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留下伏筆--免費軟件生存之道

  此文不是成功後的感言,而是對成功的憧憬。

  周鴻禕和360的生存發展壯大,是一路鮮血一路歌。它給國內軟件市場制定了一個免費的法則。不管是利是弊,對與不對,對於我們IT從業者,創業者,特別是還停留在夢想階段的碼農屌絲們,我們別無選擇,只有追隨。要生存,必須免費。靠賣軟件掙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360也毫不諱言,它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它的瀏覽器,廣告,流量。合作期間,360瀏覽器靠巨大的流量導向,每個月從百度掙的錢就有大幾千萬。它有王朝馬漢在身邊:360衛士和360殺毒,即使後者全免費,而且把當年如日當天的瑞星打得滿地找牙。金山即使模仿了,3大將一對一,但是現在獵豹瀏覽器的市場佔有量還不如搜狗。日前搜狗投入騰訊懷抱,老周爭取未果,只得說風涼話:騰訊繼穿上了鐵褲衩之後,又養了一條狗!這狗的量詞用“條”還是用“只”,還真的不一樣。

  扯遠了。我們要跟隨,但沒法模仿。瀏覽器都被做爛了,小公司特別是個人連門都沒有。5年前及更早是IE一統天下的時代,FireFox打破了這一格局,但Chrome後來居上;但“IE內核”仍是王道,國內瀏覽器幾乎清一色使用IE內核。傲遊、360(世界之窗)、搜狗、騰訊TT、金山(現在改成什麼獵豹,衝這名字我就不會用它)。後來隨着Chrome的流行,國內瀏覽器開始採用“雙核”,即IE內核和Chrome內核,前者稱爲“兼容模式”,後者稱爲“極速模式”,且現在,極速模式已經成爲各“雙核”瀏覽器的默認模式。要處理的技術要點就是,在瀏覽一些不支持極速模式的網站時,如天朝的政府、銀行網站等,要智能切換到兼容模式(IE內核),否則像網銀之類的安全插件用不了。同時也感嘆,國內爲什麼如此墮落,連個自主瀏覽器都做不出來?

  書籤功能是各大瀏覽器必備,也是土 豪們利用自身規模搶佔市場的利器。它可以實現異地、不同終端的隨時瀏覽。另外,360還有一個“優勢”,它人工地收集各網站的安全信息,並在用戶瀏覽網站時作出提示,那些網站是官方的,哪些網站是山寨的,哪些網站是釣魚的,這個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當然也有用戶參與--來不斷地更新這個人工數據庫,這就是一般小公司或個人難以做到的。另外,360的“王朝馬漢”殺毒軟件在側 ,它有“有權”指東劃西,被它列入黑名單的網站們就欲哭無淚去吧。當然,這也成就了它的一點好處,在實質上減少用戶上當受騙,比如所謂“360良醫”的信息,就比可惡的百度好多了。

  再說網址導航。2345知道吧?就是上半年有個廣告問“你設了嗎?”結果被炒的那個。它小小一個網址導航就可以做到快上市的地步。瀏覽器首頁設置成了香餑餑,大家爭得頭破血流。有人可能不理解,在座 的各位看客會覺得首頁有什麼屁用,我從來不用它。是的,因爲我們是“業內人”,但天朝廣大的屌絲P民們,一打開瀏覽器,就能有N多推薦網站,還是覺得蠻方便的。偶爾再來個美女,遊戲,你一高興就點進去了,它就掙錢了。假設一個點擊3分錢,按360的規模,300萬人點沒問題吧?那就是9萬人民幣了。1個鏈接,1秒鐘,就掙9萬,就是這個概念。而且實際它的用戶量達幾億,這個數字可能還要乘以幾十、幾百。百家爭鳴中,360勝出。爲啥?仍是因爲王朝馬漢。別人的軟件、瀏覽器安裝後,360衛士會給出各種“友好提示”,設首頁時同樣百般阻撓,於是,2345等,都敗下陣去了。

  然而360的生財之源,微軟看不上。微軟的IE橫掃天下,直至今日,在國內仍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但它不在乎什麼流量,什麼導向。IE的首頁設置是“放開”的,任何人可以設置,任何軟件可以設置,所謂大家風範。國外的瀏覽器基本都是這樣,Chrome、FireFox、Saferi等設置公開,都提供了二次開發接口。如果天朝工信部也規定,第三方瀏覽器的首頁必須公開(可以調用接口設置),則360就要驚慌失措了。

  我在2000年左 右就開始寫軟件,但一直處於“業餘”狀態,不靠它吃飯,也沒什麼動力。無心之下,也有一些“成功”:用戶量很大。據當時用戶反饋等信息來看,用戶量至少在百萬級。這個數字唯一的作用就是讓我看了高興,不帶來一分錢的利益。安兔兔的老闆杉菜問我:這些用戶還有聯繫嗎?我搖搖頭。其實,這些就叫“散落的珍珠”。時至今日,在360的啓示之下,想重拾珍珠,亡羊補牢,是否爲時未晚呢?

發佈了5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1 · 訪問量 2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