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EasyBCD安裝Win7和Ubuntu雙系統

轉載

{

本文轉自csdn真的想做點事情 (其中進行了部分修改完善)

轉過來的時候圖掛了,在相應部分添加了文字步驟。。。爲了直觀的話,大家請參考原文。

此過程按說應該適用於所有版本ubuntu操作系統的安裝(不只限於文中講的ubuntu10.10)

我安裝的是ubuntu-12.04.2-i386.iso

}

一、 準備工作(在WIN7下操作完成)

1 從官網http://www.ubuntu.com/ 上下載鏡像文件,大小接近700M。下載EasyBCD最新版安裝之。

2 騰出一個本地磁盤,點擊右鍵格式化後刪除之。這個盤10G以上比較穩妥。

{

再說詳細一些:

比如你想在本地磁盤F盤上安裝ubuntu系統:

打開控制面板——系統和安全——管理工具——創建並格式化磁盤分區

這時會出現磁盤管理頁面,在其中選取F盤,右鍵點擊”刪除卷”即可。

}

3 安裝好 EasyBCD 2.0後,啓動軟件:

選擇add new entry——neoGrub——Install,之後選擇旁邊的Configure,會打開一個記事本文件menu.lst,將如下代碼粘貼到文件尾部並保存:

title Install Ubuntu 10.10

root (hd0,0)

kernel (hd0,0)/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0.10-desktop-i386.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hd0,0)/initrd.lz

{這裏也多廢話幾句:

上面是以Ubuntu 10.10爲例的配置文件。若安裝其他版本的ubuntu,則需要更改title那行的版本號碼(其實這行不改也行,title這一行僅僅是指定一個名稱罷了),更改磁盤映像的文件名稱(即iso那個文件)。

title是爲這個啓動項指定一個名稱。

root(hd0, 0)指的是你的C盤,不過有時候可能不是這樣子的。查詢方法:在磁盤管理工具中的下部可以看到,左側一欄寫着磁盤0,磁盤1,磁盤2等等,找到C盤所屬的磁盤標號(一般是0)。然後看C盤時在此行第幾個出現的,如果是第一個出現的,就是root(hd0,0);如果是第二個,則是root(hd0,1);以此類推。這樣就可以確定C盤的位置了。

下面制定vmlinuz和initrid文件的位置。這兩個文件(下面會說到)會拷貝至C盤的根目錄,這裏路徑中的(hd0,0)也就指的是C盤。

iso文件的位置:我在裝的時候把iso都放在C盤的根目錄下。放在其他位置也可以,需要更改路徑:比如你的鏡像在D盤(假設是hd(0, 2))根目錄下:hd(0, 2)/ubuntu-12.04.2-i386.iso(這個我沒有試過,大家還是放在C盤吧,以免出錯)。}

到此,EasyBCD部分就操作完了。

下面將下載的ubuntu-10.10- desktop-i386.iso文件放到某個盤的根目錄下(記住一定要改爲這個名字,也就是要保證和你下載的Ubuntu鏡像文件名一致!!!),然後用虛擬光驅或解壓縮軟件將iso打開,將casper文件夾目錄下的vmlinuz和 initrd.lz複製或解壓到C盤根目錄下。

二、安裝過程

電腦重啓後,就會發現啓動菜單會多了一項NeoGrub Bootloader,選擇NeoGrub Bootloader啓動項,就會進入Ubuntu桌面,先不要急着點擊點桌面上的安裝系統圖標。先點擊桌面左上角應用程序—附件—終端,輸入sudo umount -l /isodevice後回車。這主要是爲了防止安裝過程中出現“無法卸載掛載點”的錯誤。然後可以點擊桌面上的安裝Ubuntu一步步按照提示選擇安裝了。

這裏介紹一下安裝過程中涉及到的分區問題:

安裝的時候選擇“手動分區”
1 選擇“free space”(空閒空間)
2 點擊“New partition”(新建分區)
3 選擇新分區的類型:Primary(主分區)(安裝雙系統且已安裝Windows的話,/分區的類型選擇Primary或者Logical都可以,其它分區選擇Logical邏輯分區。單獨安裝Ubuntu到全新磁盤,/分區需要選擇Primary,其它分區選擇Logical邏輯分區就可以)
4 輸入新分區的大小(以MB爲單位)
5 選擇新分區的位置(你希望新分區是建在可用空間的首部還是尾部,一般默認統一選擇“開始”就可以)
6 選擇使用的文件系統(一般用ext3或ReiseFS)
7 選擇掛載點
8 點擊“OK“確認

一般常見的分區方式有:

1 分兩個區:/ 分區和 SWAP分區;

2 分三個區:/分區、/home分區和SWAP分區(推薦爲/boot設置分區以安裝引導,下面會說到)。關於詳細的分區設置建議先參考一下相關文章。

注意: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這裏很關鍵,沒選對的話可能會把原有的win7給覆蓋掉),引導程序(Device for boot loader installation)的路徑不要使用默認的設置,而應在下拉菜單選項中選擇“/分區”或“/boot分區(如果你設置了該分區的話)”所對應的設備。

三、設置引導

安裝好後重啓進入WIn7,打開EasyBCD,如圖,刪除NeoGrub(add new entry——neoGrub——remove);

之後,創建ubuntu引導項:

4 點擊Linux/BSD

5 Type 選GRUB(Ubuntu使用的是Grub啓動管理器)

6 Name是顯示在啓動界面上的文字,自己填

7 Drive就是你剛纔安裝Grub的分區,“/”或“/boot”的那個分區

8 點擊Add

然後你也可以點擊View Settings修改默認啓動哪個系統、點擊Edit Boot Menu修改默認等待多少秒之類
最後,C盤根目錄下vmlinuz和 initrd.lz文件可以刪除了,如果你不需要EasyBCD了也可以將它卸載掉。重啓電腦就可以進入Win7、Ubuntu雙啓動界面了。

發佈了2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8 · 訪問量 1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