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設備驅動開發-交叉編譯環境的建立

學習linux設備驅動,首先要在自己的PC機上安裝linux系統,當然最好還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開發板等等,我這裏用的是FriendlyARM公司的tiny6410開發板,採用的是S3C6410 ARM11處理器。這些準備工作就不再這裏進行講解了。那麼下面我們就將進行設備驅動開發的第一步,建立交叉編譯環境。

        其實有了自己的開發板之後,開發板自帶的資料都會有建立交叉編譯環境大概方法,所以這裏就tiny6410開發板簡單地說一下交叉編譯環境的建立。

        首先要有 arm-linux-gcc的壓縮包,我這裏用的是 arm-linux-gcc-4.5.1,沒有的話可以在網上下載,建立目錄如 /opt/ARM/toolschain/4.5.1 將壓縮包放入目錄進行解壓 sudo tar xvzf arm-linux-gcc-4.5.1-v6-vfp-20101103.tgz 執行該命令後,就將arm-linux-gcc-4.5.1安裝到/opt/ARM/toolschain/4.5.1 目錄下來。

        第二部,把編譯器路徑加入系統環境變量,進入你的主目錄,新建一個.bash_profile文件,例如在我的 /home/wanchres下 vim .bash_profile,然後將export PATH=$PATH:/opt/ARM/toolschain/4.5.1/bin 寫入該文件中。以後進行交叉編譯時,在主目錄下,在終端中輸入 . .bash_profile 就可以了。當然,可以通過echo $PATH 命令查看環境變量。

       至此,交叉編譯環境就搭建完成你可以通過命令 arm-linux-gcc -v查看交叉編譯環境是否搭建成功,如圖:


說明已經成功。

        最後將linux 2.6.38(因爲板子的內核版本是2.6.38)的內核解壓到工作目錄/opt/ARM/tiny6410/linux中,以後開發驅動程序時方便建立內核源碼樹。

        交叉編譯環境搭建完成,具體的開發將在後續的文章中逐步講解。

發佈了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