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Integer 、Integer.parseInt() 和 Integer.valueOf()

Integer类有一个静态缓存,存储了256个特殊的Integer对象——每个对象分别对应`-128 和127之间的一个值。
有了这个概念,就可以知道上面三行代码之间的区别。

new Integer(123);

显示创建了一个新的Integer对象。

Integer.parseInt("123");

解析完字符串后返回一个int值。

Integer.valueOf("123");

这种情况比其他的要更复杂一些。首先进行了字符串解析,然后如果解析的值位于-128127之间,就会从静态缓存中返回对象。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调用Integer()方法并将解析的值作为参数传入,得到一个新的对象。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问题中的3个表达式。

Integer.valueOf("127")==Integer.valueOf("127");

上面的表达式返回true,因为Integer的值从静态缓存中取了2次,表达式返回了对象与自己比较的结果。因为只有一个Integer对象,所以返回结果为true

Integer.valueOf("128")==Integer.valueOf("128");

上面的表达式返回false,因为128没有存在静态缓冲区。所以每次在判断相等时等式两边都会创建新的Integer对象。由于两个Integer对象不同,所以==只有等式两边代表同一个对象时才会返回true。因此,上面的等式返回false

Integer.parseInt("128")==Integer.valueOf("128");

上面的表达式比较的是左边的原始int128与右边新创建的Integer对象。但是因为intInteger之间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所以Java在进行比较前会将Integer自动拆箱,所以最后进行的是intint值之间的比较。由于128和自己相等,所以返回true

补充说明:
只适应于jdk7或以上版本,因为jdk6jdk7的Integer具体实现有差别,详情可查看下源代码.

http://www.importnew.com/9162.html

发布了1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7 · 访问量 4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