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Studio 一些常用配置

Android Studio 目前已經更新到 2.0 穩定版,記得在1.0開始的時候,使用 AS 時還不太習慣,雖然使用快捷鍵是 MAC eclipse,但是還是有些地方不一樣,所以紀錄在此,以備它用,當你從 eclipse 切換成 Android Studio 時,還想使用以前習慣的快捷鍵,這就需要自己來配置屬於自己的 Android Studio了,好了廢話不多說,看配置

可以先查看目錄有沒有你找的配置問題,可以節省查找時間


主要內容

  • 代碼摺疊
  • 修改編碼
  • 代碼提示
  • 查看源碼
  • 查看類使用
  • 自動導包
  • 顯示行數
  • 匹配選中代碼
  • 自定義配色
  • 配置Log 顏色
  • 駝峯自動命名
  • 導出配置

* 自動提示錯誤

1、代碼摺疊

很多人不喜歡代碼摺疊,比如我。。摺疊起來很不習慣,具體設置修改如下:
Editor -> General -> Code Folding
也可以直接搜索“code folding”

### 2、修改編碼
避免導入其他程序是出現中文亂碼現象,我們統一設置成UTF-8的字符編碼,具體修改如下:Editor -> General -> File Encodings

3、代碼提示忽略大小寫

Editor -> General -> Code Completion
這個配置完以後,在寫代碼時,不管大寫或者小寫開頭都會有代碼提示

4、查看源碼

在 eclipse 中習慣按住 Command 或者 Control 鍵+鼠標,查看某個類源代碼,但在 AS 沒作用,這就需要更改 AS 默認設置,如下:
keymap -> 搜索 “Declaration”

5、查看被使用的類方法等

常用場景,接口方法被多少類實現等,我這裏習慣配置成 Command + G
keymap -> 搜索 “Show Usages”

6、自動導入依賴的包

用過 Eclipse 的同學肯定知道,使用快捷鍵 command + shift + o (mac上),可以導入需要的包,而在 AS 中我們需要配置以下項:

Editor -> General -> Auto Import

7、顯示行數

遇到 Carsh、ANR等問題,log 提示多少行有問題,顯示行數方便定位問題,具體設置如下:
Editor -> General -> Appearance

8、快捷鍵匹配代碼

keymap -> 搜索 “Class Name Completion”

9、自定義配色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配置代碼的顏色

Editor -> Colors & Fonts -> java

10、Log 顏色

將五種 log 顏色區分,有助於提高分析 log 效率

Editor -> Colors & Fonts -> Android Logcat

11、駝峯自動命名

駝峯命名是我們入門程序的第一節課,好的代碼規範可以大大提升你代碼的可讀性和工作效率,具體設置如下:Editor -> Code Style -> java

![](http://7xol9p.com1.z0.glb.clouddn.com/as_ hump_name.png)

12、導出配置

當我們費勁把自己的 AS 調成自己想要的配置時,記得保存自己的配置,以防出問題後從配置文件恢復

File -> Export Settings 詳細查看導出步驟

13、自動提示錯誤

有一次遇到整個工程不自動提示錯誤信息,查了下,很簡單,改個配置就可以了

File -> Power Save Mode 把前面的對勾取消就可以了

自動提示錯誤配置

14、自定義模版

Editor -> Live Templates
新建一個自己的tab,在這裏tab下添加代碼模版

自定義模版

總結

收集平時遇到的配置問題等匯聚在此,還有一些關於升級主題等配置,以後慢慢彙總在此,目前只紀錄平時遇到的配置。

如果給你的問題帶來了解答,不妨點個贊,如果沒有,可以寫下疑問,我們一起解決!

歡迎關注我的 Github
歡迎關注我的 Github博客

發佈了1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2 · 訪問量 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