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 數據元素 數據項 數據對象 數據結構 邏輯結構 存儲結構 抽象數據類

數據

是客觀事物的符號表示,指所有能輸入到計算機中並被計算機程序中並被計算機程序處理的符號的總稱。
如數字,字符,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通過特殊編碼定義後的數據。

數據元素

是數據的基本單位,在計算機中通常作爲一個整體進行考慮和處理,數據元素用於完整的描述一個對象。
如一個學生記錄,樹中棋盤的一個格局狀態,圖中的一個頂點等

數據項

是組成數據元素的,有獨立含義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
如學生信息表中的學號姓名性別都是數據項

數據對象

是性質相同的數據元素的集合,是數據的一個子集
如整數數據對象{1,2,3,4…},字母字符數據對象{a,b,c,d…},學生基本信息表也可以是一個數據對象

數據結構

是相互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特定關係的數據元素的集合。
換句話說:
數據結構是帶“結構”的數據元素的集合,“結構”就是指數據元素之間存在的關係

邏輯結構

從邏輯關係上描述數據,他與數據的儲存無關,是獨立於計算機的。
因此,數據的邏輯結構可以看作是從具體問題抽象出來的數學模型。

存儲結構

數據對象在計算機中的存儲表示,也稱爲 物理結構

存儲結構實現方式有兩種:

1,順序存儲結構

順序存儲結構要求所有的元素 依次 存放在一片 連續 的存儲空間中,
是藉助元素在存儲器的 相對位置  來表示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係,
通常藉助程序設計語言的數組類型來描述

2,鏈式存儲結構

鏈式存儲結構無需佔用一整塊儲存空間。
但爲了表示節點之間的關係,
需要給每個節點附加指針字段,
用於存放後繼元素的存儲地址。
所以鏈式存儲結構通常藉助與程序設計語言的指針類型來描述
抽象數據類型

由用戶定義的,表示應用問題的數學模型,以及定義在這個模型上的一組操作的總稱。
具體包括三部分:數據對象,數據對象上關係的集合,對數據對象的基本操作的集合

發佈了6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5 · 訪問量 563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