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你的路好走嗎?(五)

當工作成爲一種負擔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目標管理,從誰的目標着手?》(哈佛商業評論2004年第10期),其中一段是這樣的,“公司有公司的考慮,而且公司認爲員工必定有興趣完成公司的事而不是自己的事。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每個人的工作目標總是要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如果有人不這樣認爲,而認爲這種內心的強大力量可以完全不予理會或者可以長期用錢打發掉,他便是在自欺欺人。”(P132-133)

不知從哪天開始,對工作感到厭倦。其實也不是不想工作就想成天待在家裏,而是厭倦了一直從事調試信息相關的工作。當初一起做調試信息的幾個同事由於各種原因離開了,只剩我一個人撐在這裏。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很有激情的,覺得編譯、調試都是很神奇的東西。一年半過去了,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不知道的一時半會也知道不了,從抽象的角度來說,對調試已經沒有神祕感了。剩下的就是實現的問題了。最初的框架搭得並不好,不夠抽象,正好其他人也走了,就我一人,自己說了算,於是把原來的框架推倒重來,順便鍛鍊一下自己的設計能力,看看自己對設計模式的理解到底到了什麼程度,能不能熟練地運用。忙忙碌碌兩個月下來,親手設計並實現的框架新鮮出爐了,可沒興奮兩天就厭倦了,像成天吃肉的人終於有一天受不了了,要吃青菜。我也想換點事情做做。

這也正是讓我苦惱的地方。當我在這個領域做出了點成績,卻怎麼也跳不出當初選擇的跳板了,這種工作算是徹底長在我身上了。有bug要我去fix,有feature要我去實現,根本不做第二人想。其實也並不能說這裏面沒有什麼可做的了,至少,在框架的搭建上仍有很多潛力可挖,我也並不是想以後再也不做這方面的工作了。但我真的很想用兩個月的時間做點別的,而且已經有了具體的想法。可是無形中有一種壓力,讓人不能隨心所欲,彷彿我不做調試信息就是不務正業,儘管誰都不會真正說出口。客戶需求要滿足,還有bug等着fix,任務列表一長串,而且哪個都不能等,都很急!

前兩天和老闆談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老闆表示理解,但也希望我能先把項目急需的事情做好,讓手頭上的工作告一個段落,再想其它的也不遲。從敬業的角度來說,老闆這麼說一點都不算過份,就算老闆不說,我自己也是這麼打算的,畢竟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但從感情的角度來說,我真的受夠了,現在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靜不下心來做手頭的工作,老是想着另外的事情該怎麼做。我相信,真要是讓我先去做別的事情,等回過頭來再做調試信息,我會像當初一樣擁有激情。

當然,抱怨是沒有用的,一方面把手頭的事做好,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去爭取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時做不了可以等等,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再多想想,準備地更充分一點,如果將來能夠順利完成的話,也能爲下次提出類似要求增加得到批准的砝碼。

最後再引用這篇文章裏最觸動我的一段,抒發鬱悶。“而這些年輕人關心的是:我和我自己的需求怎麼辦?誰會傾聽?管理層會爲我提供多大的幫助,讓我在實現管理層目標的同時也滿足我的個人需求?”(P134)


相關文章:
程序員,你的路好走嗎?(四)
程序員,你的路好走嗎?(六)

發佈了4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1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