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机学习之具体技术-大机系统结构概览

昨天刚抱怨过培训课程的枯燥乏味,没想到今天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呵呵,来了一个新老师,公司的人,看上去30岁左右的样子,可是据他说他是去年才毕业的,也是本科生,所以到现在也只是工作了一年多,今年刚从大连调到成都,那么他应该没有30岁吧。白衬衫,西裤,皮鞋,条纹领带,八错八错,呵呵,讲课也是饱含激情,声音宏亮,不断确认同学们的掌握情况,然后还准确的控制上课时间,及时让我们休息,中间也会跟同学们讨论。。。这还算有点样子哈。其间还发出过“你们以前的课是怎么上的呢?这都没讲。。。”这样的感叹声,可见以前老师的讲课就是不合格!但非常可惜的是,因为我前几天由于那个瓜货讲得不好所以没听,也没跟他进度看,我DATA SETJCL还没掌握清楚,所以对今天的JCL ADVANCE就根本跟不上。。。加之一本鬼吹灯正看得上劲呢,所以就只能放过精彩的讲课啦,郁闷。。。

嗯,再次回到自己的整理上来,略过老师的上课不提,前面我自己摸索到了会用TN3270连接得志之家的远程390系统,并且进入过它的Z/OS1.6ISPF主菜单界面,可是由于当时资料确实有限,所以许多大的概念没有搞清楚,并且在ISPF下具体可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当时就无功退出了。现在经过上课,又用PCOM连接过科大的大机系统,虽说讲课非常失败,但是从老师以及班上其他同学那儿收集的一些资料还是相当不错的,本来我现在可以从ISPF出发进行具体的操作了,因为我有相关手册了。但是诚如前面所说,许多大概念还没有搞清楚,所以还是先不急着往前走。稍事深究一下再说。前面我见过一个技术分类列表如下:

系统基础        TSO SDSF JCL 系统工具 作业工具

系统管理        资源管理(RACF) 存储管理(SMS) 硬件管理(HCD) JES管理 网络管理(TCP/SNA) IPL和系统客户化 虚拟机配置

系统编程        REXX CLIST ISPF开发

应用开发          COBOL PLI SORT 调试工具 版本工具 其他语言

文件&数据库   QSAM VSAM DB2 IMS IDMS 文件操作工具 数据库操作工具

中间件           CICS MQ MERVA

我现在只能在最上面两大类上动动手脚,我觉得还是应该先了解一下系统管理那一块,而不是急着去掌握具体的TSO下的ISPF/PDF中的具体操作细节,或者JCL的各个语句参数倒底代表什么意义,因为如果我不了解一下下面的资源管理概况,当我在建立一个数据集的时候,我就会为什么是VOLUME,它在磁盘中倒底大概是个什么结构,什么又是UNIT,什么是连续数据集与分区数据集的实质性区别以及JCL倒底是拿来干什么的,作业为什么非要这么麻烦的来提交,而不像WINDOWS一样做成桌面图标,一个双击运行是何等的方便?这样,我的心就绝不会不踏实,就如某人说的“会用一样东西,而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实在是不太高明”,所以我决定还是先从高处入手,说了这么多废话,进入正题:

我主要是看这份文档:新时代的大型主机导论,不知道是哪位达人编写的,这份资料一共包括8章:新时代的大型机导论,大型主机技术的基础知识,大型主机硬件系统与逻辑分区,大型主机的网络连接,数据集和数据集的管理,大型主机系统的安全概述,主机软件系统与软件开发,大型主机的应用。所以就按他那个开始:第一章大型主机基础知识跟前面的总结差不多,无非是发展史,主机的特点之类的。但其中新鲜的一部分内容是-典型的大机工作类型与大型主机领域里的各种角色。整理如下:

大型主机的工作一般分为两类批处理和在线交易处理,其中包括基于网站的应用,如下图所示: 

工作类型在后面多个章节中都有讨论,下面仅做介绍:

一:批处理

大型主机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其处理来自高速外存设备的万亿数据并正确输出的能力。例如,大型主机可以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处理季度报告并且客户公开(例如公民季度股票或养老金,政府的财政结算等);大型主机系统还可以帮助零售店核算每日销售报告,供零售商参考。

完成以上工作的都是批处理程序。他们在没有用户干扰的情况下在主机上运行。一个如上批处理作业可以持续运行几个小时。通常在大型主机上而不在分布式系统上运行批处理,是因为分布式系统通常缺少:

足够的数据存储空间;

有效的处理能力或整合能力;

对系统资源和任务分配的复合系统范围内管理

大型主机操作系统通常装备精密的任务分配软件,使得数据中心的员工能够提交,管理,跟踪批作业的执行和输出。

批处理有如下特点:

处理大量的输入数据,记录存储访问并产生大量输出。

虽然对响应时间要求不高,但是批处理经常要求在批窗口中完成,并且这段时间在线活动不怎么多并且服务标准协议来描述。

产生大量的用户信息。

一个事先预订的批处理包括预先建立的一系列的执行任务。

二:在线交易处理

大型主机为大量的在线交易处理系统提供服务。这些是商业核心运作所依赖的极其关键

的应用程序。使用在线系统的行业如下:

银行业-ATMs,客户服务的出纳员系统

保险业-政策管理和受理保险的代理系统

旅游和运输业-航空订票系统

制造业-库存管理、生产进度安排

政府-税收处理、执照发配和管理

从事以上行业如何和大型主机系统打交道?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公司交易处理的工

作负荷的设计,包括:

任何时刻与系统交涉的用户数量

每秒交易数量(TPS

应用程序的有效性需求(譬如,应用程序必须是每天24小时、一周7天运行,每周一个晚上暂时中断?)

不同的安装程序用户的交互界面不同。在设计应用程序时,安装程序会重新配置大型主机现有的程序,加入用户网页浏览器接口,这就需要新的应用程序,只要购买软件便可实现.可是终端用户往往意识不到大型主机的存在。本书将不会介绍如何通过网络浏览器来实现与

主机的对接,因为这和用户通过网站互动道理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连接在另一端的是大型

主机而不是人。

在线交易大多数人都很熟悉,比如: 

ATM机上的交易,如存款,取款,查询 

超级市场购物时使用银行借记或信用卡支付。 

网上购物。

在线交易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小量的数据输入、存储记录存取和处理,

小量的数据输出。

快速的响应时间,通常一秒内完成。

可处理大量交易中的大量用户。 

与用户的交易接口24小时  

保证交易和用户资料安全。

例如,在银行的分支办公室,客户可用在线服务查询帐户或进行投资。

如下图描述了使用大型主机的一般在线交易

1.用户正在使用ATMATM拥有多功能的用户友好界面:取款、账户查询,存款,转账或者从信用卡帐户透支。

2.通过个人网络,银行员工执行顾问,资金应用和理财等工作。

3.在银行的中心机构,商业分析者执行调和业务等高级职能。其他员工使用特别的在线系统,使办公自动化以便管理客户关系,预算计划和股票控制。

4.所有请求被输入大型主机处理。

5.大型主机上运行的程序完成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更新和查询(比如DB2)。

6.特定硬盘存储系统存储数据库文件。

大型主机的设计是定位于大量使用用户。大多数与大型主机打交道的是终端用户,即使用连接到系统的各种应用程序。然而,由于用户数量庞大,系统上运行的众多应用程序和支持用户及应用程序的系统软件的精密性和复杂性,支持和操作整个系统需要各种人力资源。

在大型主机计算中,这些角色有不同的称谓,后面将涉及到以下几种:

系统程序员  

系统管理员  

应用程序设计人员和程序员  

系统操作员  

产品控制分析员

分布式系统和大型主机领域里很多角色一样,然而,工作职责却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型主机的角色不断扩展以创造一个系统软件和应用可以运行、有效服务大量用户的环境。大型主机支持人员的队伍越来越大,但相比其支持的用户数量、执行的交易数量和运行于大型主机上的业务价值,数量反而减少了。

本节将重点讨论大型主机环境的系统程序员和应用程序员角色。为方便读者对大型主机的维护有更深的理解,涉及到的其他重要角色后面也会介绍。

大型主机的维护需要不同角色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例如:  

安装和配置系统软件  

设计及编码运行于大型主机上的新的应用程序

在系统上引入和管理新的工作负荷,譬如批工作和在线交易处理 

大型主机软件和硬件的操作和维护

 

后面还有比较具体的介绍,但我觉得这些就足够了。

然后就是后面的大型主机技术的基础知识一章:其中讲了大型主机的并行复合系统,连接的基本概念,逻辑通道子系统概念和通道类型描述。

因为上面那些文档位于PDF中,粘贴比较麻烦,所以就不整理出来了。

并行复合系统就是SYPLEX这个东东,大概说的是一种使用多个大型机系统来构成更强大的系统的技术,连接是指大机系统中的主处理系统与存储系统之间的连接系统,其中不断提到光纤这种东西,都没看明白光纤用来连结哪两个部分,远程的?还是机柜之间呢?然后别的那两个概念也不太明白,大机这种东西,没有感性认识,就无法理性认识,最好是尽快找个大机来看看才行。算了,这章也就这样做罢。

然后是大型主机硬件系统与逻辑分区一章:这一章就讲解了大型主机的系统架构,比起PC来的确是复杂了不少,但是也还可以理解。

第四章是大型主机的网络连接一章:其中讲到了与当时的OSI网络架构相对,IBM也有一个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并且它在大机系统中曾经被广泛使用,SNA网络与IP网络基于不同的网络结构和通讯协议,它们各自独立的运行,为了让客户端通过 IP网络存取基于 SNA 的主机系统上的资源,需要某种方式将 SNA 网络和 IP网络融合起来。 

目前,有很多技术可以将 SNA IP网络融合起来,并行运行。利用 TN3270 Server IP路由器等,可以让基于 IP的客户端存取 SNA 主机上的数据。作者介绍了两种 SNA over IP的方式:DLSw EnterpriseExterder(EE) 然后就讲到了Z/OSTCP/IP的关系,它只说了在Z/OS下也可以运行常见的NETSTAT之类的网络命令,想必主机中也支持TCP/IP协议了。接下来是Z/OS的通讯服务,z/OS 中的通信服务器是一组集成的软件组件,它使得运行在 z/OS上的应用程序能够进行网络通信。通信服务器在外部网络和 z/OS 上运行的企业应用程序间提供一条数据传输通道。

z/OS  通信服务器提供了一个通信协议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上 Peer-to-Peer连通性功能提供支持,包括最为流行的广域网-INTERNET z/OS 通信服务器对通信性能的增强也使得各种 TCP/IP 应用程序受益。

通信服务器包含一些成熟的产品和功能。其中三个主要的组件是: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

虚拟远程通信访问法(VTAM,  它为 z/OS 提供IBM SNA能力   

通信存储管理器(CSM,它为 TCP/IP VTAM 数据流提供一个共享的 I/O 缓冲区。

结合了 SNA TCP/IP 功能的通信服务器不仅是实现在 z/OS 系统上,它在其它操作系统上也被实现,如:AIXMicrosoft WindowsLinux (是吗?WINDOWS,LINUX上也提供SNA服务?)。因此,z/OS 的应用程序开发者们能够在截然不同的操作系统上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信息访问、电子商务和协作)。

通信存储管理器所提高的功能使得经授权的大型机应用程序不用物理上移动数据就可以实现数据共享。

最后作者还对VTAM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我也没细看,知道有这么回事就可以了。

下面一章开始讲数据集了,这个我觉得应该另起一天写,因为今天我要睡觉了哈。。。

发布了116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8 · 访问量 31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