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面試者如何談薪資&瞭解企業,得到利益最大化

【人事】面試者如何談薪資&瞭解企業,得到利益最大化

當面試雙方已經進入談薪階段,就應當抓緊機會,委婉地說出自己的期望值。

一、應聘者在談薪酬時常見以下問題

1、面試者“防範意識”不強

有些不規範的企業往往在面試過程中鑽薪酬體系的“空子”,對面試者只談總收入,讓有些不明就裏的面試者誤認爲這是基本工資,等拿到工資時才發現遠低於最初公司所說的標準,這時候再找公司理論,公司會找出各種理由進行解釋——級別太低,沒有福利待遇;各種費用需要從工資里扣除等等,理論的結果也只有自己吃啞巴虧。

解決方式:如果遇到了這類企業,可以在工作一段時間後,試着要求企業增加福利待遇,比如增加年假天數、要求彈性工作制、提供免費公司停車位、完善職業發展規劃或給予培訓機會等非現金福利。當然前提是自己有不可替代性(你的工作很難或在短時間內不能交給別人做)。這樣一來,企業會考慮到新員工的招聘成本和培養成本,自然會在這些問題上妥協。

 

2、談薪時勇氣不足

很多指導面試者面試的文章中大多會提到“最好不要主動談及薪酬問題”,理由是“容易給面試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便是談到了薪酬問題,多數面試者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往往應屆畢業生和缺乏面試經驗的人容易“失去勇氣”,面對強勢企業,大多會不自主地表現出“任人宰割”的姿態,既不敢提及薪酬問題,對於企業提出的條件也不敢說“NO”。

解決方式:誰都會有失敗的時候,不如嘗試讓自己變成經驗豐富的“麪霸”——當你可以自信滿滿地面對面試官,並且在合適的時機處之泰然地談論薪酬問題的時候,相信你不僅會贏得面試官的一票,還會得到預期的薪酬。不要害怕自己在面試過程中表現得很差勁,因爲很可能你出的“醜”對於面試官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了,你也不必擔心失敗的面試經歷會影響你今後的面試,你可以試着把每一次面試的經歷當作歷練和積累的過程,當你學會讓自己的心態平和下來的時候,就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3、行業薪酬水平不瞭解

如果沒有在跳槽前做好足夠的功課,就很容易遇到“吃虧”的問題。等到入職後才發現自己的工資比同行低很多,恐怕這時候再後悔已經晚了,來自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也會隨之而來,工作的積極性也會因爲薪酬問題而慢慢消減。

解決方式:爲自己的失誤付出代價是必然的,但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跟主管要求加薪或提高福利待遇,比如在工作表現出色或業績突出等情況下提出此要求更容易被上司接受。切記不要在剛入職時以“入職薪酬過低”爲理由跟上司提出加薪要求,否則不僅會招來上司的反感,還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選擇跳槽,因爲職業發展相對短期利益來說顯得更爲重要。

 

4、稅前?稅後?

有些企業爲了吸引面試者,往往在薪酬的“稅前”“稅後”問題上“做手腳”,故意不說明薪酬情況,有些馬虎的面試者直到拿到工資後才發現問題,這時候再詢問企業,對方纔會很明確告訴你“薪酬沒有標註即是稅前”。

解決方式:勞動合同上約定的工資數額如無特殊說明,一般來說都是指稅前工資。所以爲了保險起見,面試時談到薪酬無難題不妨直接問清楚,以防後來發生爭議。最好在簽訂勞動合同時特別標註下“稅前”“稅後”,否則“簽字畫押”後再想與企業理論,修改薪酬的可能性就沒有了。如果想挽回損失,最直接的辦法還是要求提高福利待遇。

 

二、面試中怎麼談工資呢?

1. 瞭解求職行業的整體情況

要爭取到更高的薪水,得先弄清楚自己能拿到的最高薪酬是多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爲企業不會把自己的薪酬情況堂而皇之刊登在報紙上面。

你可以問朋友或值得信賴的同事,擁有像你這樣資歷和技能的人大致能拿到多少工資。如果有招聘公司爲你提供服務,他們也許能夠給你一個大致的薪酬區間。

 

2. 不要表現得迫不及待

在任何談判中,如果你表現出自己渴望得到某樣東西,就會失去談判的籌碼。應聘者應該保持不溫不火的態度,既展現出對特定職位的興趣,又不至於讓人感覺你已迫不及待。建議應聘者多談論一些宏觀層面上的東西,如你申請的職位及其職責等,而不要在預期薪酬這種細枝末節上糾纏不清。他說,如果你給面試官留下很好的印象,薪酬自然會水漲船高。

 

3. 不要主動問薪水問題

應聘者不應該主動提出薪水問題,因爲這會讓人覺得你滿腦子只想着錢。等待招聘方起頭開始薪酬方面的討論。等整個面試過程結束後再來討論相關問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你的面試時間越長,招聘經理就會對你越感興趣,就更有利於你提出更高薪酬的要求,因爲招聘經理可能回頭會去找人力資源部門或預算部門,提出爲你增加薪酬。

 

4. 要坦誠相對

招聘單位肯定會詢問你目前的薪酬狀況,這是遲早的事。現在,招聘方廣泛運用背景調查來覈實你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別犯愚蠢的錯誤,在工資的問題上撒謊。

 

5. 工資漲多少算合適

在目前的就業環境下,要求薪水比現有水平高出20%到30%是合理的。然而,如果所應聘的行業或崗位人才短缺,你的薪水甚至可以翻番。這個時候就能看出事先多做功課的好處了。

此外,不要羞於要求高工資。這樣會給面試官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6. 第一次開出的薪水還可以再商量

如果有家公司第一次開出的薪水低於你的預期,不要馬上回絕。公司開價是個很好的跡象,表明他們真的需要你。嘗試以下方法讓他們提高給你的薪水。你可以說你對自己現在這份工作是滿意的,你來接受面試的唯一原因是受招聘職位的吸引。你可以指出擁有你這樣資歷和能力的人市場薪酬是多少,以及你給現在的僱主帶來了多少價值。

一個常用的策略是告訴招聘方,你還在與另外一兩家公司接觸,這個信息對方通常不會去核實。

 

7. 不漲工資漲津貼

企業對於各個崗位往往設定好了工資區間,不願意爲哪個人破例。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要求增加額外津貼,從而間接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企業往往傾向於給一次性補貼,如簽約獎金或固定獎金等。另外,建議你要求企業在一年之內給你加薪或者對你的薪酬進行重新評估。

面試該怎麼跟人談薪水?這是你必須在面試前就做好相關準備的,以方便在面試的時候有理有據。

 

三、怎麼談期望工資 

過來人建議道:

第一,跟企業談薪酬待遇時勇氣不足。沒有足夠的勇氣與企業談薪——不敢先說,不敢詳問,不敢說不。總感覺一幅任企業宰割的樣子。談薪資時,應心態平和、泰然處之。

第二,不瞭解行情。這說明LZ在面試前沒有做足薪資功課,一但發現自己談的價錢過低,又進行比較後,可能會產生三天失眠症狀。

第三,不明薪資構成。這也是不規範的企業最愛玩的“花招”,談判時只談收入總數,讓求職者誤以爲是基本工資。等月底拿到工資單時,才驚歎“不妙”,比如社保按最低標準繳,福利待遇爲零;服裝費、飯費、交通費等等從工資中扣除等等。

 

因此,在談薪時合理進行自我報價大有講究。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分析市場行情 

對於不同的職位,一般說來有一個大概的市場行情價格,仔細分析這些指導價格,對自身的定位大有好處。目前全國尚無一家權威機構發佈這方面的信息,但我們可以通過親朋好友瞭解一個大概,另外也可以通過一些職業中介機構獲得指導,爭取多瞭解一些薪資狀況。

 

其次,分析市場需求狀況

對於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瞭解目前就業市場中對該類人才是供不應求還是供大於求,薪資行情雖說不同於股市的瞬息萬變,但的確是由市場在起指導作用。例如:軟件編程人才在市場上極緊缺,剛畢業的本科生薪酬大概在3000~4000元之間,甚至更高,而同樣的大學畢業生從事前臺文祕工作的,薪酬在 1500~2500元之間,不會高於此數。

 

第三,分析自身的經驗和能力

個人的經驗和能力將是薪酬定位的決定性因素。例如大學本科畢業五年以上又有外企經驗的英文高級祕書大概行情爲3000~5000元,而大專畢業、三年以上外企經驗的中英文高級祕書的大概行情是2500~4000元。

 

第四,分析用人單位的特點

一般說來,大的跨國企業由於其福利保障制度較爲完善,薪酬控制較爲嚴格,除個別職位薪酬可以有較大幅度波動外,其餘的職層均有較爲嚴格的標準,不易隨意改動;而中小企業爲了吸引人才,也爲了彌補其福利方面或者是個人發展方面的不足,薪酬伸縮的可能性較大。當然,最終具體企業還得具體分析。例如,該企業如果急需某方面人才,而你又是難得的候選人,則高價也易被接受。

發佈了7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33 · 訪問量 1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