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簡介、系統安裝)

一、Linux簡介:

1.1、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操作系統。 
1.2、Linux操作系統誕生於1991 年10 月5 日(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佈時間)。 
1.3、UNIX 操作系統、MINIX 操作系統、GNU計劃、POSIX 標準和Internet 網絡。在Linux系統的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4、Linux分爲內核版本、發行版本(發行版本有CentOs/RedHat/SUSE/ /Ubuntu(桌面級)……)。 
1.5、應用領域:嵌入式開發、基於Linux的企業服務器。


二、Linux與windows的區別:

2.1、Linux嚴格區分大小寫; 
2.2、Linux中所有內容以文件形式保存,包括硬件; 
2.3、Linux不是通過擴展名區分文件的(通過權限區分)

約定俗稱的後綴:
    -壓縮包:`*.gz`/`*.bz2`/`*.tar.bz2`/`*.tgz`等。
    -二進制軟件包:`.rpm`
    -網頁文件:`*.html`/`*.php`
    -腳本文件:`*.sh`
    -配置文件:`.conf`

2.4、Linux 不能直接安裝和運行Windows的程序。


三、虛擬機的安裝:

3.1、VMware是一個Pc虛擬軟件,可以在Windows系統上虛擬出一個新的硬件環境。

3.2、VMware主要特點:

  • 不需要分區就可以使用兩種系統;
  • 本機系統可以與虛擬機系統網絡通信
  • 可以設定並且隨時修改虛擬機操作系統的硬件環境。

3.3、建議的VMware配置:

  • CPU:建議主頻爲1GHz以上
  • 內存:建議1GB以上
  • 硬盤:建議分區空閒空間8GB以上

四、虛擬機使用:

4.1、新建虛擬機: 
VMware起始頁截圖

新建虛擬機: 
新建空白虛擬機

選擇CentOs :32位 
CentOS

命名虛擬機: 
命名虛擬機

指定虛擬機硬盤大小: 
指定虛擬機硬盤大小 
PS:指定大小按默認的來,不夠20G也沒有關係。

完成虛擬機的新建: 
完成新建

完成後的虛擬機: 
空殼

4.2、 虛擬機的硬件管理:

雙擊內存,出來硬件管理:

虛擬機內存:最小不得低於628M,最大不得高於本機內存。 
虛擬機內存

虛擬機處理器: 
處理器

虛擬機硬盤:可以添加 
硬盤

光驅: 
下圖中紅色方框選中的地方在開機之後必須選上。 
光驅

軟驅:選擇鏡像 
軟驅

網絡適配器: 
網絡適配器


五、Linux分區、格式化:

5.1、 磁盤分區在Windows重裝系統的時候就需要把硬盤分區,Linux也是需要分區的,方便使用。

 - 主分區:最多隻能分4個;
 - 擴展分區:
     - 最多隻有1個;
     - 主分區加擴展分區最多有4個;
     - 不能寫入數據,只能包含邏輯分區;
 - 邏輯分區:從5開始

5.2、 格式化: 
格式化又稱爲邏輯格式化,它是根據用戶選定的文件系統(FAT16、FAT32、NTFS、EXT2、EXT3、EXT4等),在磁盤的特定區域寫入特定數據,在分區紅劃出一片用於存放文件分配表、目錄表等用於文件管理的磁盤空間。並不僅僅是情況磁盤。

5.3、硬件設備文件名:

硬件 設備文件名
IDE硬盤 /devhd/[a-d]
SCSI/SATA/USB硬盤 /dev/sd/[a-p]
光驅 /dev/cdrom或/dev/hdc
軟盤 /dev/fd[0-1]
打印機(25針) /dev/lp[0-2]
打印機(USB) /dev/usb/lp[0-15]
鼠標 /dev/mouse

“/”:根目錄 、 “dev”:保存所有的硬件設備目錄

5.4、分區設備文件名:

設備文件名:
 - /dev/hda1(IDE硬盤接口)
 - /dev/sda1(SCSI硬盤接口、  SATA硬盤接口)
“sd”/“hd”:硬盤接口; “a”/“b”第一/二個硬盤
“1”:第一個分區

5.5、掛載:掛載點相當於Windows的盤符

 - 必須分區:
        / (根分區)
        swap分區(虛擬內存。交換分區,內存2倍,不超過2G)
 -  推薦分區:
        /boot(啓動分區,200MB)

六、Linux系統安裝:

6.1、在虛擬機主頁雙擊內存

6.2、內存調整最低628MB、CD使用ISO文件選擇下載好的CentOS:

6.3、開機:通電時不能直接關閉VMware,先關機或者掛起再關。

6.4、鼠標點進VMware界面,按F2鍵: ctrl+alt切換鼠標 
F2

右鍵選擇Boot,先選光盤啓動,按+ 號調整啓動順序,下次開機選擇硬盤啓動,否則每次都需要重新安裝。 
軟盤啓動 
然後Exit 保存 退出。

啓動界面: 
啓動界面 
選擇“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

檢測數據是否完整: 
這裏寫圖片描述 
選擇skip–>選擇簡體中文–>選擇標準美式鍵盤–>基本存儲設備–>主機名 默認 –>默認亞洲/上海 選擇UTC時間–>根密碼–>創建自定義佈局:(/boot./home./swap./) 
自定義佈局

創建:選擇標準分區 
創建

Home: 
home

全部創建完畢: 
佈局完畢
boot分區是啓動數據,在第一分區; 
根分區處於邏輯分區是爲了更好擴展

啓動引導程序默認: 
引導

選擇Basic Server: 
basic
選擇以後自定義

安裝系統: 
安裝系統
用時大約半小時左右。 
安裝完畢
重新引導

重啓 –> 輸入賬戶密碼: 
日誌
日誌。

6.5、安裝歡迎界面的選擇項:

  • “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安裝或者升級現有的系統
  • “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ideo driver”:安裝過程採用基本的顯卡驅動
  • “Rescue installed system”:進入系統修復模式
  • “Boot from local driver”:退出安裝從硬盤啓動
  • “Mymory test”:存儲介質檢測

6.6、密碼原則:

  • 複雜性 
    - 八位字符以上、大小寫字母、數字、符號混合 
    - 不能是英文單詞 
    - 不能是和用戶相關的內容
  • 易記憶性
  • 時效性

6.7、軟件包選擇項:

  • Desktop(桌面)
  • Minimal Desktop(最小化桌面)
  • Minimal(最小化)
  • Basic Server(基本服務器)
  • Database Server(數據庫服務器)
  • Web Server(網頁服務器)
  • Virtual Host(虛擬主機)
  • software development workstations(軟件開發工作站)

6.8、安裝日誌:

  • /root/install.log:存儲了安裝在系統中的軟件包及其版本信息
  • /root/install.log.syslog:存儲了安裝過程中留下的事件記錄
  • /root/anaconda-ks.cfg:以Kickstart配置文件的格式記錄安裝過程中設置的選項信息(網絡批量安裝)

七、利用Xshell管理Linux:

7.1 下載Xshell,博主下載的是Xmanager Enterprise 5,自帶Xshell。 
xe5

7.2 安裝之後打開Xshell: 
xshell首頁

7.3 文件–>新建: 
新建 
根據實際情況輸入 主機,主機是Ip地址,在這裏樓主犯了一個錯誤導致一直沒連接上網絡,這裏給出 解決方案
有時候會出現windows主機上沒有虛擬主機的情況,在這裏需要注意一下,在VMware的編輯按鈕點開之後,在點擊虛擬網絡編輯器,務必將圖中的方框選中: 
主機連接

7.4 然後連接,確認身份: 
用戶身份確認

到此結束。

發佈了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