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管理,磁盤添加

     

主要內容:

1、軟件包管理rpm yum

2、任務計劃的安排at  cron

3、添加硬盤、劃分磁盤配額、掛載外部設備等

 

步驟:

1、  軟件包的管理

1)  以sudo爲例演示依賴關係

常見的軟件類型rpm

很多愛好者在某種固定的環境(硬件、軟件)下進行編譯;

需要使用該軟件包,必須要提供和編譯環境一致的環境;

解決:

  按照提示一步一步將所需環境安裝完善

  將linux升級

虛擬機---VM---settings---CD/DVD---指定景象文件路徑(第一張光盤)---

Device  status:

   Connected:只要有外部設備掛載,系統就會識別

   Connected power on:開機識別一次;

 

  開機:腳本----inittab

  用戶:腳本----login.defs

影響掛載外部設備的腳本文件:/etc/fstab

實現永久掛載

語法格式:

l  每一行是一條記錄

l  硬件設備

l  6個字段

外部設備名

掛載點

文件系統類型

限制

自檢

備份(優先級別)

/dev/cdrom

/mnt

ext3

 

0

 

 

 

 

 

 

 

l  文件裏包含的記錄表示開機自動識別

命令行方式實現臨時掛載

#mount  -t 類型  外部設備   掛載點

注意:掛載點的設置

   不建議直接映射到/mnt

   防止/mnt已經掛載了其他設備

   儘量創建新目錄

   #mkdir   /mnt/u_pos

   #mkdir   /mnt/cdrom

   #mount –t ext3 /dev/cdrom  /mnt/cdrom

   #cd /mnt/cdrom

   #ls

   #umount  /dev/cdrom

 

warning: sudo-1.6.6-3.i386.rpm: V3 DSA signature: NOKEY, key ID db42a60e

表示RPM的數字簽名有問題

在光盤上

#man  rpm

安裝

#rpm  –ivh   sudo-版本.rpm

檢測已經安裝上的軟件包的情況

#rpm –qa|grep sudo

刪除

#rpm  -e  sudo

 

#rpm   --import   RPM-GPG-KEY

Linux ---源碼

centos ----將源碼編譯後

 

yum:到網絡上

安裝

#man yum

#yum  install  軟件-版本.rpm

 

 

源碼安裝

 

 

 

 

2、  安排任務(重複性)cron

注意區別:一次性任務at

1)  cron是通過rpm包安裝的一個安排任務的工具

檢測系統裏是否存在cron

 

#rpm –qa|grep cron

 

2)  開啓相應服務

特點:系統每隔一分鐘檢查相應腳本文件

 

#service  crond   start

3)  安排任務(編輯腳本)

# cat  /etc/crontab

名=值    定義環境變量

       SHELL=/bin/bash

PATH=/sbin:/bin:/usr/sbin:/usr/bin

MAILTO=root

HOME=/

                                                                               

# run-parts

01 * * * * root run-parts /etc/cron.hourly

02 4 * * * root run-parts /etc/cron.daily

22 4 * * 0 root run-parts /etc/cron.weekly

42 4 1 * * root run-parts /etc/cron.monthly

    4 2     4      1      *       *    commond

   分鐘   小時   日期   月份   星期    命令

   0-59    0-23   1-31    1-12   0-6   

  #man  5  crontab

 

l  第一種安排任務的方式

到固定的目錄下編輯文件

 

例如:安排系統每個小時進行復制

  #cd /etc/cron.hourly

  #vi cron.file

     4 2     4      1      *       *  cp –r /etc   /tmp

  :wq

l   第二種辦法,直接使用crontab進行腳本的編進

   #vi  root

   #mv root  /var/spool/cron

 

 

#crontab –e

     -e :edit

     -r :remove

     -l :list

  安排以下任務

   每年的12月25日下午4點半 備份/etc到外部設備

   每年的12月25日下午4點到6點半 備份/etc到外部設備

   每年的12月25日下午4點10分,25分 備份/etc到外部設備

  

   兩個硬盤----fdisk

 

注意:

l  各個時間點之間用空格或tab鍵隔開

l  表示範圍  16-18

l  獨立的多個時間 16,18

l  *表示任何時間點

 

     /var/spool/cron目錄中增加一個以安排任務的用戶名爲名稱的文件

該文件就是crontab  -e 編輯的那個文件

 

補充:

   /etc/init.d/crond   管理任務的腳本文件  進程文件

3、  添加硬盤---分區格式化---磁盤配額

第一步:

添加硬盤步驟

   關閉系統:否則只允許安裝SCSI方式的硬盤

在虛擬機裏---VM---settings----HARD---add---下一步—IDE

   重啓虛擬機

       打開終端

       #fdisk  -l

       檢測系統能識別到的外部硬件設備

      硬盤的連接方式有兩種

      IDE

/dev/hda---表示第一塊ide硬盤

   /dev/hda0---表示第一個硬盤上的一個主分區

   /dev/hda1--表示第一個硬盤上的二個主分區

   。。。

/dev/hdb---表示第2塊ide硬盤

   /dev/hdb0---表示第2個硬盤上的一個主分區

   /dev/hdb1--表示第2個硬盤上的二個主分區

 

SCSI---u盤

 /dev/sda--------表示第一塊scsi硬盤

   /dev/sda0---表示第一個硬盤上的一個主分區

   /dev/sda1--表示第一個硬盤上的二個主分區

。。。

/dev/sdb--------表示第一塊scsi硬盤

   /dev/sdb0---表示第一個硬盤上的一個主分區

   /dev/sdb1--表示第一個硬盤上的二個主分區

 

第二步:分區

   /dev/sdb

 #fdisk   /dev/sdb

 Commond :m   -------察看幫助

 Commond :n------new

     p----創建主分區

      1-----制定分區號

        1----制定開始的柱面

        +500M----制定結束的空間大小

Commond :w------write ----保存分區情況

 

 第三步:格式化

   制定在該分區的數據保存的規則

  #man  mkfs 

#mkfs  -t   ext3   /dev/sdb1

創建文件系統

 

第四步:/dev/sdb1進行磁盤配額的限制

  #vi  /etc/fstab

     default,usrquota,grpquota

  #man  quotacheck

  #quotacheck  –cmng  /dev/sdb1

 檢測某硬件設備的磁盤配額分配情況

  創建一個映射目錄

  #mkdir  /var/zhy

  創建zhy用戶的磁盤配額

  #man edquota

  #  zhy

  

發佈了7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