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熱愛生命

出師表 / 前出師表

兩漢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爲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爲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衆議舉寵爲督:愚以爲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譯文
  先帝開創的大業未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爲三國,益州地區民力匱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啊。不過宮廷裏侍從護衛的官員不懈怠,戰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們奮不顧身,大概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作戰的原因),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實在應該擴大聖明的聽聞,來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遠大志向的人的志氣,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不恰當的話,以致於堵塞人們忠心地進行規勸的言路。 
  皇宮中和朝廷裏的大臣,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我認爲(所有的)宮中的事情,無論事情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這樣以後再去實施,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可以獲得很多的好處。
  將軍向寵,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軍事,從前任用時,先帝稱讚說他有才幹,因此大家評議舉薦他做中部督。我認爲軍隊中的事情,都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軍隊團結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們的位置。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嘆息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朝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務農親耕,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爲我身份卑微,見識短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廬拜訪我,徵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就答應爲先帝奔走效勞。後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那時以來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愁嘆息,只怕先帝託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剷除奸邪兇惡的敵人,恢復漢朝的基業,回到舊日的國都。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且盡忠陛下的職責本分。至於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能夠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任務託付給我,如果沒有成功,就懲治我的罪過,(從而)用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如果沒有振興聖德的建議,就責罰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自行謀劃,徵求、詢問治國的好道理,採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我感激不盡。
  今天(我)將要告別陛下遠行了,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也不知說了些什麼。

註釋
表: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
出:出征。
師:軍隊。
先帝:這裏指劉備。
創:開創,創立。
業:統一中原的大業。
而:錶轉折。
賞:受賞。
刑:受罰。
中道:中途。
崩殂(cú):死。崩,古代稱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益州疲弊:指蜀漢國力薄弱,處境艱難。益州,這裏指蜀漢。疲弊,人力疲憊,民生凋敝,困苦窮乏。
三分:天下分爲三個國家(即魏、蜀、吳三國)。
此:這。
誠:確實,實在。
之:結構助詞,的。
秋:時候。
然:但是
侍:侍奉。
衛:守衛
懈:懈怠,放鬆。
於:在。
忠:忠誠。
內:朝廷上。
外:朝廷外,指戰場上。
士:將士。
忘身:奮不顧身。
蓋:連詞。連接上一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對待,即優待、厚遇。
欲:想要。
報:報答。
之:代詞。
於:向,對。
誠:實在,確實。
宜,應該。
開張聖聽:擴大聖明的聽聞,意思是要後主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開張:擴大。聖:聖明
以:來。
光:發揚光大。
遺德:遺留的美德。
恢弘:這裏是動詞,形作動,意思是發揚擴大。也作“恢宏”。恢:大。弘:大、寬。
氣:志氣。
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妄:隨便,胡亂,輕率。菲薄:微薄。
引喻失義:說話不恰當。引喻:引用、比喻。這裏是說話的意思。義:適宜,恰當。
以:因而。
塞;阻塞。
忠:忠誠。
諫:直言規勸,使改正錯誤。這裏指進諫。
俱:全,都。
宮中:指皇宮中。
府中:指朝廷中。
體:整體。
陟(zhì):提升,提拔。
罰:懲罰。
臧否(pǐ):善惡,這裏形容詞用作動詞。意思是“評論人物的好壞”。臧否:善惡。
異同:這裏偏重在異。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
作奸:爲非作歹。
科:科條,法令。
及:和。
爲:做。
付:交給。
有司:職有專司,就是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
論:憑定。
刑:罰。
以:來。
昭:彰顯,顯揚。
平:公平。
明:嚴明。
理:治。
偏私:偏袒私情,不公正。
內外異法:宮內和朝廷刑賞之法不同。
內外:指宮內和朝廷。
異法:刑賞之法不同。法: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yī)、董允:郭攸之、費禕是侍中,董允是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此皆良實,志慮忠純: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
良實:善良誠實,這裏形容詞做名詞,指善良誠實的人。
志:志向。
慮:思想,心思。
忠純:忠誠純正。
簡拔:選拔。簡:挑選。拔:選拔。
遺(wèi):給予。
悉以諮之:都拿來問問他們。悉:副詞,都,全。諮:詢問,徵求意見。
之:指郭攸之等人。
必能裨補闕漏: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
裨(bì):彌補,補救。闕,通“缺”, 缺點。
有所廣益:得到更多的好處。
廣益:很多的益處。
益:好處、益處。
性行:性情品德。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公平,平均。
曉暢:諳熟,精通。
試用:任用。
能:能幹,有才能。
是以:因爲這,因此。
衆:大家。
舉:推舉。
督:武職,向寵曾爲中部督。
營:軍營、軍隊。
行(háng)陣:指部隊。
和睦:團結和諧。
優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親:親近。
信:信任。
得所:得到恰當的位置。
先漢:西漢。 興隆:興盛。
後漢:東漢。 傾頹:衰敗。
每:常常。
桓、靈:東漢末年的桓帝和靈帝。他們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敗。
嘆息:感嘆惋惜。
痛恨:感到痛心遺憾。
恨:遺憾,不滿意。
尚書、長史、參軍:都是官名。尚書指陳震,長史指張裔,參軍指蔣琬。
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
悉:全、都。
貞:堅貞。
良:善良可靠。
死節:能夠以死報國。死:爲……而死。
隆:興盛。
計日:計算着日子。
布衣:平民百姓。
躬:親自,自身。
耕:耕種。
躬耕:親自耕種,實指隱居農村。
南陽:東漢郡名。即今河南省南陽市。
苟:苟且。
全:保全。
於:在。
求:謀求。
聞達:聞名顯達。
以:認爲。
卑鄙: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卑,身份低下。鄙,見識短淺。與今義不同。
猥(wěi):辱,這裏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委屈。
顧:拜訪,探望。
諮:詢問。
由是:因此。
感激:感動奮激。
許:答應。
驅馳:驅車追趕。這裏是奔走效勞的意思。
後值傾覆:後來遇到兵敗。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擊劉備,在當陽長阪大敗劉軍;諸葛亮奉命出使東吳,聯合孫權打敗曹操於赤壁才轉危爲安。
值:遇到。
傾覆:指兵敗。
爾來:那時以來。
二十有一年:從劉備訪諸葛亮於隆中到此次出師北伐已經二十一年。
有:通“又”,跟在數詞後面表示約數。
故:所以。
寄:託付。
以:把。
臨崩寄臣以大事:劉備在臨死的時候,把國家大事託付給諸葛亮,並且對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臨:將要。
夙夜憂嘆:早晚/整天擔憂嘆息。夙,清晨。憂,憂愁焦慮。夙夜:早晚。
瀘:水名,即金沙江。
不毛:不長草。這裏指人煙稀少的地方。毛,莊稼,苗。
兵:武器。
甲:裝備。
獎率:激勵率領,獎勵統帥。獎,鼓勵。
庶:希望。
竭:竭盡。
駑(nú)鈍: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
駑 ,劣馬,走不快的馬,指才能低劣。
鈍,刀刃不鋒利,指頭腦不靈活,做事遲鈍。
攘(rǎng)除:排除,剷除。
姦凶:奸邪兇惡之人,此指曹魏政權。
還:回。
於:到。
舊都:指東漢都城洛陽或西漢都城長安。
所以:用來……的。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職責本分。
斟酌:考慮,權衡。
損:除去。
益:興辦,增加。
損益:增減,興革。
斟酌損益:斟情酌理、有所興辦。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
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把討伐曹魏復興漢室的任務交給我。
託,委託,交給。
效,效命的任務。
不效則治臣之罪:沒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效,取得成效。
告:告慰,告祭。
興:發揚。
德:道德。
言:言論。
興德之言:發揚聖德的言論。
慢:怠慢,疏忽,指不盡職。
彰其咎:揭示他們的過失。
彰:表明,顯揚。
咎:過失,罪。
諮諏(zōu)善道:詢問(治國的)好道理。諏(zōu),詢問。
察納:認識採納。察:明察。
雅言:正確的言論,正言,合理的意見。
深追:深切追念。
先帝遺詔:劉備給後主的遺詔,見《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注引《諸葛亮集》,詔中說:‘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遺詔:皇帝在臨終時所發的詔令。
當:在……時候。
臨:面對
涕:眼淚。
零:落下。
不知所言: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話。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謙詞。


“大聖,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汪國真: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

既然鍾情於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我知道

歡樂是人生的驛站

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我知道

當你心緒沉重的時候

最好的禮物

是送你一片寧靜的天空

你會迷惘

也會清醒

當夜幕低落的時候

你會感受到

有一雙溫暖的眼睛

我知道

當你拭乾面頰上的淚水

你會燦然一笑


那時,我會輕輕對你說

走吧 你看

槐花正香 月色正明

只要明天還在

只要春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

只要生命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陷身茫茫沙漠

還有希望的綠洲存在

只要明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冬雪終會悄悄融化

春雷定將滾滾而來

微笑着走向生活

我微笑着向生活

無論生活以什麼方式回敬我

報我以平坦嗎

我是一條歡樂奔流的小河

報我以崎嶇嗎

我是一座大山莊嚴地思索

報我以幸福嗎

我是一隻凌空飛翔的燕子

報我以不幸嗎

我是一根勁竹經得起千擊萬磨

生活裏不能沒有笑聲

沒有笑聲的世界該是多麼寂寞

什麼也改變不了我對生活的熱愛

我微笑着走向火熱的生活


發佈了8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6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