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工作 遊戲 英語 閱讀

真的感覺堅持太難了

記得在 科學松鼠上還是哪裏,看到一個研究:舊習慣並不是消失了,而是被新習慣抑制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定時定量,形成一個新習慣;同時不能目標太廣,一次只做一件事,否則精力容易渙散


成長變慢

———————————————————————————————

由學生轉入職場,快半年了

期間體會到了分工合作的神奇,以及大規模裁員的無奈


上個月總結中,發現還是做了一點點的事情

比較欣喜的是現在已經雙拼了,同時刷了幾本書,幾部電影


但是明顯感覺進步速度放緩了,不像在家那段時間,感覺有質的變化

恢復一個人後,生活作息全部紊亂,看日曆大概有兩週的時間


上個星期,決定改變,想找個打卡器類的應用(沒找到),臨時用evernote裏建了個表替代

目前每天必做事項有:

太極拳 瑜伽(身體素質越來越差)

英語(重要性就不說了)

公開課 閱讀


也知道,list中,項目不要超過3個,不然和沒寫沒啥區別

所以,列表裏,每天能有3個√,我也就算達成目標了


真正實踐起來,發現還是不如人意——果然三天熱度,之後的4天又賴牀到最後一刻,爬起來直奔公交站


不過總體來說,還是符合預期的


Android

——————————————————————————————————————————————

由於工作是android方面的開發,目前在啃《Begin Android 4》那本

以前也看過各種視頻,比着做例子,但實踐下來,感覺效果不怎麼樣,收穫不是很大

反倒是這本英文版的,看的一知半解,卻感覺收穫不少


但是也有個問題——速度

到現在也就翻了100多頁

原因也分析過:本身的工作干擾

有時工作做完了,但又一點不像看,而是點開gread



自制力與遊戲

——————————————————————————————————

《幸福課》中說過,人一天的自制力總量是不變的,用一點,就少一點


我感覺自己的自制力是比較偏少的(不知和精力有沒有關係),即使不加班的情況下,回去後,也基本是被大腦控制着,刷空間,看電影,而把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扔到一邊


我對遊戲的態度是:虛擬體驗

因爲有些東西,只能在遊戲中感受,比如《刺客信條》裏古羅馬的建築、風景之類


但是這要靠強大的自制力作後盾,有點像佛家對塵世的兩種不同的面對態度——出世和入世。並且能做到隨時切換狀態,互不影響


高中時就因爲沉迷魔獸,大學悲催了


前一陣子又沉迷於《紀元2070》,連續幾天玩到凌晨3點多

中間正好看到《一個清華差生的10年奮鬥經歷》的帖子,當時只感嘆他的機遇這麼好,這還是差生。。。


讀過的文章,有時像存在潛意識,到特定的場合後,就突然蹦出來

有一天,我玩完一個戰役後,那篇帖子突然涌入了我的腦海

“那段時間我每天按時下班回家下副本,玩到凌晨3點,導致工作效率直接下降。最後忍無可忍的領導把我叫到辦公室,痛批我...”

瞬間我一身冷汗,感覺歷史又要重演,痛下決心,把電腦上所有的遊戲都給刪掉了


人總是美化自己的,這是大腦內在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

所以我感覺自己能兼顧遊戲與工作

這件事,終於讓我正事一個事實:我的自制力,弱爆了。。。



捨棄

————————————————————————————

人生最難的不是得到,而是捨棄


昨天把《Making Yourself Irreplaceable》(打不開的話,點這裏

裏面說就像一個氣球,而每一個activity(android的童鞋們不要激動)是一個個沙袋,把你拖住上升不了


一直以來,就是我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捨不得,導致最後一個都做不成(最近有改善)


還有一些事,真的是水平不夠,做不了


英語

————————————————————————————

現在有個比較緊迫+重要的,就是把英語趕緊提上去

因爲這個對我有着直接的影響

它是我閱讀原文獻,文檔的攔路虎,最重要的是,它是瞭解世界的一種途徑


現在是每當我看到一屏幕的英文時,一種蒼白的無力感油然而生


還好這個也有解決辦法

找對英語學習方法的第一本書

也就是漏屋老師那個曾經發在天涯的有名的帖子,可以自己搜索下

瞭解完原理後,就可以自己實踐了

這個集中在口語及英語思維方面


閱讀方面,有個比較爽的是《SSS式學習法

《戰隼的學習探索》上有詳細的步驟,甚至讀物都列出來了


準備花一年的時間來實踐


閱讀

————————————————————————————————————————————

一句話:“我因200本書而脫胎換骨,我因1000本書而涅磐重生”

我發現我是越來越喜歡閱讀了,(同樣喜歡讀書的朋友可以加我豆瓣[email protected]

特別是校招後,呆在家裏的半年,安安靜靜的讀了幾本,最受益的是感覺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悲催的是,以前的好友說不懂我了%>_<%


想買個kindle,6寸太小了,gdx 2k多,僅僅用來看書,有點不划算

ipad鑑於我那點可憐的自制力,怕拿來就不是看書了(囧),另外也太貴了


另外一個就是沒時間,《大話設計模式》《GTD》幾個月過去了,還沒close

網上看到有人說,電腦彩色PDF+打印,感覺是個不錯的辦法


豆瓣有個小組,實行一天一本書,這個太誇張了,雖然我也希望自己能到那個速度,但

當年我在家,只吃喝拉撒睡,也沒能一天干掉一本,膜拜


結合自己的情況,一週兩本甚至一本好了


PS:

看到李笑來老師用github寫博客,真夠先進的

身爲碼農的我到現在還不怎麼會用git呢


甘特圖

——————————————————————————————————

計劃一直是有的

doit.im any.do 等等GTD類的軟件也用過

某種程度上,確實有幫助:比如清空大腦


但一直有個問題,看到list上,那麼多想做與需要做的事情,很焦慮

昨天,我才意識到原因:deadline沒法量化,感覺做完這些,遙遙無期


開會時,看到老大問每個人需要的開發時間時,看到這個東西

神奇之處是它把每項的時間用進度條標註出來了,一目瞭然

當時就感覺這東西對我有用


當然最終被我用在別的地方去了

就像我用記賬本記錄的不是¥而是時間開銷一樣,O(∩_∩)O哈哈~


當我把SSS,閱讀計劃都標註在MS project中,看到最終日期,突然有種解脫的感覺,因爲我實實在在的看到了完成的日期


最後

——————————————————————————————————


給看到這篇文章的童鞋們以及自己一些鼓勵:

來不及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雙鬢已經開始發白了;

來不及確定自己的愛情,對方就已經結婚了;

來不及去好好愛孩子,他就已經長大離開你了;

來不及功成名就,我們就即將進墳墓了。


但是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思路清晰遠比賣力苦幹重要,

心態正確遠比現實表現重要,

選對方向遠比努力做事重要,

做對的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

成長的痛苦遠比後悔的痛苦好,

勝利的喜悅遠比失敗的安慰好!


慢慢來,一切都來的及

發佈了7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1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