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武漢校招我都問了什麼

摘要: “人生是持續而反覆的構造”,是一場馬拉松。“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精進》

爲什麼要校招

校招在某種層面對於企業而言不是普通的招聘而是一種企業之間對高校優秀人才的第一次競爭。

那句二十一世紀的響亮標語一直還在耳旁迴響:最寶貴的是什麼,人才。同時,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機會,寒來暑往,歷經大學知識的浸泡之後的一次社會綻放。

校招的流程

  • 1、前期公司會組織到各大高校做宣傳,由學生登錄校招網站填報申請。

  • 2、有企業發起一次筆試,會有hr收集筆試成績並把筆試成績錄入校招系統中,切記千萬不要有作弊行爲,不然會錄入系統中。

  • 3、初試官通過校招網站進行第一次簡歷篩選,並且安排面試,面試形式有電話、視頻、現場面試,初試官篩選簡歷比如按照1:8的比例進行篩選。學生在收到系統短信後,切莫忘記登入校招系統以便確認是否可以按時來應聘。

  • 4、初試官面試完畢,給學生評分,通過初試的會推送給複試官,比如按照1:4比例推送。

  • 5、複試則由複試官進行安排面試並通知時間和地點,同樣由系統發出短信,短信內容會包含面試時間和麪試地點

  • 6、學生抵達複試地點,由複試官填寫面評

  • 7、複試通過後會流轉到HR,由HR來進一步溝通。

  • 8、發送OFFER。

面試的時候的注意事項

爲了給更多學生面試機會,一般初試篩選比例按照1:8,也就是如果招聘名額是4個人,在初試的時候就要面試32位學生,面試量是比較大的,當天如果面試時間較晚,面試官一般腦力和體力都跟不上了。這個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調動起面試官的精神,想辦法打動面試官。

拿到多個OFFER怎麼辦

有時候我們痛苦沒有選擇,有時候我們又痛苦選擇太多

比如當我們拿到多個offer之後怎麼辦,如何做出對自己影響重大的選擇,因爲在我看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意義重大。這個時候就需要選擇。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取捨。

  • 1、冒險:工作充滿挑戰,需要冒險

  • 2、創造性與自我表達:在工作中經常能運用想象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

  • 3、收入:工作能夠帶來的薪資回報

  • 4、智性刺激:工作本身需要相當程度的思考與推理

  • 5、工作強度:工作需要經常性的加班,工作節奏快

  • 6、團隊氛圍:和諧、富有生產力的團隊氛圍

  • 7、考評制度:有公正、透明、合理的績效考覈制度

  • 8、工作環境:公司爲員工提供舒適、環保、健康的工作環境
    以上參照選自《生涯諮詢與輔導》一書,上面這些參照因素可以在面試的時候通過諮詢面試官獲取一定的信息。

如何學習與準備

我們常常說做事情要“三思而後行”,但是學習程序我認爲應該“三行而後思”

編程一定要求動手能力要強,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去敲到電腦裏面跑一遍,無傷大雅。根據運行結果,再來思考邏輯行爲,反過來思考運行原理。

再者,我們學習不必要一定從最基礎的開始,比如我們把thinkingjava一本書全部看完。我們可以找到一個開源的項目,去一猛子扎進去,看看他們的源代碼,遇到不理解的知識點比如反射,再去查找書籍等資料。

自上而下的學習,有時候反而能更快跟深入的瞭解一個事物。

在學生時代我覺得就要開始寫博客,寫知乎,甚至嘗試搭建自己的簡單網站,一來可以總結自己學習的知識,二來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寫作能力是將來作爲程序員的一種不可或缺武器。

積極的去各大公司去應聘實習生,參與到實際的業務需求開發中,從實際業務中去學習積累知識,在實習的過程中,多跟師傅溝通,積極的去挑戰稍微高於能力的工作。實習結束後即使不能留在實習單位也可以爲即將到來的應屆生招聘補充知識能量。


實習期間應該如何做

  • 1、首先要對公司的企業文化制度有一定了解,熟悉大致組織架構

  • 2、對本部門內開發常用工具要能夠熟練使用,比如git、idea等

  • 3、常用中間件要快速達到會用的水平,比如mq、rpc框架等

  • 4、對工程的部署及上線流程要迅速掌握,並開始在師傅的代領下去上線一個小的功能模塊。上線工具及流程的學習,比如京東的j-one 包括了代碼發佈,上線流程,部署,線上監控等等。

  • 5、要每日三省,對當天接觸到的知識點及時的做總結,可以寫成博客跟大家共享出去,同時從反饋中糾正學習。

培養格局

現在人常常說此人沒有格局,那什麼是格局,“看自己、看天地、看衆生”,“目標”、“眼界”、“信念”。

在大學時代就要開始從以上幾個方面要求並約束自己,夯實當下,“人生就是一個連點成線的過程,有些經歷也許一開始看不到他的意義存在,但也許若干年後便會發揮其特有的作用”-《精進》,同時我們還要着眼未來,指定目標,始終朝着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另外我要始終清醒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比如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經說過:“做學問,做事業,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樁事。人生第一樁事是生活。我所謂‘生活’是‘享受’,是‘領略’,是‘培養生機’。假若爲學問爲事業而忘卻生活,那種學問和事業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義與價值。“-《朱光潛談讀書》 

每當讀到這些語句的時候,都會引起我的思考,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我們不應該被任何事物所綁架,對自己想要的事物要保持始終清醒。

總結

武漢校招,我都問了什麼,到此,我也沒有寫出問了哪些知識點,因爲即使我說出了這些知識點,也僅僅是個數字下對應的那幾點內容。

即使會了這些我當時問的內容知識,也不見得能應聘成功每一家企業。學生時代要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只有掌握了全面的知識技能,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從容應對每一次考覈。

同時我們也不應因一次應聘失敗而垂頭喪氣,“人生是持續而反覆的構造”,是一場馬拉松。“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精進》,無論何時遇到挫折都不能對自己失去信心,預祝學生們都能找到並實現自己的理想。

最後推薦一些學生時代可讀的書籍
《軟技能 代碼之外的生存指南》
《重構 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
《深入理解Java虛擬機:JVM高級特性與最佳實踐(第2版)》
《Spring實戰(第4版)》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騰訊傳》
《創京東》
《刻意練習》
《精進 如何成爲一個厲害的人》
《雍正王朝》
《人性的弱點》

發佈了8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0 · 訪問量 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