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G的前途和錢途在哪兒?

 
  儘管中國的3G還猶抱琵琶半遮面,但已掩飾不住其蘊藏的光芒,人們都相信3G會給中國電信行業帶來一個富足、神祕的寶藏。事實真的如此嗎?
  對於運營商來說,移動應用軟件的核心是應用層標準,對應用層標準的研究決定着中國電信業的未來。
  褪去華麗的外衣,3G機會在哪裏?
  中國的3G正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在經歷了無數的等候與猜測後,牌照的下發問題依然沒有着落。儘管心底仍然帶有一點憧憬,但人們的胃口也早已被吊“疲”了,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那麼,對於運營商來說,中國3G的前途和錢途到底在哪兒?
  衆所周知,3G業務以移動性、個性化、多媒體和高速接入等主要特徵而著稱,從而引發了所有人的無盡想象。在3G時代手機將不再僅僅成爲通訊終端,而是一個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的信息娛樂終端。但是,這個看上去合情合理的推斷忽略了一個大前提,對於中國運營商而言,3G的核心不是高速移動數據業務,而是——“固網運營商來了”。3G牌照的發放將打破現有兩家移動通信運營商的壟斷格局,固網運營商迫不及待的想要進入他們期待已久的移動通信市場。對於現階段的移動業務而言,話音業務和數據業務的收入比例仍然保持在8∶2的水平上,甚至更高;而就運營難度和風險來講,兩者的比例正好相反。因此,固網運營商在3G初期將全力搶奪移動通信話音市場這塊大蛋糕,3G發展初期的競爭依然以話音爲主。
  但事物終究是要發展的,當固網運營商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用戶羣、競爭迴歸理性之後,數據應用將成爲差異化競爭的核心。什麼樣的應用才能夠被用戶所接受和歡迎呢?我們需要跳出電信行業的侷限,放眼整個社會的發展趨勢來回答這個問題。當下流行一個頗爲時髦的名詞——“體驗經濟”。所謂體驗經濟,就是用戶的日常體驗,用戶看重的是過程而並非最終擁有所有權。好萊塢大片賺足了中國人的銀子,老百姓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滿足了感觀與精神的雙重需要,實現了自己的體驗,其實最終什麼實質性的東西也沒得到,卻樂於爲這個過程花費幾十塊甚至更多。
  再看看現有的電信業務很多不符合體驗經濟的原則。舉個運營商比較窩心的例子,當年被冠以“短信第二”的彩信業務至今依然沒有蓬勃發展起來,就是因爲彩信給用戶提供的體驗是支離破碎的,中國的用戶不會主動把自己的照片發來發去。到了3G時代,向用戶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系列的業務組合,以確保向用戶提供完整的體驗。用戶原來感覺“先使用了WAP,再使用了流媒體,而後使用了MMS”,這些都是業務平臺,不是用戶所能理解的。到了3G時代,以上的不好體驗將被顛覆,以移動音樂應用組合爲例:用戶先通過手機尋找自己喜歡的歌星(WAP),發現此歌星最新的單曲MV進行收看(流媒體),購買最新單曲的海報作爲手機牆紙或是IM頭像(MMS/IM)。
  另一方面,現有的增值業務進入門檻不高,技術含量也太低,不能對產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因此提高市場準入機制、增加技術要求便成爲了關鍵。相比現在增值業務的體力活,移動應用軟件更能體現出高技術含量,對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建立將起到不可小覷的作用。
  尋找3G殺手鐗:電信運營企業的Windows機會
  微軟在上一輪互聯網競爭中,憑藉Windows締造了一個IT行業最成功的王國。如今微軟又率先提出了基於服務的軟件(Service-這一全新的理念,勢必將帶給軟件行業一次全新的變革,成爲軟件行業的大趨勢。傳統的提供模式中,用戶通過購買license使用軟件,軟件提供商一次性向用戶收取費用;在基於服務的軟件的全新概念中,用戶將不需要對軟件的初始安裝付任何費用,只需定期付給軟件提供商一定的服務費便可以保持軟件的使用權,而一旦停止付費,軟件提供商也將停止服務,用戶也無法繼續使用軟件。軟件開發商將得以藉助此種模式以軟件爲載體向用戶直接提供全方位服務,從而真正構建用戶的完整體驗。based Software)
  基於服務軟件的網絡依賴性爲全球電信業提供了新的機會,網絡的融合、軟件與服務的融合使電信運營企業有機會介入並控制應用軟件領域。電信運營商擁有的網絡資源優勢和龐大的用戶羣,能夠快速地提供和部署軟件應用服務;以移動化、高速接入爲主要特點的3G網絡將成就移動應用軟件的輝煌。
  中國在移動應用軟件領域具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龐大用戶羣和即將到來的3G都爲移動應用軟件在中國開花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國擁有着4億多的手機用戶,這將爲移動應用軟件提供大量的需求和豐富的潛在用戶羣;希望在3G時代全世界最大的移動網絡將能夠幫助移動應用軟件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戶提供應用服務。
  我們僅知道機會在那裏還不夠,還要知道如何才能把握,移動應用軟件的核心是應用層標準,已經成爲當今世界電信業爭奪得熱點,對應用層標準的研究決定着中國電信業的未來,將使中國電信業乃是軟件業在未來將有可能真正領先於世界,2007年新年剛過,微軟的Vista和蘋果的iPhone便輪番轟炸我們的眼球,表面上看這兩者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利害關係,但是從蓋茨和喬布斯的明爭暗鬥我們可以發現,微軟和蘋果正在展開一場軟件應用平臺標準的較量。Vista和iTunes分別代表着開放和封閉兩種理念,都有着各自的利與弊;無論哪種模式成功,應用軟件平臺標準都將帶給企業強大的主導權和市場優勢。
  產業的發展要求我們時刻把握核心競爭點,建立應用平臺標準是長期把握市場的有力武器,誰擁有了它,誰就控制了產業鏈的主導權。在網絡技術制勝的時代,運營商控制了網絡平臺資源,因此也控制了產業的主導權;隨着電信的發展,應用成爲了新一輪的寵兒,誰掌握了殺手級應用,誰就是這個產業的王者;未來,用戶需要的是整合的體驗,平臺的整合性註定了其在未來的核心位置,誰掌握了應用平臺,誰就擁有了最爲強大的核心競爭力。真可謂“得應用者得民心,得平臺者得天下”。因此,對移動應用平臺的爭奪將成爲電信行業未來的競爭焦點。而全世界在此問題上也纔剛剛起步,這就給中國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儘早制定出應用層標準,打造中國人自己的Windows,將幫助中國在未來取得世界範圍內的領先。
  寄予厚望的3G殺手應用雖然“看上去很美”,卻誰也沒把握用戶一定買賬。因此,對於具有如此重要戰略意義的移動應用軟件產業,中國政府的相關主管部門、主要運營企業和產業內外的其他環節亟需進行充分溝通,共同研究該產業的發展方向及策略。儘管中國對自有知識產權的重視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從總體上看,我們還處於跟隨的態勢,難以做到真正領先於世界。因此政府主管部門需要加強對移動應用軟件的重視程度,加大投入力度,通過減免稅收、設置開發區等優惠政策爲該產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主要電信運營企業應當加強對移動應用軟件及平臺的研究與開發,儘早取得這一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加強對產業方向的研究,協調產業各方的和諧發展;其他社會力量也需要儘早地、積極地投入到該領域中來,加強合作,共同爲產業的繁榮而奮鬥,因爲只有盤子做大了,大家的長期利益才能得到滿足。
  歷史性的機遇已經擺在中國電信運營企業的面前,把握機會,搶先佔位,及早建立中國電信行業的應用層標準,才能成就中國電信產業的Windows機會。
 作者: 石河子
發佈了7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1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