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判斷

age = 3
if age >= 18: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adult’)
注意不要少寫了冒號:
else 後面也要加上:
if語句執行有個特點,它是從上往下判斷,如果在某個判斷上是True,把該判斷對應的語句執行後,就忽略掉剩下的elif和else,所以,請測試並解釋爲什麼下面的程序打印的是teenager:

再議 input

最後看一個有問題的條件判斷。很多同學會用input()讀取用戶的輸入,這樣可以自己輸入,程序運行得更有意思:

birth = input(‘birth: ‘)
if birth < 2000:
print(‘00前’)
else:
print(‘00後’)

輸入1982,結果報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TypeError: unorderable types: str() > int()

這是因爲input()返回的數據類型是str,str不能直接和整數比較,必須先把str轉換成整數。Python提供了int()函數來完成這件事情:

s = input(‘birth: ‘)
birth = int(s)
if birth < 2000:
print(‘00前’)
else:
print(‘00後’)

再次運行,就可以得到正確地結果。但是,如果輸入abc呢?又會得到一個錯誤信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ValueError: invalid literal for int() with base 10: ‘abc’

原來int()函數發現一個字符串並不是合法的數字時就會報錯,程序就退出了。

發佈了4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