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中的投影轉換。

原址:http://www.cnblogs.com/aooyu/archive/2010/06/25/1765037.html

1、動態投影(ArcMap)

      所謂動態投影指,ArcMap中的Data 的空間參考或是說座標系統是默認爲第一加載到當前工作區的那個文件的座標系統,後加入的數據,如果和當前工作區座標系統不相同,則ArcMap會自動做投影變換,把後加入的數據投影變換到當前座標系統下顯示!但此時數據文件所存儲的數據並沒有改變,只是顯示形態上的變化!因此叫動態投影!表現這一點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Export Data時,會讓你選擇是按this layer's source data(數據源的座標系統導出),還是按照the Data (當前數據框架的座標系統)導出數據!

2、座標系統描述(ArcCatalog)

      大家都知道在ArcCatalog中可以一個數據的座標系統說明!即在數據上鼠標右鍵->Properties->XY Coordinate System選項卡,這裏可以通過modify,Select、Import方式來爲數據選擇座標系統!但有許多人認爲在這裏改完了,數據本身就發生改變了!但不是這樣的!這裏縮寫的信息都對應到該數據的.aux文件!如果你去把該文件刪除了,重新查看該文件屬性時,照樣會顯示Unknown!這裏改的僅僅是對數據的一個描述而已,就好比你入學時填寫的基本資料登記卡,我改了說明但並沒有改變你這個人本身!因此數據文件中所存儲的數據的座標值並沒有真正的投影變換到你想要更改到的座標系統下!但數據的這個描述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拿到一個數據,從ArcMap下所顯示的座標來看,像是投影座標系統下的平面座標,但不知道是基於什麼投影的!因此你就無法在做對數據的進一不處理!比如:投影變換操作!因爲你不知道要從哪個投影開始變換!因此大家要更正一下對 ArcCatalog中數據屬性中關於座標系統描述的認識!

3、投影變換(ArcToolBox)

      上面說了這麼多,要真正的改變數據怎麼辦,也就是做投影變換!在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下做! 在這個工具集下有這麼幾個工具最常用:

1、Define Projection

2、Feature->Project

3、Raster->Project Raster

4、Create Custom 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

      當數據沒有任何空間參考時,顯示爲Unknown!時就要先利用Define Projection來給數據定義一個Coordinate System,然後在利用Feature->Project或Raster->Project Raster工具來對數據進行投影變換!由於我國經常使用的投影座標系統爲北京54,西安80!由這兩個座標系統變換到其他座標系統下時,通常需要提供一個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因爲Datum已經改變了!這裏就用到我們說常說的轉換3參數、轉換7參數了!而我們國家的轉換參數是保密的!因此可以自己計算或在購買數據時向國家測繪部門索要!知道轉換參數後,可以利用Create Custom 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工具定義一個地理變換方法,變換方法可以根據3參數或7參數選擇基於GEOCENTRIC_TRANSLATION和 COORDINATE_方法!這樣就完成了數據的投影變換!數據本身座標發生了變化! 當然這種投影變換工作也可以在ArcMap中通過改變Data 的Coordinate System來實現,只是要在做完之後在按照Data 的座標系統導出數據即可!

 

方法一:

在Arcmap中轉換:

1、加載要轉換的數據,右下角爲經緯度

2、點擊視圖——數據框屬性——座標系統

3、導入或選擇正確的座標系,確定。這時右下角也顯示座標。但數據沒改變

4、右擊圖層——數據——導出數據

5、選擇第二個(數據框架),輸出路徑,確定。

6、此方法類似於投影變換。

 

方法二:

在forestar中轉換:

1、用正確的座標系和範圍新建圖層aa

2、打開要轉換的數據,圖層輸出與原來類型一致,命名aa,追加。

 

方法三:

在ArcToolbox中轉換:

1、管理工具——投影(project),選擇輸入輸出路徑以及輸出的座標系

2、前提是原始數據必須要有投影

地理座標系與投影座標系的區別

1、首先理解地理座標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直譯爲
地理座標系統,是以經緯度爲地圖的存儲單位的。很明顯,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
em是球面座標系統。我們要將地球上的數字化信息存放到球面座標系統上,如何進行操作
呢?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橢球,如何將數據信息以科學的方法存放到橢球上?這必然要求
我們找到這樣的一個橢球體。這樣的橢球體具有特點:可以量化計算的。具有長半軸,短
半軸,偏心率。以下幾行便是Krasovsky_1940橢球及其相應參數。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扁率): 298.300000000000010000
然而有了這個橢球體以後還不夠,還需要一個大地基準面將這個橢球定位。在座標系統描
述中,可以看到有這麼一行:
Datum: D_Beijing_1954
表示,大地基準面是D_Beijing_1954。
--------------------------------------------------------------------------------
有了Spheroid和Datum兩個基本條件,地理座標系統便可以使用。
完整參數:
Alias:
Abbreviation:
Remarks: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9)
Prime Meridian(起始經度):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大地基準面): D_Beijing_1954
Spheroid(參考橢球體):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2、接下來便是Projection coordinate system(投影座標系統),首先看看投影坐
標系統中的一些參數。
Projection: Gauss_Kruger
Parameters:
False_Easting: 500000.000000
False_Northing: 0.000000
Central_Meridian: 117.000000
Scale_Factor: 1.000000
Latitude_Of_Origin: 0.000000
Linear Unit: Meter (1.000000)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Name: GCS_Beijing_1954
Alias:
Abbreviation:
Remarks: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9)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從參數中可以看出,每一個投影座標系統都必定會有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投影座標系統,實質上便是平面座標系統,其地圖單位通常爲米。
那麼爲什麼投影座標系統中要存在座標系統的參數呢?
這時候,又要說明一下投影的意義:將球面座標轉化爲平面座標的過程便稱爲投影
好了,投影的條件就出來了:
a、球面座標
b、轉化過程(也就是算法)
也就是說,要得到投影座標就必須得有一個“拿來”投影的球面座標,然後才能使用算法
去投影!
即每一個投影座標系統都必須要求有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參數。
3、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教材上的對座標系統的稱呼很多,都可以歸結爲上述兩種投
影。其中包括我們常見的“非地球投影座標系統”。):
__________________
大地座標(Geodetic Coordinate):大地測量中以參考橢球面爲基準面的座標。地面點P的位置用大地經度L、大地緯度B和大地高H表示。當點在參考橢球面上時,僅用大地經度和大地緯度表示。大地經度是通過該點的大地子午面與起始大地子午面之間的夾角,大地緯度是通過該點的法線與赤道面的夾角,大地高是地面點沿法線到參考橢球面的距離。
方里網:是由平行於投影座標軸的兩組平行線所構成的方格網。因爲是每隔整公里繪出座標縱線和座標橫線,所以稱之爲方里網,由於方 裏線同時 又是平行於直角座標軸的座標網線,故又稱直角座標網。
在1:1萬——1:20萬比例尺的地形圖上,經緯線只以圖廓線的形式直接表現出來,並在圖角處注出相應度數。爲了在用圖時加密成網,在內外圖廓間還繪有加密經緯網的加密分劃短線(圖式中稱“分度帶”),必要時對應短線相連就可以構成加密的經緯線網。1:2 5萬地形圖上,除內圖廓上繪有經緯網的加密分劃外,圖內還有加密用的十字線。
我國的1:50萬——1:100萬地形圖,在圖面上直接繪出經緯線網,內圖廓上也有供加密經緯線網的加密分劃短線。
直角座標網的座標系以中央經線投影后的直線爲X軸,以赤道投影后的直線爲Y軸,它們的交點爲座標原點。這樣,座標系中就出現了四 個象限。縱座標從赤道算起向北爲正、向南爲負;橫座標從中央經線算起,向東爲正、向西爲負。
雖然我們可以認爲方里網是直角座標,大地座標就是球面座標。但是我們在一副地形圖上經常見到方里網和經緯度網,我們很習慣的稱經 緯度網爲大地座標,這個時候的大地座標不是球面座標,她與方里網的投影是一樣的(一般爲高斯),也是平面座標


發佈了1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1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