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很費解的話題-什麼叫精通

還是每夜點着燈,負責盡本份,對着荒唐一忍再忍,總是加倍包容犧牲,明知不可能還勉強自己要去撐,越撐心越悶,越悶心越冷,現在真的是很受傷很受傷很受傷。

  EMC祕書門轟轟烈烈,HP員工對話總裁沸沸揚揚。職員認爲自己受氣委屈,吃力並不討好。老闆認爲員工不忠不義,總斤斤計較。職業場上,職員和老闆對立兩方。雙方各執一辭,認爲自己最受傷。

  技術開發人員的招聘信息上常會寫着,熟悉XXXXX環境;精通XX語言程序設計;精通XX編程;瞭解XX,熟練使用XXX軟件工程工具軟件;瞭解XXXX系統;有XXX實際項目經驗。

  什麼叫精通,大概招聘方對“精通”的定義和程序員眼裏的精通含義不一樣。“爲什麼招聘可以寫精通,求職卻不能寫精通”程序員發出感嘆“歸根到底,一是考驗求職者的自信心,二是條件高點可以壓低你的工資。”

  求職的時候。簡歷一份又一份,同一時間,接到幾個面試的邀請,與HR面談的時候,先對公司做更進一步的瞭解,談到公司的業務前景,談到工作的開發環境,談到個人的發展空間,最後也談了個人的薪金。儘管面試時,雙方談的盡興,一旦涉及到錢的問題,立即各歸各位,相互對峙,“討價還價”,甚至最後“不歡而散”。

  三個月的試用期早過了,手頭的項目開發也如期正常進行中,轉正的事情主管沒個話,上頭也沒動靜,難道還要試用?行或不行給個話,不行,就另謀出路,不在這處繼續耗着,若行的話,卻仍在試用,擺明了少拿工資?到底怎個樣,別這樣不慍不火的硬拖着。

  越發難以理解,做事的要比不做事的拿的少。幹得多,學得多,反倒不如早退遲到,晃三逛四的人,還有一些不懂裝懂、指手畫腳,問他句哪裏做的不妥,憋了5分鐘吐出句“沒時間,你再回去重新想想方案”。

  “擰一個螺絲只收1美元,剩下的999美元是如何找到那個螺絲的報酬”,難道找螺絲這個過程是白用功,可以忽略不計嗎?結果是很簡單,但過程並非容易。“請不要以技術的無知來衡量我的技術水平,當我是民工”。

  爲什麼總到要離開的時候,才記起以前的好:那麼不計較報酬的加班,出現故障,隨叫隨到,應用新的開發技術,假日不要了都要去學……

  做和得不成正比,工資和培訓,要讓人看到希望,看到未來,看到光明前途,開發人員纔會更努力學習,不斷進步,這是開發人員最積極的態度,這樣公司的路不也就走的更遠更寬嗎?人離不了吃飯穿衣,交通住房,這都是現實客觀的問題。“一拍兩散”只是最後的選擇。公司的發展靠產品,產品賴於技術人員的開發,現在軟件市場不是很好,難不成公司資本的積累也部分轉移到職員工資的擠壓?

  可招聘公司也不解:你憑什麼和我討價還價,問這裏問那裏,有公司面試你,你就覺得自己是人才了?電話裏通知來面試,1000、2000看不上。暫且不說長遠的,就目前來看,短短几個小時,區區幾次面談,公司怎麼可能知道你的能力值不值5千、1萬或者更多,公司也是要生存的,也是靠者錢來發展的,要多少工資,我們就給多少?事情還沒有做,怎麼可能隨便就信了你?

  公司並非無視人才,浪費人才,我們的出發點也是希望招到真正合適的人才,哪家公司又不想盡辦法希望有優秀的人才留在公司。讓新人工作上手,容入項目組等,公司投入的成本也是遠比給老員工投入的更多。

  大部分面試的上來就問工資會有多少錢?請問你,錢和發展哪一個更重要?

  要看看行情,別總是埋怨公司這不好,那不好,條件如何如何,工作多麼辛苦,光想着拿多少錢,卻並非都能做,想一想,不夠努力憑什麼拿的比人家多?這個行業,每個機會都是成功的契機,每個錯過,都是失敗的可能,只有真的認真面對每個機會的人才會成功。

  要賺錢,是要付出的,在什麼地方不付出都是不會得到回報的,當有老闆給你說1000塊的時候,請你先想想,爲什麼他給你1000塊,因爲在他心裏,你還不值5000,讓自己變的值錢,讓老闆看到,不是你告訴老闆你值錢就可以的,辛苦努力付出纔可能得到,不要看別人拿多少錢?別人已經付出了,纔得到回報,你還沒有付出,憑什麼其和辛苦付出的人比收穫?

  怎樣進行良性的互動,開發人員和公司的各自心裏都打着怎樣“算盤”,怎麼去相互融合,各自都在這個行業得到長久的發展?站在不同角度,客觀的從雙方的立場進行分析,纔是基本的前提。

  探討中,有待你的別樣觀點。 

發佈了2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