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優化

1、系統學習

IO性能對於一個系統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系統經過多項優化以後,瓶頸往往落在數據庫;而數據庫經過多種優化以後,瓶頸最終會落到IO。而IO性能的發展,明顯落後於CPU的發展。Memchached也好,NoSql也好,這些流行技術的背後都在直接或者間接地迴避IO瓶頸,從而提高系統性能。

 

IO系統的分層:

 

  1.   三層結構

上圖層次比較多,但總的就是三部分。磁盤(存儲)、VM(卷管理)和文件系統。專有名詞不好理解,打個比方說:磁盤就相當於一塊待用的空地;LVM相當於空地上的圍牆(把空地劃分成多個部分);文件系統則相當於每塊空地上建的樓房(決定了有多少房間、房屋編號如何,能容納多少人住);而房子裏面住的人,則相當於系統裏面存的數據。

 

  • 文件系統—數據如何存放?

 

對應了上圖的File System和Buffer Cache。

File System(文件系統):解決了空間管理的問題,即:數據如何存放、讀取。

Buffer Cache:解決數據緩衝的問題。對讀,進行cache,即:緩存經常要用到的數據;對寫,進行buffer,緩衝一定數據以後,一次性進行寫入。

 

  • VM—磁盤空間不足了怎麼辦?

 

對應上圖的Vol Mgmt。

VM其實跟IO沒有必然聯繫。他是處於文件系統和磁盤(存儲)中間的一層。VM屏蔽了底層磁盤對上層文件系統的影響。當沒有VM的時候,文件系統直接使用存儲上的地址空間,因此文件系統直接受限於物理硬盤,這時如果發生磁盤空間不足的情況,對應用而言將是一場噩夢,不得不新增硬盤,然後重新進行數據複製。而VM則可以實現動態擴展,而對文件系統沒有影響。另外,VM也可以把多個磁盤合併成一個磁盤,對文件系統呈現統一的地址空間,這個特性的殺傷力不言而喻。

  • 存儲—數據放在哪兒?如何訪問?如何提高IO速度?

 

對應上圖的Device Driver、IO Channel和Disk Device

數據最終會放在這裏,因此,效率、數據安全、容災是這裏需要考慮的問題。而提高存儲的性能,則可以直接提高物理IO的性能

 

    2. Logical IO vs Physical IO

 

邏輯IO是操作系統發起的IO,這個數據可能會放在磁盤上,也可能會放在內存(文件系統的Cache)裏。

物理IO是設備驅動發起的IO,這個數據最終會落在磁盤上。

      邏輯IO和物理IO不是一一對應的。


這部分的東西在網絡編程經常能看到,不過在所有IO處理中都是類似的。

IO請求的兩個階段

       等待資源階段:IO請求一般需要請求特殊的資源(如磁盤、RAM、文件),當資源被上一個使用者使用沒有被釋放時,IO請求就會被阻塞,直到能夠使用這個資源。

       使用資源階段:真正進行數據接收和發生。

       舉例說就是排隊服務。

 等待數據階段,IO分爲阻塞IO和非阻塞IO。

       阻塞IO:資源不可用時,IO請求一直阻塞,直到反饋結果(有數據或超時)。

       非阻塞IO:資源不可用時,IO請求離開返回,返回數據標識資源不可用

 使用資源階段,IO分爲同步IO和異步IO。

       同步IO:應用阻塞在發送或接收數據的狀態,直到數據成功傳輸或返回失敗。

       異步IO:應用發送或接收數據後立刻返回,數據寫入OS緩存,由OS完成數據發送或接收,並返回成功或失敗的信息給應用。

 

 

按照Unix的5個IO模型劃分

 

  • 阻塞IO
  • 非阻塞IO
  • IO複用
  • 信號驅動的IO
  • 異步IO

從性能上看,異步IO的性能無疑是最好的。

 

各種IO的特點

  • 阻塞IO:使用簡單,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會形成阻塞,需要獨立線程配合,而這些線程在大多數時候都是沒有進行運算的。Java的BIO使用這種方式,問題帶來的問題很明顯,一個Socket需要一個獨立的線程,因此,會造成線程膨脹。
  • 非阻塞IO:採用輪詢方式,不會形成線程的阻塞。Java的NIO使用這種方式,對比BIO的優勢很明顯,可以使用一個線程進行所有Socket的監聽(select)。大大減少了線程數。

 

  • 同步IO:同步IO保證一個IO操作結束之後纔會返回,因此同步IO效率會低一些,但是對應用來說,編程方式會簡單。Java的BIO和NIO都是使用這種方式進行數據處理。
  • 異步IO:由於異步IO請求只是寫入了緩存,從緩存到硬盤是否成功不可知,因此異步IO相當於把一個IO拆成了兩部分,一是發起請求,二是獲取處理結果。因此,對應用來說增加了複雜性。但是異步IO的性能是所有很好的,而且異步的思想貫穿了IT系統放放面面。

 

最重要的三個指標

 

IOPS

IOPS,即每秒鐘處理的IO請求數量。IOPS是隨機訪問類型業務(OLTP)很重要的一個參考指標。

 

 

  • 一塊物理硬盤能提供多少IOPS?

從磁盤上進行數據讀取時,比較重要的幾個時間是:尋址時間(找到數據塊的起始位置),旋轉時間(等待磁盤旋轉到數據塊的起始位置),傳輸時間(讀取數據的時間和返回的時間)。其中尋址時間是固定的(磁頭定位到數據的存儲的扇區即可),旋轉時間受磁盤轉速的影響,傳輸時間受數據量大小的影響和接口類型的影響(不用硬盤接口速度不同),但是在隨機訪問類業務中,他的時間也很少。因此,在硬盤接口相同的情況下,IOPS主要受限於尋址時間和傳輸時間。以一個15K的硬盤爲例,尋址時間固定爲4ms,傳輸時間爲60s/15000*1/2=2ms,忽略傳輸時間。1000ms/6ms=167個IOPS。

 

  • OS的一次IO請求對應物理硬盤一個IO嗎?

在沒有文件系統、沒有VM(卷管理)、沒有RAID、沒有存儲設備的情況下,這個答案還是成立的。但是當這麼多中間層加進去以後,這個答案就不是這樣了。物理硬盤提供的IO是有限的,也是整個IO系統存在瓶頸的最大根源。所以,如果一塊硬盤不能提供,那麼多塊在一起並行處理,這不就行了嗎?確實是這樣的。可以看到,越是高端的存儲設備的cache越大,硬盤越多,一方面通過cache異步處理IO,另一方面通過盤數增加,儘可能把一個OS的IO分佈到不同硬盤上,從而提高性能。文件系統則是在cache上會影響,而VM則可能是一個IO分佈到多個不同設備上(Striping)。

所以,一個OS的IO在經過多箇中間層以後,發生在物理磁盤上的IO是不確定的。可能是一對一個,也可能一個對應多個

 

  • IOPS能算出來嗎?

對單塊磁盤的IOPS的計算沒有沒問題,但是當系統後面接的是一個存儲系統時、考慮不同讀寫比例,IOPS則很難計算,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測試。主要的因素有:  

    • 存儲系統本身有自己的緩存。緩存大小直接影響IOPS,理論上說,緩存越大能cache的東西越多,在cache命中率保持的情況下,IOPS會越高。
    • RAID級別。不同的RAID級別影響了物理IO的效率。
    • 讀寫混合比例。對讀操作,一般只要cache能足夠大,可以大大減少物理IO,而都在cache中進行;對寫操作,不論cache有多大,最終的寫還是會落到磁盤上。因此,100%寫的IOPS要越獄小於100%的讀的IOPS。同時,100%寫的IOPS大致等同於存儲設備能提供的物理的IOPS。
    • 一次IO請求數據量的多少。一次讀寫1KB和一次讀寫1MB,顯而易見,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當時上面N多因素混合在一起以後,IOPS的值就變得撲朔迷離了。所以,一般需要通過實際應用的測試才能獲得。 

 

IO Response Time

即IO的響應時間。IO響應時間是從操作系統內核發出一個IO請求到接收到IO響應的時間。因此,IO Response time除了包括磁盤獲取數據的時間,還包括了操作系統以及在存儲系統內部IO等待的時間。一般看,隨IOPS增加,因爲IO出現等待,IO響應時間也會隨之增加。對一個OLTP系統,10ms以內的響應時間,是比較合理的。下面是一些IO性能示例:

  • 一個8K的IO會比一個64K的IO速度快,因爲數據讀取的少些。
  • 一個64K的IO會比8個8K的IO速度快,因爲前者只請求了一個IO而後者是8個IO。
  • 串行IO會比隨機IO快,因爲串行IO相對隨機IO說,即便沒有Cache,串行IO在磁盤處理上也會少些操作。

 

需要注意,IOPS與IO Response Time有着密切的聯繫。一般情況下,IOPS增加,說明IO請求多了,IO Response Time會相應增加。但是會出現IOPS一直增加,但是IO Response Time變得非常慢,超過20ms甚至幾十ms,這時候的IOPS雖然還在提高,但是意義已經不大,因爲整個IO系統的服務時間已經不可取。

 

Throughput

爲吞吐量。這個指標衡量標識了最大的數據傳輸量。如上說明,這個值在順序訪問或者大數據量訪問的情況下會比較重要。尤其在大數據量寫的時候。

吞吐量不像IOPS影響因素很多,吞吐量一般受限於一些比較固定的因素,如:網絡帶寬、IO傳輸接口的帶寬、硬盤接口帶寬等。一般他的值就等於上面幾個地方中某一個的瓶頸。

  

一些概念

 IO Chunk Size

即單個IO操作請求數據的大小。一次IO操作是指從發出IO請求到返回數據的過程。IO Chunk Size與應用或業務邏輯有着很密切的關係。比如像Oracle一類數據庫,由於其block size一般爲8K,讀取、寫入時都此爲單位,因此,8K爲這個系統主要的IO Chunk Size。IO Chunk Size

小,考驗的是IO系統的IOPS能力;IO Chunk Size大,考驗的時候IO系統的IO吞吐量。

 

Queue Deep

熟悉數據庫的人都知道,SQL是可以批量提交的,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操作效率。IO請求也是一樣,IO請求可以積累一定數據,然後一次提交到存儲系統,這樣一些相鄰的數據塊操作可以進行合併,減少物理IO數。而且Queue Deep如其名,就是設置一起提交的IO請求數量的。一般Queue Deep在IO驅動層面上進行配置。

Queue Deep與IOPS有着密切關係。Queue Deep主要考慮批量提交IO請求,自然只有IOPS是瓶頸的時候纔會有意義,如果IO都是大IO,磁盤已經成瓶頸,Queue Deep意義也就不大了。一般來說,IOPS的峯值會隨着Queue Deep的增加而增加(不會非常顯著),Queue Deep一般小於256。

 

隨機訪問(隨機IO)、順序訪問(順序IO

隨機訪問的特點是每次IO請求的數據在磁盤上的位置跨度很大(如:分佈在不同的扇區),因此N個非常小的IO請求(如:1K),必須以N次IO請求才能獲取到相應的數據。

順序訪問的特點跟隨機訪問相反,它請求的數據在磁盤的位置是連續的。當系統發起N個非常小的IO請求(如:1K)時,因爲一次IO是有代價的,系統會取完整的一塊數據(如4K、8K),所以當第一次IO完成時,後續IO請求的數據可能已經有了。這樣可以減少IO請求的次數。這也就是所謂的預取。

隨機訪問和順序訪問同樣是有應用決定的。如數據庫、小文件的存儲的業務,大多是隨機IO。而視頻類業務、大文件存取,則大多爲順序IO。

  

選取合理的觀察指標:

以上各指標中,不用的應用場景需要觀察不同的指標,因爲應用場景不同,有些指標甚至是沒有意義的。

隨機訪問和IOPS: 在隨機訪問場景下,IOPS往往會到達瓶頸,而這個時候去觀察Throughput,則往往遠低於理論值。

順序訪問和Throughput:在順序訪問的場景下,Throughput往往會達到瓶頸(磁盤限制或者帶寬),而這時候去觀察IOPS,往往很小。



 

文件系統各有不同,其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解決磁盤空間的管理問題,同時提供高效性、安全性。如果在分佈式環境下,則有相應的分佈式文件系統。Linux上有ext系列,Windows上有Fat和NTFS。如圖爲一個linux下文件系統的結構。

 

其中VFS(Virtual File System)是Linux Kernel文件系統的一個模塊,簡單看就是一個Adapter,對下屏蔽了下層不同文件系統之間的差異,對上爲操作系統提供了統一的接口.

中間部分爲各個不同文件系統的實現。

再往下是Buffer Cache和Driver。

 

 

文件系統的結構

各種文件系統實現方式不同,因此性能、管理性、可靠性等也有所不同。下面爲Linux Ext2(Ext3)的一個大致文件系統的結構。

 

Boot Block存放了引導程序。

Super Block存放了整個文件系統的一些全局參數,如:卷名、狀態、塊大小、塊總數。他在文件系統被mount時讀入內存,在umount時被釋放。

上圖描述了Ext2文件系統中很重要的三個數據結構和他們之間的關係。

Inode:Inode是文件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結構。如圖,他裏面記錄了文件相關的所有信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meta信息。包括:文件類型、權限、所有者、大小、atime等。Inode裏面也保存了指向實際文件內容信息的索引。其中這種索引分幾類:

 

  • 直接索引:直接指向實際內容信息,公有12個。因此如果,一個文件系統block size爲1k,那麼直接索引到的內容最大爲12k
  • 間接索引
  • 兩級間接索引
  • 三級間接索引

 

 

如圖:

 

Directory代表了文件系統中的目錄,包括了當前目錄中的所有Inode信息。其中每行只有兩個信息,一個是文件名,一個是其對應的Inode。需要注意,Directory不是文件系統中的一個特殊結構,他實際上也是一個文件,有自己的Inode,而它的文件內容信息裏面,包括了上面看到的那些文件名和Inode的對應關係。如下圖:

 

Data Block即存放文件的時間內容塊。Data Block大小必須爲磁盤的數據塊大小的整數倍,磁盤一般爲512字節,因此Data Block一般爲1K、2K、4K。

 

Buffer Cache

Buffer & Cache

雖然Buffer和Cache放在一起了,但是在實際過程中Buffer和Cache是完全不同了。Buffer一般對於寫而言,也叫“緩衝區”,緩衝使得多個小的數據塊能夠合併成一個大數據塊,一次性寫入;Cache一般對於讀而且,也叫“緩存”,避免頻繁的磁盤讀取。如圖爲Linux的free命令,其中也是把Buffer和Cache進行區分,這兩部分都算在了free的內存。

 

Buffer Cache

Buffer Cache中的緩存,本質與所有的緩存都是一樣,數據結構也是類似,下圖爲VxSF的一個Buffer Cache結構。

 

這個數據結構與memcached和Oracle SGA的buffer何等相似。左側的hash chain完成數據塊的尋址,上方的的鏈表記錄了數據塊的狀態。

 

Buffer vs Direct I/O

文件系統的Buffer和Cache在某些情況下確實提高了速度,但是反之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一方面文件系統增加了一箇中間層,另外一方面,當Cache使用不當、配置不好或者有些業務無法獲取cache帶來的好處時,cache則成爲了一種負擔。

       適合Cache的業務:串行的大數據量業務,如:NFS、FTP。

       不適合Cache的業務:隨機IO的業務。如:Oracle,小文件讀取。

 

塊設備、字符設備、裸設備

這幾個東西看得很暈,找了一些資料也沒有找到很準確的說明。

從硬件設備的角度來看,

 

  • 塊設備就是以塊(比如磁盤扇區)爲單位收發數據的設備,它們支持緩衝和隨機訪問(不必順序讀取塊,而是可以在任何時候訪問任何塊)等特性。塊設備包括硬盤、CD-ROM 和 RAM 盤。
  • 字符設備則沒有可以進行物理尋址的媒體。字符設備包括串行端口和磁帶設備,只能逐字符地讀取這些設備中的數據。

 

 

從操作系統的角度看(對應操作系統的設備文件類型的b和c),

# ls -l /dev/*lv

brw-------   1 root     system       22,  2 May 15 2007  lv

crw-------   2 root     system       22,  2 May 15 2007  rlv

 

  •  塊設備能支持緩衝和隨機讀寫。即讀取和寫入時,可以是任意長度的數據。最小爲1byte。對塊設備,你可以成功執行下列命令:dd if=/dev/zero of=/dev/vg01/lv bs=1 count=1。即:在設備中寫入一個字節。硬件設備是不支持這樣的操作的(最小是512),這個時候,操作系統首先完成一個讀取(如1K,操作系統最小的讀寫單位,爲硬件設備支持的數據塊的整數倍),再更改這1k上的數據,然後寫入設備。
  • 字符設備只能支持固定長度數據的讀取和寫入,這裏的長度就是操作系統能支持的最小讀寫單位,如1K,所以塊設備的緩衝功能,這裏就沒有了,需要使用者自己來完成。由於讀寫時不經過任何緩衝區,此時執行dd if=/dev/zero of=/dev/vg01/lv bs=1 count=1,這個命令將會出錯,因爲這裏的bs(block size)太小,系統無法支持。如果執行dd if=/dev/zero of=/dev/vg01/lv bs=1024 count=1,則可以成功。這裏的block size有OS內核參數決定。

 

如上,相比之下,字符設備在使用更爲直接,而塊設備更爲靈活。文件系統一般建立在塊設備上,而爲了追求高性能,使用字符設備則是更好的選擇,如Oracle的裸設備使用。

 

裸設備

裸設備也叫裸分區,就是沒有經過格式化、沒有文件系統的一塊存儲空間。可以寫入二進制內容,但是內容的格式、其中信息的組織等問題,需要使用它的人來完成。文件系統就是建立在裸設備之上,並完成裸設備空間的管理。

 

CIO

CIO即並行IO(Concurrent IO)。在文件系統中,當某個文件被多個進程同時訪問時,就出現了Inode競爭的問題。一般地,讀操作使用的共享鎖,即:多個讀操作可以併發進行,而寫操作使用排他鎖。當鎖被寫進程佔用時,其他所有操作均阻塞。因此,當這樣的情況出現時,整個應用的性能將會大大降低。如圖:

 

CIO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而且CIO帶來的性能提高直逼裸設備。當文件系統支持CIO並開啓CIO時,CIO默認會開啓文件系統的Direct IO,即:讓IO操作不經過Buffer直接進行底層數據操作。由於不經過數據Buffer,在文件系統層面就無需考慮數據一致性的問題,因此,讀寫操作可以並行執行。

在最終進行數據存儲的時候,所有操作都會串行執行,CIO把這個事情交個了底層的driver。




LVM(邏輯卷管理),位於操作系統和硬盤之間,LVM屏蔽了底層硬盤帶來的複雜性。最簡單的,LVM使得N塊硬盤在OS看來成爲一塊硬盤,大大提高了系統可用性。

 

 

LVM的引入,使得文件系統和底層磁盤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爲靈活,而且更方便關係。LVM有以下特點:

 

  • 統一進行磁盤管理。按需分配空間,提供動態擴展。
  • 條帶化(Striped)
  • 鏡像(mirrored)
  • 快照(snapshot)

 

 

LVM可以做動態磁盤擴展,想想看,當系統管理員發現應用空間不足時,敲兩個命令就完成空間擴展,估計做夢都要笑醒:)

 

 

LVM的磁盤管理方式

 

LVM中有幾個很重要的概念:

 

  • PV(physical volume):物理卷。在LVM中,一個PV對應就是操作系統能看見的一塊物理磁盤,或者由存儲設備分配操作系統的lun。一塊磁盤唯一對應一個PV,PV創建以後,說明這塊空間可以納入到LVM的管理。創建PV時,可以指定PV大小,即可以把整個磁盤的部分納入PV,而不是全部磁盤。這點在表面上看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如果主機後面接的是存儲設備的話就很有意義了,因爲存儲設備分配的lun是可以動態擴展的,只有當PV可以動態擴展,這種擴展性才能向上延伸。
  • VG(volume group):卷組。一個VG是多個PV的集合,簡單說就是一個VG就是一個磁盤資源池。VG對上屏蔽了多個物理磁盤,上層是使用時只需考慮空間大小的問題,而VG解決的空間的如何在多個PV上連續的問題。
  • LV(logical volume):邏輯卷。LV是最終可供使用卷,LV在VG中創建,有了VG,LV創建是隻需考慮空間大小等問題,對LV而言,他看到的是一直聯繫的地址空間,不用考慮多塊硬盤的問題。

 

有了上面三個,LVM把單個的磁盤抽象成了一組連續的、可隨意分配的地址空間。除上面三個概念外,還有一些其他概念:

 

 

  • PE(physical extend): 物理擴展塊。LVM在創建PV,不會按字節方式去進行空間管理。而是按PE爲單位。PE爲空間管理的最小單位。即:如果一個1024M的物理盤,LVM的PE爲4M,那麼LVM管理空間時,會按照256個PE去管理。分配時,也是按照分配了多少PE、剩餘多少PE考慮。
  • LE(logical extend):邏輯擴展塊。類似PV,LE是創建LV考慮,當LV需要動態擴展時,每次最小的擴展單位。

 

對於上面幾個概念,無需刻意去記住,當你需要做這麼一個東西時,這些概念是自然而然的。PV把物理硬盤轉換成LVM中對於的邏輯(解決如何管理物理硬盤的問題),VG是PV的集合(解決如何組合PV的問題),LV是VG上空間的再劃分(解決如何給OS使用空間的問題);而PE、LE則是空間分配時的單位。

 

 

 

 

如圖,爲兩塊18G的磁盤組成了一個36G的VG。此VG上劃分了3個LV。其PE和LE都爲4M。其中LV1只用到了sda的空間,而LV2和LV3使用到了兩塊磁盤。

      

串聯、條帶化、鏡像

 

 

串聯(Concatenation): 按順序使用磁盤,一個磁盤使用完以後使用後續的磁盤。

 

條帶化(Striping): 交替使用不同磁盤的空間。條帶化使得IO操作可以並行,因此是提高IO性能的關鍵。另外,Striping也是RAID的基礎。如:VG有2個PV,LV做了條帶數量爲2的條帶化,條帶大小爲8K,那麼當OS發起一個16K的寫操作時,那麼剛好這2個PV對應的磁盤可以對整個寫入操作進行並行寫入。

 



Striping帶來好處有:

 

  • 併發進行數據處理。讀寫操作可以同時發送在多個磁盤上,大大提高了性能。

 

Striping帶來的問題:

 

  • 數據完整性的風險。Striping導致一份完整的數據被分佈到多個磁盤上,任何一個磁盤上的數據都是不完整,也無法進行還原。一個條帶的損壞會導致所有數據的失效。因此這個問題只能通過存儲設備來彌補。
  • 條帶大小的設定很大程度決定了Striping帶來的好處。如果條帶設置過大,一個IO操作最終還是發生在一個磁盤上,無法帶來並行的好處;當條帶設置國小,本來一次並行IO可以完成的事情會最終導致了多次並行IO。

 

鏡像(mirror)

如同名字。LVM提供LV鏡像的功能。即當一個LV進行IO操作時,相同的操作發生在另外一個LV上。這樣的功能爲數據的安全性提供了支持。如圖,一份數據被同時寫入兩個不同的PV。

 

 

使用mirror時,可以獲得一些好處:

  • 讀取操作可以從兩個磁盤上獲取,因此讀效率會更好些。
  • 數據完整複雜了一份,安全性更高。
但是,伴隨也存在一些問題:
  • 所有的寫操作都會同時發送在兩個磁盤上,因此實際發送的IO是請求IO的2倍
  • 由於寫操作在兩個磁盤上發生,因此一些完整的寫操作需要兩邊都完成了纔算完成,帶來了額外負擔。
  • 在處理串行IO時,有些IO走一個磁盤,另外一些IO走另外的磁盤,一個完整的IO請求會被打亂,LVM需要進行IO數據的合併,才能提供給上層。像一些如預讀的功能,由於有了多個數據獲取同道,也會存在額外的負擔。

 

快照(Snapshot)

 

快照如其名,他保存了某一時間點磁盤的狀態,而後續數據的變化不會影響快照,因此,快照是一種備份很好手段。

 

但是快照由於保存了某一時間點數據的狀態,因此在數據變化時,這部分數據需要寫到其他地方,隨着而來回帶來一些問題。關於這塊,後續存儲也涉及到類似的問題,後面再說。

 

這部分值得一說的是多路徑問題。IO部分的高可用性在整個應用系統中可以說是最關鍵的,應用層可以壞掉一兩臺機器沒有問題,但是如果IO不通了,整個系統都沒法使用。如圖爲一個典型的SAN網絡,從主機到磁盤,所有路徑上都提供了冗餘,以備發生通路中斷的情況。

 

 

  • OS配置了2塊光纖卡,分別連不同交換機
  • SAN網絡配置了2個交換機
  • 存儲配置了2個Controller,分別連不同交換機

 

 

 

如上圖結構,由於存在兩條路徑,對於存儲劃分的一個空間,在OS端會看到兩個(兩塊磁盤或者兩個lun)。可怕的是,OS並不知道這兩個東西對應的其實是一塊空間,如果路徑再多,則OS會看到更多。還是那句經典的話,“計算機中碰到的問題,往往可以通過增加的一箇中間層來解決”,於是有了多路徑軟件。他提供了以下特性:

 

  • 把多個映射到同一塊空間的路徑合併爲一個提供給主機
  • 提供fail over的支持。當一條通路出現問題時,及時切換到其他通路
  • 提供load balance的支持。即同時使用多條路徑進行數據傳送,發揮多路徑的資源優勢,提高系統整體帶寬。

Fail over的能力一般OS也可能支持,而load balance則需要與存儲配合,所以需要根據存儲不同配置安裝不同的多通路軟件。

 

多路徑除了解決了高可用性,同時,多條路徑也可以同時工作,提高系統性能。


Raid很基礎,但是在存儲系統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所有涉及存儲的書籍都會提到RAID。RAID通過磁盤冗餘的方式提高了可用性和可高性,一方面增加了數據讀寫速度,另一方面增加了數據的安全性。

 

RAID 0

 

對數據進行條帶化。使用兩個磁盤交替存放連續數據。因此可以實現併發讀寫,但帶來的問題是如果一個磁盤損壞,另外一個磁盤的數據將失去意義。RAID 0最少需要2塊盤。

 

 

 

 

RAID 1

 

對數據進行鏡像。數據寫入時,相同的數據同時寫入兩塊盤。因此兩個盤的數據完全一致,如果一塊盤損壞,另外一塊盤可以頂替使用,RAID 1帶來了很好的可靠性。同時讀的時候,數據可以從兩個盤上進行讀取。但是RAID 1帶來的問題就是空間的浪費。兩塊盤只提供了一塊盤的空間。RAID 1最少需要2塊盤。

 

 

 

 

RAID 5 和 RAID 4

使用多餘的一塊校驗盤。數據寫入時,RAID 5需要對數據進行計算,以便得出校驗位。因此,在寫性能上RAID 5會有損失。但是RAID 5兼顧了性能和安全性。當有一塊磁盤損壞時,RAID 5可以通過其他盤上的數據對其進行恢復。

 

如圖可以看出,右下角爲p的就是校驗數據。可以看到RAID 5的校驗數據依次分佈在不同的盤上,這樣可以避免出現熱點盤(因爲所有寫操作和更新操作都需要修改校驗信息,如果校驗都在一個盤做,會導致這個盤成爲寫瓶頸,從而拖累整體性能,RAID 4的問題)。RAID 5最少需要3塊盤。

 

 

RAID 6

 

RAID 6與RAID 5類似。但是提供了兩塊校驗盤(下圖右下角爲p和q的)。安全性更高,寫性能更差了。RAID 0最少需要4塊盤。

 

 

 

 

 

RAID 10(Striped mirror)

 

RAID 10是RAID 0 和RAID 1的結合,同時兼顧了二者的特點,提供了高性能,但是同時空間使用也是最大。RAID 10最少需要4塊盤。

 

 

 

需要注意,使用RAID 10來稱呼其實很容易產生混淆,因爲RAID 0+1和RAID 10基本上只是兩個數字交換了一下位置,但是對RAID來說就是兩個不同的組成。因此,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是“Striped mirrors”,即:條帶化後的鏡像——RAID 10;或者“mirrored stripes”,即:鏡像後的條帶化。比較RAID 10和RAID 0+1,雖然最終都是用到了4塊盤,但是在數據組織上有所不同,從而帶來問題。RAID 10在可用性上是要高於RAID 0+1的:

 

  • RAID 0+1 任何一塊盤損壞,將失去冗餘。如圖4塊盤中,右側一組損壞一塊盤,左側一組損壞一塊盤,整個盤陣將無法使用。而RAID 10左右各損壞一塊盤,盤陣仍然可以工作。
  • RAID 0+1 損壞後的恢復過程會更慢。因爲先經過的mirror,所以左右兩組中保存的都是完整的數據,數據恢復時,需要完整恢復所以數據。而RAID 10因爲先條帶化,因此損壞數據以後,恢復的只是本條帶的數據。如圖4塊盤,數據少了一半。


RAID 50

RAID 50 同RAID 10,先做條帶化以後,在做RAID 5。兼顧性能,同時又保證空間的利用率。RAID 50最少需要6塊盤。




總結:

  • RAID與LVM中的條帶化原理上類似,只是實現層面不同。在存儲上實現的RAID一般有專門的芯片來完成,因此速度上遠比LVM塊。也稱硬RAID。
  • 如上介紹,RAID的使用是有風險的,如RAID 0,一塊盤損壞會導致所有數據丟失。因此,在實際使用中,高性能環境會使用RAID 10,兼顧性能和安全;一般情況下使用RAID 5(RAID 50),兼顧空間利用率和性能;

 

DAS、SAN和NAS

 

 

 

爲了滿足人們不斷擴大的需求,存儲方案也是在發展的。而DAS、SAN、NAS直接反映這種反映了這種趨勢。

 

 

  • 單臺主機。在這種情況下,存儲作爲主機的一個或多個磁盤存在,這樣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由於受限於主機空間,一個主機只能裝一塊到幾塊硬盤,而硬盤空間時受限的,當磁盤滿了以後,你不得不爲主機更換更大空間的硬盤。
  • 獨立存儲空間。爲了解決空間的問題,於是考慮把磁盤獨立出來,於是有了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即:直連存儲。DAS就是一組磁盤的集合體,數據讀取和寫入等也都是由主機來控制。但是,隨之而來,DAS又面臨了一個他無法解決的問題——存儲空間的共享。接某個主機的JBOD(Just a Bunch Of Disks,磁盤組),只能這個主機使用,其他主機無法用。因此,如果DAS解決空間了,那麼他無法解決的就是如果讓空間能夠在多個機器共享。因爲DAS可以理解爲與磁盤交互,DAS處理問題的層面相對更低。使用協議都是跟磁盤交互的協議
  • 獨立的存儲網絡。爲了解決共享的問題,借鑑以太網的思想,於是有了SAN(Storage Area Network),即:存儲網絡。對於SAN網絡,你能看到兩個非常特點,一個就是光纖網絡,另一個是光纖交換機。SAN網絡由於不會之間跟磁盤交互,他考慮的更多是數據存取的問題,因此使用的協議相對DAS層面更高一些。
    • 光纖網絡:對於存儲來說,與以太網很大的一個不同就是他對帶寬的要求非常高,因此SAN網絡下,光纖成爲了其連接的基礎。而其上的光纖協議相比以太網協議而言,也被設計的更爲簡潔,性能也更高。
    • 光纖交換機:這個類似以太網,如果想要做到真正的“網絡”,交換機是基礎。
  • 網絡文件系統。存儲空間可以共享,那文件也是可以共享的。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相對上面兩個,看待問題的層面更高,NAS是在文件系統級別看待問題。因此他面的不再是存儲空間,而是單個的文件。因此,當NAS和SAN、DAS放在一起時,很容易引起混淆。NAS從文件的層面考慮共享,因此NAS相關協議都是文件控制協議。
    • NAS解決的是文件共享的問題;SAN(DAS)解決的是存儲空間的問題。
    • NAS要處理的對象是文件;SAN(DAS)要處理的是磁盤。
    • 爲NAS服務的主機必須是一個完整的主機(有OS、有文件系統,而存儲則不一定有,因爲可以他後面又接了一個SAN網絡),他考慮的是如何在各個主機直接高效的共享文件;爲SAN提供服務的是存儲設備(可以是個完整的主機,也可以是部分),它考慮的是數據怎麼分佈到不同磁盤。
    • NAS使用的協議是控制文件的(即:對文件的讀寫等);SAN使用的協議是控制存儲空間的(即:把多長的一串二進制寫到某個地址)

 

 

如圖,對NAS、SAN、DAS的組成協議進行了劃分,從這裏也能很清晰的看出他們之間的差別。

NAS:涉及SMB協議、NFS協議,都是網絡文件系統的協議。

SAN:有FC、iSCSI、AOE,都是網絡數據傳輸協議。

DAS:有PATA、SATA、SAS等,主要是磁盤數據傳輸協議。

 

    從DAS到SAN,在到NAS,在不同層面對存儲方案進行的補充,也可以看到一種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趨勢。而現在我們常看到一些分佈式文件系統(如hadoop等)、數據庫的sharding等,從存儲的角度來說,則是在OS層面(應用)對數據進行存儲。從這也能看到一種技術發展的趨勢。

 

跑在以太網上的SAN

SAN網絡並不是只能使用光纖和光纖協議,當初之所以使用FC,傳輸效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以太網發展到今天被不斷的完善、加強,帶寬的問題也被不斷的解決。因此,以太網上的SAN或許會成爲一個趨勢。

 

  • FCIP

如圖兩個FC的SAN網絡,通過FCIP實現了兩個SAN網絡數據在IP網絡上的傳輸。這個時候SAN網絡還是以FC協議爲基礎,還是使用光纖。

 

 

 

 

  • iFCP

 

通過iFCP方式,SAN網絡由FC的SAN網絡演變爲IP SAN網絡,整個SAN網絡都基於了IP方式。但是主機和存儲直接使用的還是FC協議。只是在接入SAN網絡的時候通過iFCP進行了轉換

 

 

 

 

  • iSCSI

 

iSCSI是比較主流的IP SAN的提供方式,而且其效率也得到了認可。

 

 

       對於iSCSI,最重要的一點就是SCSI協議。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s Interface)協議是計算機內部的一個通用協議。是一組標準集,它定義了與大量設備(主要是與存儲相關的設備)通信所需的接口和協議。如圖,SCSI爲block device drivers之下。

 

 

從SCIS的分層來看,共分三層:

高層:提供了與OS各種設備之間的接口,實現把OS如:Linux的VFS請求轉換爲SCSI請求

中間層:實現高層和底層之間的轉換,類似一個協議網關。

底層:完成於具體物理設備之間的交互,實現真正的數據處理。

 

發佈了1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