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博客後感

 

寫博客後感——GOOGLE現象將走向何方? 後續

  前兩天寫了一篇GOOGLE現象將走向何方?得到了一些關注,有網友說看我的文章看不懂,有朋友也說我寫的好抽象。我在寫這篇文章時比較突然,只是興起!寫完沒有檢查,直接就發出去了。沒想過有這麼多朋友會去注意。第二天查看博客訪問量後才知道上了CSDN的頭條,於是馬上修改了一下,文章纔有了一些可讀性。呵呵。

  不僅僅是這篇文章,以前也過類似的思考。我的文筆的確是一般!有時如果不注意寫的句子都是前後不呼應的。我不愛看書,從小到大沒有看過一本小說,基本上除了課本及計算機類書我沒有看完整過一本書。這就可想而知我的文采如何了!

  然而,我寫出來的文章看不懂的原因之一是文采,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的思維方式。我喜歡做理論,總結思想,提出自己的見解!很多人是不喜歡這想去思考問題的。以前常常別人提出一個話題,明明是有理的,我心一覺不爽,馬上送上自己的見解。現在經過幾年的工作與社會生活,我的這種爭論減少了,不是什麼人都值得你去爭(我的爭一般是對朋友的一些我覺得不正確的想法、做法)!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有時你苦口婆心去跟別人講道理,而最終你不願看到結果還是會發生,這就說明:“有些人不會因爲你的幾句話而改變,觀念不同!”當然,我也沒有那種可以把死人說活的口才也是一個原因。說到這好像我的道理都是對的似的,呵呵,無此意。畢竟年齡,閱歷擺在這!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應該算是年輕人吧!呵呵

  說到讀文章,我自己也有些體會,有些文章易讀,精彩,比如一些個人傳記,小問題的個人見解等等。一是這些文章主題明確,內容簡單,通讀全篇無需花費腦力,如同小說一般,快、樂!我也很喜歡看這樣的文章!而凡這樣的文章發表後,關注率高,而且討論也多!像天涯社區嘛!而現在我開始不喜歡讀這些文章了,因爲,說的東西除了事情不同,路數都差不多。想想看其實大多數人的經歷都是有點過程的,誰服誰呀?而且這樣的文章大多都談不上文學作品(我個人認爲)。

  從開始用白話後,文言文就少了,這一點總歸是一種遺憾,國之精髓卻被今世遺棄!從清朝以後對白話的推廣除了一些好處外,更重要的是對統治有好處的,我在這不多說啦!白話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去理解句子的意思了,簡單易懂,而文言文則相反,它是複雜難懂(對於現代人來說),但是大家想想,看史書短短几本就可以話說千年,當代人可以從這些書中推來推去!而現在的文獻呢?就我之前說的個人傳記一樣,一個普通人的經歷可以寫成一本小說,而在社會中有這類人經歷的數量不是多,而是非常多。說白了就是5000字搞定的東西你非得寫成10萬字!呵呵,這就是白話文的結果!不多說了!

  我覺得寫文章與看文章都應該增加深度,把作者與讀者角度都參加進來,這樣會使的文章更加有品味,寫的人不要把意思表明而是點到爲止,看的人能夠有思考之餘,這不是挺好嗎?而不是像看小說一樣,一天看上幾百頁!我高中有個同學,看小說無數,寫出來的文章也是垃圾,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浪費讀書時間,有這工夫隨便發個呆可能更有意思,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講就是時間會過的慢點!呵呵,誰知道呢!

發佈了3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