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 的回调

                                   ICE 的回调

   使用分布式计算中间件ICE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里里面对ICE的理解、应用比较熟悉。

   使用ICE写分布式软件,确实是很方便:ICE比较稳定、可靠,调用返回速度低延迟,使用简单,学习曲线不是很陡。

    总之利用ICE开发分布式软件,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在实际的过程中,ICE客户端跟服务端的数据流动是单项的,也就是客户端获取服务端的一个代理,从而与服务端进行数据交互,如果服务端要主动给客户端数据的时候,则需要我们给服务端传去一个客户端的代理。这时客户端也是一个服务器。在ICE中客户端、服务端没有严格的限制。

    在ICE中有三种提供回调的方法,以下将具体介绍这三种方法:

    1:适合服务器、客户端在如下的环境。客户和服务器程序或者运行在同一个主机上,或者运行在没有网络限制的多个主机上。这样的环境下,提供回调是最简单的。

     以下是简单的例子,首先先写slice文件:

 // **********************************************************************
//
// Copyright (c) 2003-2007 Zero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This copy of Ice is licensed to you under the terms described in the
// ICE_LICENSE file included in this distribution.
//
// **********************************************************************
#ifndef CALLBACK_ICE
#define CALLBACK_ICE
module Demo
{
interface CallbackReceiver
{
    void callback();
};
interface CallbackSender
{
    void initiateCallback(CallbackReceiver* proxy);
    void shutdown();
};
};
#endif

这个例子直接从ICE提供的demo中获得的。

然后利用ICE提供的slice2cpp程序,生成骨架代码,具体就不说了。

接着客服端实现利用如下的方式,提供回调代理:

CallbackSenderPrx senderPrx =

CallbackSenderPrx::checkedCast( communicator()->propertyToProxy("Callback.CallbackServer"))

"Callback.CallbackServer"是通过配置文件配置的,该代码是利用继承Ice::Application,重载它的main成员函数。communicator是ICE提供的通信器。

以下,是客户端提供回调的形式化代码:

Ice::ObjectAdapterPtr adapter = communicator()->createObjectAdapter("Callback.Client");
adapter->add(new CallbackReceiverI, communicator()->stringToIdentity("callbackReceiver"));
adapter->activate();

CallbackReceiverPrx twowayR = CallbackReceiverPrx::uncheckedCast(
 adapter->createProxy(communicator()->stringToIdentity("callbackReceiver")));

然后调用:

senderPrx ->initiateCallback(twowayR);

这样就把客户端的一个回调代理传给服务端。

不过这样的传回调在比较负责的网络环境下,回调是会失败的。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我就遇到这样的问题。然后去文档中寻求,解决方法。

我遇到的问题,在文档中Glacier有介绍,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网络环境如图:


 

在这样的情况下,ICE回调给客户端是失败的,原因是ICE通过那个回调对象,不能找到客户端的路由信息。

因此有两种可选的方式,一种是利用Glacier,另外一种Bidirectional Connections(可能是要ICE3.2.0及其以后的版本才支持)。

  我在实际的过程中,是利用Bidirectional Connections解决了上面的那个问题,是通过了实际的测试。Glacier方法,我没实际测试过。

  因此,具体介绍Bidirectional Connections方法。在ICE文档3.2.1中提到,如何使用这个方法,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下面提供一些形式化的代码,并说明注意事项。

   还是先把slice文件(来自ICE DEMO)提供出来,以下是slice文件:

   // **********************************************************************
//
// Copyright (c) 2003-2007 Zero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This copy of Ice is licensed to you under the terms described in the
// ICE_LICENSE file included in this distribution.
//
// **********************************************************************
#ifndef CALLBACK_ICE
#define CALLBACK_ICE
#include <Ice/Identity.ice>
module Demo
{
interface CallbackReceiver
{
    void callback(int num);
};
interface CallbackSender
{
    void addClient(Ice::Identity ident);
};
};
#endif

客户端的形式化代码:

   CallbackSenderPrx server =
        CallbackSenderPrx::checkedCast(communicator()->propertyToProxy  

        ("Callback.Client.CallbackServer"));

    Ice::ObjectAdapterPtr adapter = communicator()->createObjectAdapter("");
    Ice::Identity ident;
    ident.name = IceUtil::generateUUID();
    ident.category = "";
    adapter->add(new CallbackReceiverI, ident);
    adapter->activate();
    server->ice_getConnection()->setAdapter(adapter);
    server->addClient(ident);

服务端的形式化代码:

    CallbackReceiverPrx client = CallbackReceiverPrx::uncheckedCast(current.con->createProxy(ident));

     使用这个方式的一个注意事项:

1:在配置文件

#
# ACM must be disabled for bidirectional connections
#
Ice.ACM.Client=0

要将Ice.ACM.Client属性禁用掉。如果回调对象被关闭的话,只能重新

    if(server->ice_getConnection()->getAdapter() == NULL)

         server->ice_getConnection()->setAdapter(adapter);
    server->addClient(ident);

因为ICE有一个机制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生数据交互,连接会被关闭

   其实也可以利用一个hook线程对回调代理进行ice_ping()。

2:利用Bidirectional Connections,这样的代理是在原来的连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不能修改回调代理的安全、超时等属性。

  以上是我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发布了49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4 · 访问量 9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