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多線程編程:線程同步總結

1:原子操作 - OSAtomic系列函數

iOS平臺下的原子操作函數都以OSAtomic開頭,使用時需要包含頭文件<libkern/OSBase.h>。不同線程如果通過原子操作函數對同一變量進行操作,可以保證一個線程的操作不會影響到其他線程內對此變量的操作,因爲這些操作都是原子式的。因爲原子操作只能對內置類型進行操作,所以原子操作能夠同步的線程只能位於同一個進程的地址空間內。

2:鎖 - NSLock系列對象

iOS平臺下的鎖對象爲NSLock對象,進入鎖通過調用lock函數,解鎖調用unlock函數(因爲iOS中大部分的線程同步類都繼承自NSLocking協議,所以其加鎖/解鎖的操作基本都爲lock/unlock函數),同一個NSLock對象成功調用lock函數後,在其顯式unlock之前任何線程都不能再對此NSLock對象加鎖,以達到互斥訪問的目的。除了lock函數,對NSLock加鎖的函數還包括tryLock以及lockBeforeDate函數,lock函數在成功加鎖之間會一直阻塞,而tryLock會嘗試加鎖,如果不成功,不會阻塞,而是直接返回NO,lockBeforeDate則是阻塞到傳入的NSDate日期爲止。

除了NSLock,iOS還提供了NSRecursive、NSConditionLock類型的鎖類型。NSRecursive與NSLock最大的區別就是NSRecursive是可重入的,也就是說一個線程可以對一個NSRecursive對象多次調用lock,只要解鎖時調用相同次數的unlock函數便可。NSConditionLock是一種帶有條件的鎖對象,除了基本的lock與unlock函數,還提供了lockWithCondition以及unlockWithCondition,這兩個函數接收整型類型的數據作爲參數,只有當一個unlockWithCondition對象被調用時,對應的lockWithCondition纔會正常返回。這種機制在需幾多個線程順序化的完成某個任務時比較有用,例程如下:

  1. //線程A  
  2. id condLock = [[NSConditionLock alloc] initWithCondition:NO_DATA];  
  3.    
  4. while(true)  
  5. {  
  6.     [condLock lock];  
  7.     /* Add data to the queue. */  
  8.     [condLock unlockWithCondition:HAS_DATA];  
  9. }  
  1. //線程B  
  2. while (true)  
  3. {  
  4.     [condLock lockWhenCondition:HAS_DATA];  
  5.     /* Remove data from the queue. */  
  6.     [condLock unlockWithCondition:(isEmpty ? NO_DATA : HAS_DATA)];  
  7.    
  8.     // Process the data locally.  
  9. }  

除了顯示的生成NSLock系列對象,還可以通過將代碼放到@synchronized內來達到同步的目的,一段放入其內的代碼,不同的線程是不能重入的例如:

  1. - (void)myMethod:(id)anObj  
  2. {  
  3.     @synchronized(anObj)  
  4.     {  
  5.         //此處代碼在同一時刻只能有一個線程執行.  
  6.     }  
  7. }  

NSLock系列對象都是可以具名的,也就是說,這些對象可以用於不同進程內部的線程的同步。

3:事件 - NSCondtion

NSConditon類型提供了wait與signal函數,分別代表了等待事件的操作以及觸發事件的操作。除了wait函數,NSCondition還提供了waitUntilDate函數,其功能與NSLock中的lockBeforeDate大致相同,簡要來說就是提供了一個帶超時的wait函數。

雖然NSCondition與Windows環境下Event類型所完成的功能大致類似,但對一個熟悉Event類型的開發人員來說,NSConditon的行爲會有點奇怪:

第一點:因爲遵循NSLocking協議,所以NSCondition在觸發與等待過程的前後要分別調用lock與unlock函數,前面提到過,當一個遵循NSLocking協議的對象調用lock後,其他的對此對象的lock調用都會阻塞。那麼,如果兩個線程A和B,A要觸發事件,B接收事件,B線程在調用lock後,通過調用wait函數進入等待事件觸發的狀態,那麼,A線程豈不是再也沒有機會對這個事件進行觸發了(因爲此對象已經被B線程lock)?祕密就在於wait函數的調用,其實,在wait函數內部悄悄的調用了unlock函數,也就是說在調用wati函數後,這個NSCondition對象就處於了無鎖的狀態,這樣A線程就可以對此對象加鎖並觸發該NSCondition對象。當一個事件被其他線程觸發時,在wait函數內部得到此事件被觸發的通知,然後對此事件重新調用lock函數,然後函數返回,而在函數外部,看起來好像接收事件的線程從來沒有放開NSCondition對象的所有權,B線程直接由阻塞狀態進入了觸發狀態。

第二點:當有多個線程進入阻塞狀態,等待同一個AutoReset的Event對象被觸發時,在Windows環境下喚醒哪一個線程是沒有固定的順序的,也就是說操作系統對喚醒哪一個線程不會提供任何的保證。而在iOS平臺上,經過筆者測試,其被觸發的順序與,並且只與調用wait函數的順序相關,與其他(比如線程優先級)條件沒有關係。這一點在開發時需要進行額外的考慮。

第三點:wait函數並不是完全可信的。這一點比較讓人蛋疼,也就是說wait返回後,並不代表對應的事件一定被觸發了,因此,爲了保證線程之間的同步關係,使用NSCondtion時往往需要加入一個額外的變量來對非正常的wait返回進行規避。具體示例代碼如下:

  1. //等待事件觸發的線程  
  2. [cocoaCondition lock];  
  3. while (timeToDoWork <= 0)  
  4.     [cocoaCondition wait];  
  5.    
  6. timeToDoWork--;  
  7.    
  8. // Do real work here.  
  9.    
  10. [cocoaCondition unlock];  
  11.   
  12. //出發事件的線程  
  13. [cocoaCondition lock];  
  14. timeToDoWork++;  
  15. [cocoaCondition signal];  
  16. [cocoaCondition unlock];  


個timeToDoWork就是那個額外需要的變量,在NSCondition的使用中,這個變量是必不可少的。

NSConditon對象也是具名的,也就是說,其可於不同進程內部的線程同步。



相較於Windows平臺下提供的豐富的線程同步機制,iOS下的線程同步機制稍顯單薄,但也正是這種簡潔簡化了其使用。


參考:iOS Developer Liabray


示例代碼來源:Thread Programming Guide


注:文中所指的線程同步泛指多線程環境下的同步與互斥。

發佈了2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8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