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Simulink電力系統與仿真》第二版——於羣、曹娜著,第七章輸電線路故障行波的仿真經驗

《MATLAB/Simulink電力系統與仿真》第二版——於羣、曹娜著,第七章輸電線路故障行波的仿真經驗

本人在學習simulink時參考此書,按照書中教程和參數搭建潮流計算模型,但是書中並未詳細給出所以的設置參數,對元件應用描述還沒有很細,仿真過程未詳細描述,因此在建模過程中碰到了一些錯誤,可能是本人自身原因所造成,此書還是非常值得大家參考的。以下列舉一些我的建模經驗:

simulink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使用的是Matlab2016b版本
首先發電機,用“Three-phase source”模型,三個發電機中E1相位設爲0,E2相位設爲30,E3相位設爲60,其餘參數一樣,EM參數如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測量模塊,用“Three-phase V-I measurement”,測量端口接示波器
輸電線路仿真模塊採用“Distributed Parameters Line”分佈參數模塊,Line1、2、3、4的線路長度分別爲100km,100km,150km,260km,其餘參數一樣,Line1參數如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通過“To File”模塊轉變爲M文件格式,參數如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設置仿真時間起始爲0s,終止時間0.1s,採用步長爲Ode23tb算法,設置故障爲A相接地短路,故障時間爲:[0.035 0.1]
示波器結果如圖:
U: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I: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輸電線路故障行波的提取:在matlab腳本中輸入如下代碼

%設定仿真模型在0.035s時發生故障
%故障分量取爲從故障後的0.035s~0.039s減去故障前的0.015s~0.019s

clc
clear
load xingbo.mat;
m=n';
ua=m(3501:3900,2)-m(1501:1900,2);
ia=m(3501:3900,5)-m(1501:1900,5);
ub=m(3501:3900,3)-m(1501:1900,3);
ib=m(3501:3900,6)-m(1501:1900,6);
uc=m(3501:3900,4)-m(1501:1900,4);
ic=m(3501:3900,7)-m(1501:1900,7);
Q=1/3*[2 -1 -1 
    0 sqrt(3) -sqrt(3) 
    1 1 1];
um1=Q(1,:)*[ua ub uc]';
im1=Q(1,:)*[ia ib ic]';   %進行Clarke變換得到電壓電流的模量
Lm1=0.8984e-3;
Cm1=12.94e-9;
Zcm1=sqrt(Lm1/Cm1);       %求波阻抗
uf=(um1+im1*Zcm1);
ur=(um1-im1*Zcm1);        %求出正反向行波
uf1=uf';
ur1=ur';
t1=0:10:3990;
t=t1';
plot(t,uf1,'r',t,ur1,'b--');
xlabel('t/us');ylabel('u/V');
legend('正向行波','反向行波','location','northwest');  %Legend位置在左上角(西北方)

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結果如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方向行波的知識書中有簡要描述,公式也有列出。

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或私信我。
這是我運營的公衆號,裏面書的PDF和此模型文件以及各種乾貨後續更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聲明:本文只爲了學習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撤回!

發佈了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136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