫類圖/設計對象的順序)
1.標識對象
描述如何發現對象和類,從系統應用的領域或者說從問題陳述中提煉出對象

2.標識結構
首先確定對象之間的關聯,然後確定類的層次,然後識別整體/部分結構(就是描述類的組合和關聯關係),最後確定結構。

3.定義屬性和實例的聯繫
定義對象裏面的具體屬性,比如名稱、分類等等,然後說明對象之間交互的具體操作是什麼。

4.定義操作和消息聯繫
就是說定義一些方法,比如數據的CRUD,或者對數據進行一些計算。

[b]OOD面向對象的設計原則[/b]
[url=http://ericxu131.iteye.com/blog/183554]OO的五大設計原則[/url]
[url=http://www.iteye.com/topic/70302]61條面向對象設計的經驗原則[/url]


在實際開發中我也嘗試過使用以上方法,可是由於開發時間比較緊,一直沒有進行過很好的設計,然而就算經過了一定的設計以後,在具體開發過程當中還是會發現有很多東西沒有考慮到,不知道是設計時間不夠設計的不到位呢,還是設計功力不到家。 :wink:
發佈了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216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