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五臟六腑 奇經八脈 十二經絡

    髒和腑是根據內臟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區分的。髒,包括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它們的共同功能是貯藏精氣。精氣是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奇恆之腑”,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於一般腑的一類器官,包括腦、髓、骨、脈、女子胞等。應當指出的是,中醫學裏的臟腑,除了指解剖的實質臟器官,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因此雖然與現代醫學裏的臟器名稱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中醫學認爲,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臟爲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爲複雜的統一體,它以五臟爲主,配合六腑,以經絡作爲網絡,聯繫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 
       如木生火,即肝木濟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脈,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火生土,即心火溫脾土,心主血脈、主神志,脾主運化、主生血統血,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營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氣,化生氣血,轉輸精微以充肺,促進肺主氣的功能,使之宣肅正常。金生水,即肺金養腎水,肺主清肅,腎主藏精,肺氣肅降有助於腎藏精、納氣、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腎水滋肝木,腎藏精,肝藏血,腎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發揮。這種五臟相互滋生的關係,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論來闡明的。

  用五行相剋說明五臟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如心屬火,腎屬水,水克火,即腎水能制約心火,如腎水上濟於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屬金,心屬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約肺金,如心火之陽熱,可抑制肺氣清肅之太過。肝屬木,肺屬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約肝木,如肺氣清肅太過,可抑制肝陽的上亢。脾屬土,肝屬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約脾土。如肝氣條達,可疏泄脾氣之壅滯。腎屬水,脾屬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約腎水,如脾土的運化,能防止腎水的泛濫。這種五臟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就是用五行相剋理論來說明的。

  五臟中每一髒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關係。五臟之間的生剋制化,說明每一髒在功能上有他髒的資助,不致於虛損,又能剋制另外的臟器,使其不致過亢。本髒之氣太盛,則有他髒之氣制約;本髒之氣虛損,則又可由他髒之氣補之。如脾(土)之氣,其虛,則有心(火)生之;其亢,則有肝木克之;肺(金)氣不足,土可生之;腎(水)氣過亢,土可克之。這種生克關係把五臟緊緊聯繫成一個整體,從而保證了人體內環境的對立統一。
就五行的相互關係而言,除五行之間的生剋制化勝復外,尚有五行互藏。五行互藏又稱“五行體雜”,“……既有雜,故一行當體,即有五義”(《五行大義·卷二》)。而明代張景嶽則明確提出了五行互藏,“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第人皆知五之爲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復有互藏之妙焉”(《類經圖翼·五行統論》)。即五行的任何一行中,又復有五行。如木行中更具火土金水成分,餘類推。中醫學根據五行互藏而形成了五臟互藏理論,即五臟的網絡調節機制。

  人體內臟器官之間,不但有結構上的某種聯繫,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聯繫、相互協調的。某一生理活動的完成,往往有多臟器的參與,而一個臟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內臟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繫是人體內臟生理活動的整體性的表現。因此內臟發生病變後也可以相互影響。

  髒與髒之間的關係

  1.心與肺:心主血,肺主氣。人體臟器組織機能活動的維持,是有賴於氣血循環來輸送養料。血的正常運行雖然是心所主,但必須藉助於肺氣的推動,而積存於肺內的宗氣,要灌注到心脈,才能暢達全身。

  2.心與肝:心爲血液循環的動力,肝是貯藏血液的一個重要臟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貯藏也就充盈,既可營養筋脈,又能促進人體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動。如果心血虧虛,引起肝血不足,則可導致血不養筋,出現筋骨凌痛、手足拘攣、抽搐等症。又如肝鬱化火,可以擾及於心,出現心煩失眠等症。

  3.心與脾:脾所運化的精微,需要藉助血液的運行,才能輸佈於全身。而心血又必須依賴於脾所吸收和轉輸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統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統攝血液。若脾氣虛弱,可導致血不循經。

  4.心與腎:心腎兩髒,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生理功能的相對平衡。在生理狀態下,心陽不斷下降,,呂陰不斷上升,上下相交,陰陽相濟,稱爲“心腎相交”。在病理情況下,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於心,會引起心陽偏亢,兩者失調,稱“心腎不交”。

  5.肝與脾:肝藏血,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虛影響血的生成,可導致肝血不足,出現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若肝氣鬱結,橫逆犯脾,可出現腹痛、腹瀉等。

  6.肝與肺:肝之經脈貫脂而上注於肺,二者有一定聯繫,肝氣升發,肺氣肅降,關係到人體氣機的升降運行。若肝氣上逆,肺失肅降,可見胸悶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見胸脅痛、於咳或痰中帶血等症。

  7.肝與腎:腎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又需肝皿不斷的補充,兩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資生。腎精不足,可導致肝血虧虛。反之,肝血虧虛,又可影響腎精的生成。若腎陰不足,肝失滋養,可引起肝陰不足,導致肝陽偏亢或肝風內動的證候,如眩暈、耳鳴、震顫、麻木、抽搐等。

  8.肺與脾:脾將水谷的精氣上輸於肺,與肺吸入的精氣相結合,而成宗氣(又稱肺氣)。肺氣的強弱與脾的運化精微有關,故脾氣旺則肺氣充。由脾虛影響到肺時,可見食少、懶言、便搪、咳嗽等症。臨牀上常用“補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療。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體倦食少等症,病證雖然在肺,而病本則在於脾,必須用 “健脾燥溼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謂“肺爲貯痰之器,脾爲生痰之源”,這些都是體現脾與肺的關係。

  9l脾與腎:脾陽依靠腎陽的溫養,才能發揮運化作用。腎陽不足,可使脾陽虛弱,運化失常,則出現黎明泄瀉,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陽虛衰,亦可導致腎陽不足,出現腰滕廢冷、水腫等。

  10.肺與腎:肺主肅降,通調水道,使水液下歸於腎。腎主水液,經腎陽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歸於肺,依靠脾陽的運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謝的功能。肺、脾、腎三髒,一髒功能失調,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發生水腫。肺主呼吸,腎主納氣,兩髒有協同維持人身氣機出入升降的功能。
腑與腑之間的關係

  六腑是傳導飲食物的器官,它們既分工又協作,共同完成飲食物的受納、消化、吸收、傳導和排泄過程。如膽的疏泄膽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納腐熟,消化水谷;小腸的承受吸收,分清泌濁;大腸的吸收水分和傳導糟粕;膀腕貯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等等,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發生病變,都足以影響飲食物的傳化,所以說六腑是瀉而不藏,以通爲用。

  髒與腑之間的關係

  髒與腑是表裏互相配合的,一髒配一腑,髒屬陰爲裏,腑屬陽爲表。臟腑的表裏是由經絡來聯繫,即髒的經脈絡於腑,腑的經脈絡於髒,彼此經氣相通,互相作用,因此髒與腑在病變上能夠互相影響,互相傳變。

  臟腑表裏關係是:心與小腸相表裏;肝與膽相表裏;脾與胃相表裏;肺與大腸相表裏;腎與膀骯相表裏;心包與三焦相表裏。

  1。心與小腸:經絡相通,互爲表裏。心經有熱可出現口舌糜爛。苦心經移熱於小腸,則可兼見小便短赤,尿道澀痛等症。

  2。肝與膽:膽寄於肝,臟腑相聯,經絡相通,構成表裏。膽汁來源於肝,若肝的疏泄失常,會影響到膽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膽汁的排泄失常,又會影響到肝。故肝膽症候往往同時並見,如黃疽、脅痛、口苦、眩暈等。

  3.脾與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惡溼, 胃喜潤惡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爲水穀之海,主消化;脾爲胃行其津液,主運化。二者燥溼相濟,升降協調,胃納脾化,互相爲用,構成了既對立義統一的矛盾運動,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轉輸的任務。

  胃氣以下行爲順,胃氣和降,則水谷得以下行。脾氣以上行爲順,脾氣上升,精微物質得以上輸。若胃氣不降,反而上逆,易現呢逆、嘔吐等症。脾氣不升,反而下陷,易現久泄、脫肛、子宮下脫等症。由於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關,在病理上互相影響,所以在臨證時常脾胃並論,在治療上多脾胃並治。

  4.肺與大腸:經絡相連,互爲表裏。若肺氣肅降,則大腸氣機得以通暢,以發揮 其傳導功能。反之,若大腸保持其傳導通暢,則肺氣才能清肅下降。例如:肺氣蠻滯,失其肅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腸傳導阻滯,出現大便祕結。反之,大腸傳導阻滯,又可引起肺肅降失常,出現氣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療上肺有實熱,可瀉大腸,使熱從大腸下泄。反之,大腸阻滯,又可宣通肺氣,以疏利大腸的氣機。

  5.腎與膀骯:經絡相通,互爲表裏。在生理上一爲水髒,一爲水腑,共同維持水液代謝的平衡(以腎爲主)。腎陽蒸化,使水液下滲膀骯,膀骯又借腎陽的作用,通過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在病理上,腎陽不足,可影響膀骯功能減弱而出現小便頻數或遺尿;膀骯溼熱,又可影響腎臟而出現腰痛、尿血等。

  6.心包與三焦:經絡相通,互爲表裏。例如,臨牀上熱病中的溼熱合邪,稽留三焦,出現胸悶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氣分。如果未能制止其發展,溫熱病邪,便由氣分入營分,由三焦內陷心包,而出現昏迷、譫語等症。

  內臟之間的聯繫是很廣泛的。它們之間既有結構上的聯絡,更有功能上的聯繫。例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運化,以爲全身的營養來源;但脾的運化,除了胃爲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肝氣的疏泄、肺氣的輸布,心血的滋養,腎陽的溫煦,膽亦參予其間。內臟之間的相互關係構成了人體活動的整體性,使得各種生理功能更爲和諧協調,這對於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保持健康有重要意義。

  臟腑之間有互爲表裏的關係。髒屬陰爲裏,腑屆陽爲表, 陰經屆髒而絡腑; 陽經屆腑而絡髒。臟腑在經脈上相互銜接,在病變上互爲影響。

  1.心與小腸相表裏:芳心經有熱循經移於小腸,在臨牀上可見舌赤糜爛或口舌生瘡,心中煩熱、小便黃赤、尿道澀痛等症狀。

  2.腫與膽相表裏:肝主疏泄膽汁而下注於膽,膽能儲藏膽汁排泄於小腸以助消化。若溼熱內蘊,影響肝或膽,都可引起脅部脹痛,胸悶,食減,黃應等症。

  3.脾與胃相表裏:脾主運輸而胃主受納消化。因此,脾病及胃影響運輸消化功能,就會出現院腹脹滿、消化不良。

  4.肺與大腸相表裏:肺主氣能輸布津液,大腸主吸收水液而排泄糟粕。如果肺熱,肅降失常,往往出現大便祕結;反之,大腸氣滯鬱熱,亦能影響肺氣肅降, 而引起胸悶喘滿等症。在治療上肺有實熱,可泄大腸,使熱從大腸下瀉;大腸氣閉,亦可宣通肺氣以通大腸。

  5. 腎與膀腕相表裏:腎主水液,膀骯主排泄尿液。但尿液的排出則有賴於腎陽。如腎陽虛,氣化失常,可導致膀骯虛寒而失約,就會出現小便淋漓不禁或遺尿等症。

  6.心包與三焦相表裏:心包是心的外圍組織,三焦是臟腑的外圍組織,其經脈互相聯絡而相表裏。臨牀上熱性病溼熱合邪,稽留三焦階段,表示病邪仍在氣分,如果向裏傳變,內陷心包,出現神志昏迷等就是邪熱轉入營分丁。

  臟腑相表裏的理論,在針刺治療上也具有實踐意義:例如手太陰肺經的哮喘病,常配用手陽明經的合谷穴,足陽明胃經的胃皖南,常配用足太陰脾經的陰陵泉久等進行治療,都收到滿意的效果。這些都是根據臟腑表裏經氣相通的理論來運用的。
臟腑是化生精血津液,促進新陳代謝,維持人體機能活動的主要器官。分別來說,五臟是貯藏精氣的(精氣,指精血津液),六腑是主食物的受納、消化、吸收、傳導和排泄的。因而髒以藏爲主,腑以通爲用。

  臟腑之間無論是髒與髒、腑與腑,還是髒與腑都是互相聯繫的。五臟與“五體”等組織以及“五官”、“七竅”等器官,也都有密切的聯繫。五臟與五體的關係是:心主脈、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腎主骨。五臟與五宮七竅的關係是心開竅於舌、肝開竅於目、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耳和二陰(鼻、目和耳各有兩個與口稱爲七竅,再加“前陰”與“後陰”二竅,又稱九竅)。因爲五臟與五體、五官七竅相關聯,所以五臟的變化,常常反映到其所屬的體表組織與孔竅。
六腑是傳化食物的器官,它們即分工又協作,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轉輸和排泄。如膽的疏泄膽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納、消化、下灌腸道;小腸的承受吸收、分別清濁;大腸的吸收水份和誹便,膀骯的貯存和徘出尿液等等.o三焦則聯繫各部分的功能,協同蒸發氣化,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它們的關係十分密切,一腑失職或病變,都要影響飲食物正常的傳化。

  臟腑與形體組織

  形體組織主要指脈、筋、肌肉、皮膚、骨等。它們與五臟的關係是心主脈,肝主筋,脾主肌肉(及四肢),肺主皮毛,腎主骨。同時,人體髒氣的盛衰,又會反應到最明顯的部位。如;心,其華在面;肝,其華在爪;脾,其華在脣;肺,其華在皮毛;腎,其華在發。可見臟器和肌體的關係是密切的。

  此外,肝有病變,病人可出現抽筋,指甲變薄變軟;心有病變,可使血脈衰弱,面色無華;脾有病變,可使肌肉消瘦,口脣談白;肺有病變,可使皮毛枯搞;腎有病變,可使骨生長不正常,毛髮稀少等等。這都說明了臟器的病變反映到相應的形體組織。

  中醫認爲“脾”、“胃”、“小腸”、“大腸”之間的相互關係如何?

  中醫認爲,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有關聯的,是整個機體活動的一部分。它們以經絡爲通道,在各臟腑組織之間,相互傳遞着各種信息,在氣血津液環周全身的情況下,形成一個非常協調的統一整體。

  脾與胃通過經絡相互絡屬而構成表裏關係。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滋養全身,故脾胃共爲“後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喜燥而惡溼,胃喜溼而惡燥,兩者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飲食物的轉化過程。如果脾氣不升,則胃氣就會失降,會出現納差、噁心、腹脹、便祕等症;如果飲食不節,使胃失和降, 則會影響脾的升清,使運化失司,出現腹脹、腹瀉等症。

  同樣,胃與小腸、大腸的關係也相當密切,它們之間的關係主要體現在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過程的密切配合。小腸接受經胃腐熟及初步消化的飲食物後,進一步消化、泌別清濁,清者即精微物質,上輸於脾,經脾轉輸於全身,以起營養作用,水分則吸收後成爲滲入膀胱的尿液。濁者,爲食物的糟粕,下達於大腸,經大腸的傳導與糟化,再由肛門排出體外。所以, 傳化水谷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受納、消化、傳導和排泄,虛實更替,宜通而不宜滯,即飲食物在胃腸內必須更替運化,而不能久留。

  當胃內有實熱,消灼津液,則可導致大腸傳導不利,大便祕結不通;而大腸燥結,便閉不通,就會影響胃的和降,出現噁心、嘔吐、食少等症。

  中醫認爲“腎”與“脾”、 “胃”之間的關係如何?

  中醫認爲腎爲“先天之本”,脾胃爲“後天之本”,所以腎與脾胃是相互資助、相互依存的。腎的精氣有賴於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養,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轉化水谷精微則必須藉助於腎陽的溫煦。故有“非精血無以立形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之說法。

  如果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則會出現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瀉及水腫等脾陽虛的證候;如果脾陽虛,日久則會導致腎陽虛,脾腎陽虛則導致腸道傳送無力,使大便艱澀、排出困難 ,伴有腹中冷痛,四肢不溫,腰膝酸冷等症。

  肝、脾、肺、三焦、小腸如何參與水液代謝?

  (1)肝對水液代謝的調節

  水液代謝的調節和肝有密切關係。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而水的運行亦有賴於氣的推動。肝調節水液代謝,主要通過三個途徑來實現:一是調暢三焦氣機,使三焦水道通利;二是促進肺、脾、腎等臟腑氣機的升降,從而發揮它們主持水液代謝的作用;三是氣行則血行,血行則水利,氣血運行通利,水液運行也就正常。若肝有病變,疏泄不利,氣機不調,則影響氣、血、水的運行;血瘀水阻,氣滯水停,從而導致水液代謝障礙。臨牀可見臌脹、腹水等病症。

  (2)脾對水液代謝的調節

  脾主運化,在人體水液代謝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運化水液的含義是很廣泛的,包括“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以及水液在體內各臟腑組織器官的轉輸、佈散、排泄等升降出入過程。脾居中焦,爲全身氣機升降、水液代謝的樞紐。水液在體內由肺而下降於腎,或由腎蒸騰氣化而上升於肺,均需靠脾的轉輸作用,方能維持正常。脾氣充足,運化水液功能健旺,人體水液代謝才能協調平衡;若脾虛失運,則水液難於轉輸排泄,導致水溼內停,產生多種病症。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溼腫滿,皆屬於脾。”即是強調了脾在水液代謝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肺對水液代謝的調節

  肺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水液有清有濁,其中之清者,經肺的宣發佈散作用,分佈到體表和臟腑,以滋養濡潤臟腑、肌腠、皮毛;而其中之濁者,則通過肺的肅降作用,經過三焦水道下降於腎。所以,肺對水液代謝的調節作用,主要是通過調節排汗和通調三焦水道來實現的,故“肺爲水之上源”。肺病,則水液代謝失常,可形成水腫、小便不利等。

  (4)三焦對水液代謝的調節

  三焦屬六腑之一,爲氣機、水液升降之通路,是參與人體水液代謝的重要臟腑之一。《素問· 靈蘭祕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這是對三焦通行水液功能的很好說明。因此,三焦有病,往往影響水液代謝。從臨牀實踐看,三焦病變多屬實證,常見尿閉、水腫等症。三焦壅塞,水液受阻,不但可以見到皮膚、肌肉等全身性水腫,同時,還可見到腹水、懸飲等病症。

  (5)小腸對水液代謝的調節

  小腸具有泌別清濁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吸收水谷精微;(2)將食物殘渣下輸大腸;(3)吸收水液參與水液代謝。小腸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時,也吸收部分水液,下行膀胱爲尿,故又稱“小腸主液”。若小腸有病,清濁不分,並走大腸,則可見腹瀉、小便短少等症。
在消化系統的消化過程中,除了有脾的運化、胃的受納、肝的疏泄、膽汁的參加,還需要腎陽的溫煦,肺的宣發與肅降。同時,小腸的分泌清濁,大腸的傳化糟粕也是很重要的。 五臟是什麼 五臟,是心、肺、脾、肝、腎的合稱。五臟的生理功能,雖然各有所司,但有其共同點,主要體現於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五臟都與精神活動有關。如《靈樞》說:“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也。”這說是說,心、肺、脾、肝、腎五臟都與精神活動有密切關係,這裏所說的“精神血氣魂魄”,即代表着不同的精神活動,並分別歸屬於五臟。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腎藏志”等。

人體分奇經八脈、十二經絡。

八脈者,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

十二經絡者,手太陰經(肺)、手陽明經(大腸)、手少陰經(心)、手太陽經(小腸)、手少陽經(三焦)、手厥陰經(心包)、足太陰經(脾)、足陽明經(胃)、足少陰經(腎)、足太陽經(膀胱)、足少陽經(膽)、足厥陰經(肝)

此爲,奇經八脈十二經絡,總共20條。

2005年中國中醫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聯合通過方色性的氧14,用x光照射,證明了經絡的存在。

 

經絡,實際上是血管、淋巴管、皮下組織等等形成的聯合通道。

客觀存在,而又無法通過解剖學研究的一個醫學科目。

http://krsna.lamost.org/medi/classic/jingluo/jlflashset.htm動畫圖觀看點擊

 

靜神在傳統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爲,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穩,可保養元氣,使五臟安和,並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動形養生

  古人認爲“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詩人陸游說“形要小勞之”,說明了適度運動對健康的積極作用。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出瞭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可強身延年。人若貪圖安逸,運動不足,或是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又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飲食養生

  古人認爲,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故飲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又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腑功能失調而致病。

  進補養生

  傳統醫學十分推崇用滋補藥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合理進補可以強身、防病、祛病。但進補既要辯證,又要適量,還應考慮順應四時。服用補藥時,如系入肺藥,在秋季較合適;如系溫補藥,則在冬季比較適宜。  

  固精養生

  古人認爲,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的供養,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慾無節,精血虧損過多,就會造成身體虛弱、病變百出、減損壽命。而保養陰精則可延緩衰老。

  經絡養生

  經絡是遍佈人體全身的“網絡”系統,它控制着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黃帝內經》說,經絡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之作用。古代養生學家認爲,疏通經絡可作爲攝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經常刺激、按摩、鍼灸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裏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於防治心臟疾患,足三裏穴則對預防五臟六腑特別是消化系統的疾病最有效。

  順時養生

  古人認爲,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地上萬物有生、長、收、藏之規律,人體亦不例外。因此,古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順時養生法。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必須與四時相適應,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時制宜地調節自己的生活行爲,有助於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

  修身養生

  古人認爲,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要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古醫家孟說雲:“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孫思邈則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養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心情愉悅。

  調氣養生

  古人認爲,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抵抗病邪,增強臟腑功能之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導致元氣的虛、陷、滯、逆等症候,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性變化。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行導引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減毒養生

  古人認爲,人若喜怒無常則會導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於飲食則生溼、熱、痰濁。冒犯六淫,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被人體視爲“毒”,因此提出以“減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而通過飲食調理、服用藥物及其它措施,減少體內積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止早衰,進而延年益壽。

發佈了3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 · 訪問量 1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