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管理中的18條實用定律

href="file:///C:/DOCUME~1/ZHANGC~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filelist.xml" rel="File-List" />

生活與管理中的條實用定律

 

青蛙效應

 

  從前有一則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隻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會縱身而出;如果把一隻青蛙放進溫水中,它會感到舒舒服服的。然後你再慢慢升溫,即使升至攝氏80°,青蛙也仍然會若無其事地待在那水裏。隨着溫度的繼續上升至90°- 100°時,青蛙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弱,在此情況下,青蛙已經失去自我脫險的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爲止。在第二種狀況下,青蛙爲什麼不能自我擺脫險境呢?這是因爲青蛙內部感應自下而上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激烈的環境變化,而對緩慢、漸進的環境變化卻不能及時做出感應。這就是一種“青蛙效應”。

 

  “青蛙效應”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逸。”

 

美人效應

 

  羅馬一家自助餐廳的老闆想出一個賺小費的妙計。他請來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櫃檯邊收錢,以便使男客們神魂顛倒,慷慨解囊。誰知那位姑娘上班後沒過幾天,就對老闆說:“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老闆忙問:“這是怎麼回事呢?”“現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櫃檯邊反覆地數找給他們的零錢。”

 

鮎魚效應

 

  西班牙人愛吃沙丁魚,但沙丁魚很嬌貴,極不適應離開大海後的環境。用不了多久就會死掉。爲延長它的活命期,當地漁民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幾條沙丁魚的天敵鮎魚放在運輸容器裏。爲了躲避天敵的吞食,沙丁魚在有限的空間裏快速遊動,反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這就是經濟學上講的鮎魚效應。爲了更好地生存發展下去,懼者必然會比其他人更用功,而越用功,跑的就越快。

 

暈輪效應

 

  暈輪原指月亮被光環籠罩時產生的模糊不清的現象。暈輪效應是一種普通存在的心理現象,即對一個人進行評價時,往往會因對他的某一品質特徵的強烈、清晰的感知,而掩蓋了其他方面的品質。

 

  畢業生在求職應聘中,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這種暈輪效應,把自身的優勢充分地展現出來,一定會給招聘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贏得對方的賞識,取得面試的成功。比如,當招聘者問及你的英語水平時,你便用英語熟練地與其交談,必然會引起招聘者的極大興趣,很可能當場便與你拍板“成交”。但在運用這一效應時一定要注意,不能刻意製造“光環”效果,那種虛妄做出的行爲,往往適得其反

 

手錶定理:

 

帶兩隻手表也未必能告訴你更準確的時間

 

只帶一隻手錶可以很容易的知道現在的時間,那是不是帶兩隻手表就可以精準的確定你剛纔看到的時間是正確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擁有兩隻或者兩隻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告訴你更準備的時間,它只會讓你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息。當然前提是這兩隻表時間並不一樣。

 

手錶定理常應用於企業管理之中:

 

對一個企業,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否則將使這個企業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爲將陷於混亂;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以上的人來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

 

手錶定理的意義在於你只需要一隻值得信賴的手錶,以它爲標準行事。一味地添加更多的手錶,你只會無所適從,這也說明你並沒有爲自己建立一個基準。你要幹什麼,你就跟自己設定的手錶走,貪婪地添加附加的手錶只會讓你增加壓力、失去方向。

 

舉個例子,你想寫一個博客,也確定了主題,並且希望自己的流量能夠在3個月後達到多少,那你的手錶就是爲此設定好了。可是不久,你發現寫這個博客主題不夠吸引人,就換了一個。又過了一旦時間,你又發現一個流量巨大的博客,你就再次更換主題。最後,你的流量會達到你想要的水平嗎?你的博客內容雜亂,會吸引很多讀者嗎?

 

手錶定理告訴我們:堅定一個目標,建立一個標準,自己才能成功。

 

貝勃定律:

 

添加更多的重量才能感覺到與已有重量的差別

 

貝勃定律表明的是一個社會心理學效應,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之後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普遍引述的一個驗證實驗就是:

 

一個人右手舉着300重的砝碼,這時在其左手上放305的砝碼,他並不會覺得有多少差別,直到左手砝碼的重量加至306纔會察覺。如果右手舉着600,這時左手上的重量要達到612才能感覺到重了,後來就必須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覺到差別。

 

其實,你若有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充滿了“貝勃定律”。比方說,原本1塊的報紙變成了10元一份,你定會感到無法接受;相比較而言,原本5000元的電腦漲了50元,你一定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再看看這個故事:

 

一個女孩和母親吵架賭氣離家。在外逛了一天,直到肚子很餓了,她纔來到一個麪攤,卻發現忘記帶錢了。好心的麪攤老闆免費煮了一碗麪給她。女孩感激地說:“我們又不認識,你就對我這麼好!可是我媽媽,竟然對我那麼絕情……”麪攤老闆說:“我才煮一碗麪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你媽幫你煮了十幾年飯,你不是更應感激嗎?” 女孩一聽,整個人愣住了!是呀,媽媽辛苦地養育我,我非但沒有感激,反而爲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女孩鼓起勇氣,往家的方向走,快到家門時,她看到疲憊、焦急的母親正在四處張望。媽媽看到女孩時,忙喊:“飯都已經做好,快回去吃,菜都涼了!”此時女孩的眼淚奪眶而出……

 

我們對親人朋友的關愛習以爲常;而陌生人的一點幫助,卻我們就感激不已。這便是“貝勃定律”在操作我們的感覺。對於親人朋友,我們對他們的關愛習以爲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時他們少了一絲關愛,我們甚至會惡言相向。對於陌生人,我們沒有抱着多大的期望,因此,他們的一點點幫助,我們都感動不已。

 

事實上,對於陌生人的幫助,我們應當報以適當的感動。可是對於親友的幫助,我們更應該報以更大的感恩。所以,珍惜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邊的親人朋友吧!

 

除開親情,生活的其他事件上也可以說明“貝勃定律”無形地作用:

 

一個新人剛開始工作,在單位拼命表現,兢兢業業,然後慢慢熟悉環境後就鬆懈下來,周圍人會覺得這個人矯情,前面的表現都是假的,對這個人的人品也提出質疑;另外一個新人,開始就顯得一無是處,懶散不守紀律,慢慢熟悉之後,懂得了單位的規矩。僅僅能做到按時上班,但大家立刻都會誇獎他進步,表現越來越好,覺得這個人要求上進,比前者好很多。其實,前者已經做的工作總量不知道比後者多了多少。

 

俗話說,好人難做。你辛辛苦苦地耕耘,卻因爲做錯一件事而把前面的功勞全部葬送;而壞人卻可以因爲做件普通的好事而受到稱讚。從而,大家對事物的感覺也都產生錯覺,似乎後者的“真小人”比前者“僞君子”更值得信任。其實這些都是貝勃定律在操控你的感覺而已。

 

貝勃定律告訴我們:理性的分析事實,不要隨意憑感覺論事

 

華盛頓合作規律:

 

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

 

初中物理中學過作用於同一物體上的幾個力的方向相同時,其合力就是這幾個力的相加;若作用於同一物體上的幾個力方向不同,其合力就會總比這幾個裏的和少。事實上,人與人的合作便有着這相同的性質,但卻又比普通的力的簡單相加複雜和微妙得多:在人與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個人的能力都爲1,那麼10個人的合作結果有時比10大得多,有時甚至比1還要小。人就像那些方向不同的力,相互推動時自然能事半功倍,相互抵觸時則一事無成。

 

華盛頓合作規律說的上面這麼一個道理。它又同“三個和尚”的故事有些類似:

 

當廟裏有一個和尚時,他一切自己做主,做得很自在;當廟裏有兩個和尚時,他們通過協商可以自覺地進行分工合作,同樣做的不錯;可當廟裏來了第三個和尚時,問題就出現了,誰也不服誰,誰也不願意幹,其結果就是大家都沒水喝。

 

華盛頓合作規律強調的便是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缺乏團隊協作只會使得團隊進度緩慢、甚至整個項目失敗。團隊只有建立明確的管理制度,明確個人的職責和分工,並且團隊之間增強溝通與協調,這樣才能使得效率提升、事半功倍。

 

華盛頓合作規律告訴我們:團隊一定要有合適的團隊協助方式。而作爲一名團隊成員,我們要積極參與團隊的溝通和協調,相互分工合作,共同取得成果。

 

80/20法則

 

世界80%的財富來至於20%的人

 

80/20法則是由意大利經濟家帕累託提出的,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帕累託定律。80/20法則指在衆多現象中,80%的結果,來自20%的原因;20%的努力,常產生80%的結果。這一法則在很多方面被廣泛的應用:如80%的勞動成果取決於20%的前期努力、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或者20%的維基人貢獻了80%的維基條目等等。

 

我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80/20法則卻提供了另一種說法。它強調“一分耕耘多分收穫”,只需要抓住重點,便可以獲取多數的成果。舉個例子:

 

一位石油界的老闆請來一位效率專家,讓專家教自己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專家請石油老闆寫下自己認爲最重要的10件事情,石油老闆爲此花了5分鐘,效率專家又讓他花5分鐘時間寫下明天最重要的10件事情,並且按照重要程度編號。效率專家告訴石油老闆,每天寫計劃,並且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依順序完成。效率專家同時希望將這個做法在公司內推廣,並要求石油老闆在一個月以後按收效付款。一個月後,石油老闆給效率專家寄來1.5萬美元酬金。若干年後,這家石油公司發展爲大型連鎖企業。

 

10分鐘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如果你用來考慮一天的大事時,它產生地作用卻很大,這就是80%的結果來自20%的原因。所以將80/20法則應用到生活中來,只需20%的時間就能創造出80%的效益,那麼,就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80/20法則告訴我們:一些關鍵的小的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產生大多數的結果、產出或酬勞——提高效率就要抓住那20%的重點。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你可以從字面上來理解不值得定律,它看起來非常簡單直白。但往往簡單的定律,其重要性卻常常被人們疏忘。從心理學角度上看,不值得定律反映了人性的一種心浮氣躁的心理——倘若一個人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爲不值得做的事情,則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

 

這種態度使人缺乏激情去對待事物,降低自己的自信心。從而導致事件的成功率低,哪怕最終成功了,自己也不會有多少成就感。所以我們要選擇自己值得去做的,願意去做的事情,並把它當自己的奮鬥目標。

 

那什麼樣的事值得去做呢?一般而言,可以參考這三個因素:

 

個人價值觀。只有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我們纔會滿懷激情的去做;

 

自我個性。 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卻去從事社交方面的工作,想必很難內心開心吧;

 

現實處境。如果你的工作與你的價值觀或者個性衝突,但是你又不能拋棄這份工作。那就學會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於現實中的處境。

 

不值得定律告訴我們:要做有價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與動力;若現實所迫,不能選擇符合自己價值的事業,也不要消極對待或者直接放棄,應該學會改變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奮鬥目標前進。

 

墨菲定律

 

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墨菲定律”源自於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國上尉。因爲他認爲某位同事是個倒黴蛋,便不經意地說了句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後來這句話也就被延伸拓展,出現了一些其他的表達形式,比方說“如果壞事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多麼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等等。

 

基本上而言,根據“墨菲定律”可以推出四條理論: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我們總是說“上的山多終遇虎”,“禍不單行”,其實“墨菲定律”便是講的這麼一個道理。趕着去參加重要會議時,卻發現出租車不是有客就是不搭理你;而平常不需要出粗車時,大街上又到處都跑着空車;一個月前不小心打碎了浴室的鏡子,仔細檢查和沖刷後也不敢光着腳走路,等過了一段時間確定沒有危險了,不 幸的事還是照樣發生,你還是被碎玻璃紮了腳。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所以,我們在事前應該是儘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者損失,就笑着應對吧,關鍵在於總結所犯的錯誤,而不是企圖掩蓋它。

 

羊羣效應

 

是指管理學上一些企業的市場行爲的一種常見現象。例如一個羊羣(集體)是一個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衝右撞。如果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並在那裏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羣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裏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還有更好的青草。

 

羊羣效應的出現一般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上,而且這個行業上有一個領先者(領頭羊)佔據了主要的注意力,那麼整個羊羣就會不斷摹仿這個領頭羊的一舉一動,領頭羊到哪裏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裏淘金。

 

破窗理論

 

 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這個理論認爲: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衆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破窗理論”不僅僅在社會管理中有所應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現代企業管理中。

 

多米諾效應

 

“不論是在政治、軍事還是商業領域中,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漸、堵塞漏洞,就可能產生一倒百倒的多米諾效應。”

 

很多人不知道多米諾骨牌起源於中國,據《正字通》記載,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間出現了骨牌的遊戲,又稱“牙牌”或“**”。一位意大利傳教士把這種骨牌帶回了米蘭,把它作爲禮物送給了他的女兒小多米諾。多米諾想出了很多玩法,並用它來鍛鍊男友的意志和耐力。很快,骨牌傳播到了整個歐洲,成了一項非奧運項目中,知名度最高、參加人數最多、擴展地域最廣的體育運動。爲了感謝多米諾爲大家帶來這麼好的運動,就把這種骨牌遊戲稱爲“多米諾骨牌”。

 

從那以後,“多米諾”成爲了一種國際性術語。不論是在政治、軍事還是商業領域中,只要產生一倒百倒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爲“多米諾效應”或“多米諾現象”。

 

蝴蝶效應

 

  什麼是蝴蝶效應?197912月,洛倫茲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名聲遠揚了。

 

  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惡果。一些看似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集體內部的分崩離析,一定要防微杜漸,否則,悔之晚矣。

 

  “蝴蝶效應”啓示錄,古往今來知多少?

 

近因效應

 

  最近、最後的印象,往往是最強烈的,可以沖淡在此之前產生的各種因素,這就是近因效應。有這樣一個例子:面試過程中,主考官告訴考生可以走了,可當考生要離開考場時,主考官又叫住他,對他說,你已回答了我們所提出的問題,評委覺得不怎麼樣,你對此怎麼看?其實,考官做出這麼一種設置,是對畢業生的最後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應聘者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如果這一道題回答得精彩,大可彌補此前面試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會由於這最後的關鍵性試題而使應聘者前功盡棄。

 

木桶效應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木桶理論”,是指用一個木桶來裝水,如果組成木桶的木板參差不齊,那麼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這個木桶中最長的木板來決定的,而是由這個木桶中最短的木板決定的,所以它又被稱爲“短板效應”。由此可見,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短板”的長度決定其整體發展程度。正如,一件產品質量的高低,取決於那個品質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決於那個品質最好的零部件;一個組織的整體素質高低,不是取決於這個組織的最優秀分子的素質,而是取決於這個組織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質一樣。……此種現象在管理學中通常被稱爲“木桶效應”。

 

酒與污水定律

 

酒與污水定律: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裏,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

 

酒與污水定律說的道理其實大家都明白,中國有諺語“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一塊臭肉壞了滿鍋湯”也指的是同樣的道理。一個組織其實就是一羣人的集合,這個組織的整體效率就是取決於其內部組員的行爲。若其中一個組員總是把事件弄糟,或者搬弄是非、傳播流言、破壞整個組織內部和諧,這樣的組員就是一個組織內的污水。他們有着驚人的破壞力,使集體分化,組員相互猜忌,一個組織便因此而不再團結、不再高效。

 

那些破壞集體的人就像箱子裏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裏其它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人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壞者能力非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破壞總比建設容易。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製作的陶瓷器,一頭驢子一秒鐘就能毀壞掉。如果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組織裏有這樣的一頭驢子,你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無力這樣做,你就應該把它拴起來。

 

酒與污水定律和水桶定律的區別在於,水桶定律中一個組織裏差的組員將限制整個組織的成果,但這個成員是組織裏不可獲取的一部分,所以只有提高他的水平才能使組織整體進步;而酒與污水定律中一個組織裏差的組員將破壞整個組織團結及結果,這個成員不但不貢獻,反而像污水一樣影響他人,所以要立即剔除“破壞者”才能保證其他人不受到影響且仍然發揮其效能。

 

酒與污水定律告訴我們:對於壞的組員或東西,要在其開始破壞之前及時處理掉。

 

馬太效應

 

  《聖經》馬太福音章節中有這樣一段故事:“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着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那領五千的,隨既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着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阿,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阿,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裏。請看,你的原銀在這裏。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科學家羅卜特.默特把故事中的現象稱爲“馬太效應”——即任何個人、羣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發佈了2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