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互聯網上--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1

美國《巴爾的摩太陽報》曾刊登了一篇名爲《互聯網應用正在蓬勃發展——以很中國的方式》的文章,以一個形象的例子來形容中國對世界互聯網產生的影響:“部分互聯網分析師預計,本週全球互聯網運行速度會下降。下降的原因是本週四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中國人會通過互聯網傳送祝福、交換信息。”中國網民的需求成爲地球最大的需求,刺激全球的神經,這一過程只花了短短十五載。

1994年,中國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TCP/ IP (傳輸控制/ 網際互接協議) 的連接,成爲第77個正式加入互聯網大家庭的國家。15年後的今天,中國的互聯網使用者已攀升至3.38億人,高居世界榜首。

伴隨着規模的迅速擴張,互聯網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強。從政治、經濟到文化、社會,從個人工作、學習到生活、娛樂,互聯網幾乎無處不在。

驀然回首,中國互聯網僅僅邁出十五步之遙,但足跡並不平凡。中國現已成爲全球最具活力的互聯網市場之一,展現出一個網上年輕中國無比強大的生命力。

互聯網加速中國崛起

在過去的50年裏,一個著名的口號曾響徹中國大地,燃動了民族主義的熱情,那就是趕英超美。學習、追趕甚至超越英美發達國家,一直是我們民族強烈的願景和執着的目標。

直到互聯網的出現,不在同一起跑線的國家纔有了趕超的機會。這項源自美國的技術,在大洋彼岸剛開始展現迷人魅力不久,便在開放的中國落地,迅速本土化。中國用互聯網連接並追趕世界的腳步從一開始就不曾落後。

互聯網在誕生地的每一次創新,在大洋的此岸,都會有人孜孜虛心學習、借鑑、跟隨並改良,形成一套自己的成功路徑:立足本土、對接國際。用最快的速度學習最新的技術、最成功的商業模式,迅速消化、改良以適應本土互聯網文化,發展小有規模後到美國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再進一步投資發展,研發自己特有的創新。中國式智慧與互聯網碰撞出奇妙的火花,產生了靈活的生存之道與商業新模式,造就了一批明星企業,進而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成爲互聯網創新中不竭的動力。

接入國際互聯網後不久,在大洋的此岸,有人迅速從中看到了互聯網巨人的召喚,創立了中國商業網的雛形,迎來了互聯網這個全新領域的創業浪潮。於是1996年,生機萌動的中國互聯網出現第一個“明星”——瀛海威;於是1999年電子商務發芽,阿里巴巴、8848易趣網和噹噹網一舉成名;於是2000年新浪、搜狐、網易三支中國門戶網站齊聚納斯達克,“中國概念股”掛牌上市;於是2001年騰訊以IM爲核心依託、以Q Q爲平臺開始崛起;於是2004年百度再造Google搜索神話。

對於全球互聯網業來說,“中國”是一個無法忽略的關鍵詞。許多外國互聯網企業看準市場的潛能,搶灘登陸,卻在中國市場遭遇了滑鐵盧,這其中包括MySpace、eBay、AOL等等,英國《衛報》稱:“美國互聯網巨頭無法打入有利可圖的中國市場。”在這個疆域裏,本土企業幾乎在所有的領域都擊敗了各自的國際對手,阿里巴巴收購雅虎在中國的全部資產;Google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不到競爭對手百度的一半;新浪佔據門戶網站廣告收入第一把交椅;在Facebook和Twitter等還在苦苦探尋時,騰訊早已找到自己的SNS盈利模式。這種完勝的局面在其他行業從未出現過。

《21世紀經濟報道》主編劉洲偉曾總結說,中國貨、以姚明爲代表的人力資源和中國互聯網產業的成長性是中國崛起的三個符號。

互聯網的巨大成功,不僅僅是一個支柱產業的崛起,更推動了中國崛起的進程。中國互聯網在世界舞臺冉冉升起,世界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中國。正如中國資深互聯網觀察家林軍所說:“中國互聯網的出現,讓‘要改變世界,再改變自己’的盛世恆言成爲可能。”

傳奇@互聯網

“在中國經濟低迷的時候,互聯網起着對衝的作用,在中國經濟向好的時候,互聯網成爲放大器。”林軍根據自己多年報道互聯網產業的經歷如是總結。也就是說,互聯網產業在經濟好的時候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在經濟低迷的時候,更是帶動經濟走出低迷的重要手段。互聯網爲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回顧互聯網在中國發展的15年,每到中國經濟的低谷之年,中國互聯網產業必能起到緩衝的作用。1998年中國經濟面臨着通貨緊縮,同年搜狐、網易起步,分別率先推出分類搜索和免費電子郵件服務;新浪、騰訊、聯衆、3721誕生。以新浪在納斯達克上市爲標誌,迎來了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美國上市的第一個高潮,也使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隨後2004年,中國經濟因爲緊縮而恐慌,但在這一年,互聯網產業迎來洶涌的第二輪境外集體上市熱潮。這一年,手機服務供應商掌上靈通在美國納斯達克公開上市,成爲首家完成上市的中國專業SP;TOM Online分別在納斯達克和香港聯交所上市;盛大網絡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掛牌交易,融資額爲1.5億美元;騰訊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募集了2億美元的資金;空中網登陸納斯達克,融資規模達1億美元;中國人才招聘網站前程無憂網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掛牌,融資7350萬美元;“第九城市”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形成了中國互聯網歷史上最密集的上市狂潮。

2008年,在金融危機襲來之時,相對於其他行業,互聯網仍然蓬勃向上,並且以自我獨特營銷價值成爲傳統企業提高營銷效率的優秀平臺。在2009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專家和業內人士普遍斷言,互聯網經濟將成爲引領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在對歷史上三次產業革命分析後指出,技術革命帶動經濟的起飛,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互聯網信息技術革命,造就了世界經濟的新一輪繁榮。在應對此次金融危機中,互聯網大有作爲,它提高了經濟發展中運行的效率,促進經濟的發展。

十年前,互聯網泡沫破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重大的損傷,當時的互聯網是危機的製造者。十年後,情況截然不同,互聯網不僅沒有倒下反而爲經濟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發佈了7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1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