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使用SATA硬盤

 隨着i865、i875、KT600等支持SATA串口硬盤的主板的逐步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裝機時選擇了SATA硬盤。但是由於SATA硬盤有別於並口PATA硬盤,其安裝設置部分會不同。如果設置沒搞清楚,在以後的使用中很可能出現問題,所以本文會從BIOS設置(重點部分,是後面幾項的基礎),分區,安裝系統三個方面講解SATA硬盤的使用問題,其中還會說明一下SATA硬盤與舊有並口硬盤共存的注意事項。

  一、BIOS設置部分
  由於各家主板的BIOS不盡相同,但是設置原理都是基本一致的,在此只介紹幾種比較典型的BIOS設置,相信讀者都能夠根據自己主板BIOS的實際情況參考本文解決問題。

  1.南橋爲ICH5/ICH5R的主板
  先以華碩的P4C800爲例,這款主板芯片組爲i865PE,南橋爲ICH5/ICH5R。進到BIOS後,選擇Main下的IDE Configuration Menu,在Onboard IDE Operate Mode下面可以選擇兩種IDE操作模式:兼容模式和增強模式(Compatible Mode和Enhanced Mode)。其中兼容模式Compatible Mode,可以理解爲把SATA硬盤端口映射到並口IDE通道的相應端口,當你選擇這種模式時在下面的IDE Port Settings中會有三個選項:

  Primary P-ATA+S-ATA:並行IDE硬盤佔據IDE0+1的主通道(Primary IDE Channel),串行SATA硬盤佔據IDE2+3的從通道(Secondary IDE Channel)。也就是說這時主板上的第二個並行IDE接口對應的端口不可用。

  Secondary P-ATA+S-ATA:與上面正相反,此時主板第一個並行IDE接口(Primary P-ATA)上對應的端口不可用,因爲給SATA硬盤佔用了。

  P-ATA Ports Only:屏蔽了串行SATA硬盤接口,只能使用並行接口設備。

  注:前兩種模式中,主板上的SATA1接口自動對應IDE通道中的主盤位置,SATA2接口自動對應IDE通道中的從盤位置。

  當選擇模式爲增強模式Enhanced Mode時,其下的端口設置的字樣變爲Enhanced Mode Supports On,其中也有三個選項:

  P-ATA+S-ATA:並行和串行硬盤並存模式,此時SATA和PATA通道都相互獨立互不干擾,理論上4個P-ATA和2個S-ATA可同時接6個設備,實際上得根據不同主板而定,有的南橋芯片就只支持4個ATA設備。此時SATA1口硬盤對應Third IDE Master(第三IDE通道主盤),SATA2口硬盤對應Fourth IDE Master(第四IDE通道主盤)。

  S-ATA:串行硬盤增強模式,此時理論上支持4個串行硬盤,但還得看主板的支持情況(如果是ICH5R芯片組如P4P800,想組RAID模式,則必須要選擇此項,並將Configure S-ATA as RAID項設爲Yes,S-ATA BOOTROM項設爲Enable,設置後BIOS自動檢測的時候按“Ctrl+I”進行RAID設置)。

  P-ATA:其實還是一種映射模式,SATA硬盤佔據的是第一個IDE通道,SATA1口對應第一個通道的主盤,SATA2口對應第一個通道的從盤。

  當你使用的是Win98/Win NT/Win2000/MS-DOS等傳統的操作系統時,由於它們只支持4個IDE設備,所以請選擇兼容模式Compatible Mode,並根據你的實際硬盤數量和位置選擇IDE Port Settings中的對應選項;當你使用的是WinXP/Win2003等新型的操作系統時,可以選擇增強模式Enhanced Mode來支持更多的設備。當然如果你安裝Win98+Win XP雙系統的話,也只好選擇Compatible Mode了。另外,有的主板BIOS有BUG,致使在單個SATA硬盤上安裝Windows 98SE系統時不能正確安裝SATA硬盤(如:華擎P4VT8),只需要升級BIOS版本到最新版就可以解決了。

  注:雖然SATA硬盤本身並沒有主從之分,但是如果使用了端口映射的模式,當你想要並行硬盤和串行硬盤共存時,還是得注意硬盤所佔的位置不要衝突了,而且啓動順序也需要在BIOS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

  下面以GA-8KNXP Ultra爲例,簡要說一下技嘉主板的BIOS中SATA的設置:

  這款主板的芯片組是i875P,南橋爲ICH5R,其SATA部分的設置選項在Main主菜單下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邊設備)裏,其設置功能詳見下表(只列出了有關SATA硬盤設置的部分):

  有關啓動設備的選項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進階BIOS功能設定)中,詳見下表:

  通過上面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出ICH5/ICH5R南橋的主板,都是通過端口映射和獨立SATA通道兩種途徑來設置識別SATA硬盤的。至於應該選擇哪種模式和設置值,請參考上文並根據S-ATA硬盤和P-ATA硬盤的數量,安裝的操作系統以及哪一個作爲系統啓動盤等實際情況來自行設定。

  2.南橋爲VIA的VT8237的主板
  相對於ICH5/ICH5R芯片組,VT8237的SATA設置部分就簡單得多了。下面以碩泰克的SL-KT600系列爲例,其SATA部分的設置選項也是在Main主菜單下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邊設備)裏:

  Onboard PATA IDE(主板內建並行IDE口設定)

  此項設定允許用戶配置主板內建並行IDE口功能。

  Disabled:關閉主板的並行IDE口功能。

  Enabled:允許使用並行IDE口功能(預設值)。

  Onboard IDES operate mode(主板內建IDE優先設定)

  PATA is Pri IDE:PATA口上的設備優先(預設值)。

  SATA is Pri IDE:SATA口上的設備優先。

  Onboard SATA- IDE(主板內建SATA口功能設定)

  Disabled:關閉主板上SATA口。

  SATA:主板上SATA口當做一般的SATA口使用。

  RAID:主板上SATA口上的硬盤可以建立磁盤陣列(預設值)。

  這裏你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一下串、並行口的優先級就可以正常使用SATA硬盤了。(通過上面的選項能看出,在這裏S-ATA硬盤還是可以理解爲映射到P-ATA端口上來識別的。)

  注:RAID的組建還需要在開機時按“Tab”鍵進入VIA科技RAID控制器的BIOS設置畫面另行設置,請參見相關的說明手冊。

  二、SATA硬盤的分區
  現在一般都是用Win98/Me啓動程序啓動後用FDISK、DM、PQ等工具來對硬盤進行分區的。那麼只要在BIOS中設置正確並能在啓動後識別出SATA硬盤,這時SATA硬盤的分區就和傳統的並口硬盤的分區方法完全一樣了。

  如果你用的是Win2000/XP/2003等啓動光盤來啓動並分區的,如果你的SATA硬盤不能識別,那麼需要在屏幕提示“Press F6 if you need to install a third party SCSI or RAID driver...”時按F6,用軟驅加載驅動程序,當硬盤被正確識別後就和傳統的並口硬盤分區方法完全一樣了。

  注:有些主板不附帶驅動軟盤(如華擎K7S8XE+,採用SiS748+SiS964芯片組),並且其驅動程序並不能直接從光盤目錄下拷貝到軟驅,而是要用主板光碟啓動時安裝製作的,請仔細閱讀主板說明手冊。

  三、操作系統的安裝
  1.Win98/Me
  不論你使用的是什麼芯片組,只要在BIOS中設置正確並讓主板識別出S-ATA硬盤,那麼就可以正常地安裝使用了。(注:當然還得注意,Win98/Me等系統最大隻能支持4個設備。)

  2.Win2000/XP/2003等NT核心的系統
  這裏由於ICH5不需要加載RAID模塊,所以直接安裝就可(其實就是將S-ATA映射到P-ATA端口使用,自然就和並口硬盤一樣了)。而ICH5R南橋控制器則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BIOS中完全屏蔽了RAID模塊,那麼就和ICH5的情況一樣了,直接安裝即可;二是開啓了RAID(BIOS中默認都是開啓的),則這時需要在啓動時按F6用軟驅加載驅動。對於VT8237理論上應與ICH5R一樣,其大多數主板說明書上也指明只作爲普通SATA硬盤使用時不需要加載驅動(如碩泰克的SL-KT600-R),但是實際上不論使不使用RAID功能都需要加載驅動。由於筆者接觸的產品有限,不知是否都是如此,還請讀者自行嘗試。

  注:目前除南橋自帶的S-ATA控制器以外,其它的S-ATA控制器基本都需要外加驅動,有些主板除了本身南橋支持S-ATA外,還板載Promise等第三方的S-ATA及RAID控制器,請注意區分。

  四、操作系統下驅動的安裝
  當安裝完操作系統,還需要進一步安裝對應的驅動程序。

  1.ICH5只需要加載Intel提供的INF驅動。

  2.ICH5R除了INF驅動,還要加載IAA3.0或以上版本驅動。

  3.VT8237需要安裝VIA Hyperion 4-IN-1補丁。如果你還使用有並行硬盤的話,最好慎用VIA獨立發佈的VIA IDE Miniport Driver驅動程序,很可能會使並行硬盤的突發傳輸速率下降,但對串行硬盤性能無甚影響。

  注:如果你使用的是第三方SATA控制芯片和RAID模塊,那麼你還需要添加相應的驅動程序。

  總結:通過上文可看出,S-ATA硬盤的使用關鍵在於正確設置BIOS中的識別方式,而由於各家主板廠商的BIOS菜單都不相同以及主板手冊的語焉不詳,才造成了S-ATA硬盤在使用中的種種問題。由於研發能力的不同,要想讓主板廠商把這部分統一起來,現階段是不現實的,所以筆者僅希望讀者能夠通過參考本文,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舉一反三地解決問題。

  祝願所有使用SATA硬盤的朋友都能夠明明白白地使用好自己的SATA硬盤。

發佈了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