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letContext和ServletConfig的區別

在servlet初始化時,容器傳遞進來一個ServletConfig對象並保存在servlet實例中,該對象允許訪問兩項內容:初始化參數和ServletContext對象,前者通常由容器在文件中指定,允許在運行時向sevrlet傳遞有關調度信息,比如說getServletConfig().getInitParameter("debug")後者爲servlet提供有關容器的信息。此方法可以讓servlet在任何時候獲得該對象及配置信息。  也就是說getServletContext是在ServletConfig對象中
 
 
 
 

 

 

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接口

安裝在一個服務器中的一個特定URL名字空間(比如,/myapplication)下的所有Servlet,JSP,JavaBean等Web部件的集合構成了一個Web的應用,每一個Web應用(同一JVM),容器都會有一個背景對象,而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接口就提供了訪問這個背景對象的途徑。 Servlet實例的getServletContext方法: 得到該Servlet運行其中的這個背景對象。從這個背景對象中你可以訪問如下信息或資源:(注意該方法不是ServletContext的方法而是獲取背景對象的方法由於HttpServlet繼承Servlet的關係GenericServlet類和HttpServlet類同時具有該方法):

· 初始化參數  ServletContext.getInitParameter(String name)。

· 存儲在背境中的對象 context.getAttribute(String name)

· 與本背景關聯的資源 ServletContext.getResource(String path)

· 日誌 ServletContext.log(String msg)

以上所示方法均爲ServletContext所提供,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存儲在背境中的對象訪問方法常用的還有:

· context.setAttribute(String name, Object object);將特定名字綁定的任意類型的對象上。將把object對象綁定到名字name,存放在Servlet背景中,可供同一背景中的其他Servlet共享。其他Servlet可以通過context.getAttribute(String name),得到一個背景中的對象,或通過context.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在背景中移除一個對象。

· getRequestDispatcher方法:它的作用將一個包含路徑的String傳遞給其它資源。該路徑是相對於ServletContext的根路徑的。.方法示例:

RequestDispatcher rd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SecondServlet");

rd.forward(request, response);.

該方法主要用於服務器重定向技術上,servlet中重定向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由ServletContext接口和ServletRequest接口提供但二者提供的同名方法getRequestDispatcher卻有很大的不同。在ActionRouter類示例中//req.getRequestDispatcher(res.encodeURL(url)).forward(req,res);表示的用ServletRequest接口提供方法進行重定向的。

關於ServletConfig參數和ServletContext參數

各種內置對象的作用範圍

● HttpServlet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這兩個屬性的作用範圍最小。

時間上:只是本身請求和應答完成就失效,當然轉發是把當前的request對象取出來傳給另一個資源,其實本身的request對象還是隻生存到本次請求結束,response也同樣。

空間上:只能發送請求的客戶端有效。

● HttpSession:一次連結到客戶端關閉,時間作用範圍比上面兩個大,空間任用範圍相同。

● ServletConfig:從一個servlet被實例化後,對任何客戶端在任何時候訪問有效,但僅對本servlet有效,一個servlet的ServletConfig對象不能被另一個servlet訪問。

● ServletContext:對任何servlet,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有效,這纔是真正全局的對象。

那麼,ServletConfig參數和ServletContext參數到底應該如何使用,如何取得?

一般來說,對整個應用的配置,爲了不使用“硬編碼”,應該配置爲ServletContext參數,比如字符集設定。

<web-app>

.................

<init-param>

<param-name>charset</param-name>

<param-value>GB2312</param-value>

</init-param>

.................

</web-app>

注意以上格式只是2。0以後的標準格式,舊容器(引擎)採用服務商自己的格式配置。注意它的父元素應該是<web-app>也就是說它是對一個應用作用的。

而如果只有一個特定的servlet要設定的參數,其它servlet不能共享,應該配置爲ServletConfig參數,如一個讀取附件的servlet要用到絕對目錄,而別的servlet不會用到:

<servlet>

<servlet-name>GetAtt</servlet-name>

<servlet-class>mail.GetAttServlet</servlet-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absPath</param-name>

<param-value>/usr/mail/ax/axman/Maildir/</param-value>

</init-param>

</servlet>

不用說,因爲在<servlet>標籤中已經指定了name和class,也就是說只有mail.GetAttServlet這個servlet中才能取到path,而別的Servlet是不能取到的。

那麼如何訪問這兩個對象的參數呢?

一、訪問ServletConfig對象的參數的方法:

要訪問ServletConfig對象的參數,首先要取得ServletConfig對象,然後調用它的getInitParameter();方法即可。要訪問ServletConfig對象,jsp中直接使用config內置對象,但因爲你的JSP編譯後的servlet一般不會被加到web.xml中的,所以一般不會通過jsp來取對本JSP編譯後的servlet的配置參數。在servlet中要得到ServletConfig對象有兩種方法:

1、在inii()方法中取到:通過init的重載方法傳遞

.....

public class Test extends HttpServlet

{

ServletConfig config;

public void init(ServletConfig 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this.config = config;

}

..................

}

然後在下面的方法中就可以訪問config對象。但要注意,爲了確保能從構造方法中到到當前servlet的

config對象,應該調用父類的構造方法:

.....

public class Test extends HttpServlet

{

ServletConfig config;

public void init(ServletConfig 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super.init(config);

this.config = config;

}

..................

}

2、通過getServletConfig()方法直接到時,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必調手工傳遞屬性,想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得到。

還有第三種方法,要自己實現一些接口,這裏作爲一般討論就不介紹了。

二、訪問ServletContext對象的參數的方法:

要訪問ServletContext對象的參數,首先要取得ServletContext對象,然後調用此對象的getInitParameter()方法就可以獲取它的參數。然而要取得ServletContext對象,只要從現有的ServletConfig對象getServletContext()就可以了。

思考:

按說:ServletContext對象的作用域比ServletConfig作用域大,爲什麼要從ServletConfig中到得ServletContext對象呢?我個人認爲:容器保存了很多個ServletContext對象,請求時容器到底取哪一個給你呢?那就取其中包含ServletConfig信息的那個給你,就是說取ServletConfig對象的父級對象。就好象HttpSession要從requset中取得一樣,就是取那個包含當前requese對象的session對象給你,這只是我的個人想法,還沒有來得及看具體實現。反正就這麼用吧。

發佈了3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8 · 訪問量 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