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下半年系統分析師考試試題參考答案與試題分析

本文轉帖&編輯來自:
http://bbs.csai.cn/bbs/view.Asp?ID={D450F51E-200F-4711-8F10-C43D535B09E6}&page=1
http://www.aqpx.com/px/6/16/2006/200611241232.html

2006年下半年系統分析師考試試題上午選擇題參考答案

1-65答案分析,本解答中部分凡涉及常識性辨析題,均已經過知識庫嚴格驗證,歡迎參考,針對英文題目之無聊,相關答案不作分析。 (90%左右正確率,答案下有文字討論的可能爲後面的答案)
01-10:BADCBDCBCD
11-20:ACCDCBABCD
21-30:DBCDABCDCA
31-40:CCBCCBBCDD
41-50:DCCDBBABCB
51-60:CDBBDCBDDB
61-65:CCBBD
66-75:B C B A D C B A B C
1、B 重置了類的方法
2、A 包
3、D 構件
4、C Command命令模式
5、B 請參看內容http://kentyshang.cnblogs.com/archive/2006/06/12/424005.html
6、D RPC漏洞
7、C 安裝防病毒軟件
8、B 爲系統訪問提供更高級別的身份認證
D防病毒軟件與攻擊是無關的
肯定是C


9、C 入侵檢測技術
10、D
11、A 侵犯了商標註冊權
12、C GB/T
應該是D,SJ/T 是信產部推薦標準代號(貌似不對)
SJ/T是推薦性行業標準。GB/T是推薦性國家標準(查證)

13、C 商業祕密權
14、D 少用通用寄存器
15、C cache命中率>90%。
B,C肯定是錯的,大程序可能到90%麼?

16、B 按字編址
虛擬存儲器輔存編址方式是:按信息塊編址(查證)

17、A 相聯存儲器是按內容進行訪問的
18、B 系統總線是連接一個或多個源與一個或多個目標之間的傳輸線
19、C 超級流水線是採用多級流水線技術,但此技術並不能縮短機器週期(機器週期僅與CPU晶振有關),縮短的而是平均指令週期
20、D 人員冗餘
21、D CPT是指MTOPS來表示運算部件運算綜合性能的,CSAI把CPT錄成了CTP
22、B 產品
23、C 螺旋模型,詳如GOOGLE 文章,在此不作解析
24、D 風險曝光度=25*100*13*60%=19500
25、A 結構冗餘
備份是信息冗餘(查證)

26、B 封裝
27、C 從ACD中導出的結構流程圖AFD給出了各個子系統的信息流
28、D 確定目標實現的具體技術
29、C Petri 網
30、A 狀態遷移圖
31、C 面向邏輯
32、D 泛化關係
33、B 邊界值分析
34、C 協作圖
35、C B=W2-W1=3300-300=3000HZ
36、B V=B*LOG2((S/N)+1)=3000*LOG2(1001)=28.8HKZ/S
37、B 材料及能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38、C 主題數據庫
39、D G2G 政府內部OA是G2G中特例。
G2G應該是政府對政府的應用,比如公安的車輛信息和交通的車輛信息, 工商的與稅務的企業信息共享應用吧
G2G已確定無疑,政府內部OA是G2G中一種特殊情況(查證)

40、D 7元關係
41、D 6個關係模式
42、C 圖表示一對一以及一對多關係
43、C 價格 》8
44、C x--》z, xy--》z
我認爲 D, xy--》Z,X --》z,Y--》z    纔是錯誤的

45、C 最佳適應
46、B 信號量爲1
47、A P(S) V(S)V(s)
48、D 死鎖c 和 e
49、C =223,3552=2的11次方+2的10次方+。。。。,由此得出的二進制結果,再右移4位得到最終2進制數,並轉化成十進制即223
直接3552/32=111,實際3551是111,3552應是112:B

50、B =13天
51、B =5.74
52、D =1/2ln2
這題沒有找到標準的解釋,我是這樣算的:距離的期望值是1/2,時間的期望值是3/2,那麼平均速度是1/3.
1/3   均勻分佈 期望=(A+B)/2

53、B 產生略高的統計偏差
54、B 23小時
55、D 盈虧平衡點=材料成本+分包費用+固定生產成本+銷售成本=680元
材料成本+分包費用 與 銷售額有關
應該是:銷售額×(400/800)-130-150=0
銷售額=560

56、C 保守投資,樂觀情況下換最佳決策是積極投資。
57、B =2(4+4+2)次方=1024
58、D 表現媒體是掃描儀
少描儀(查證)

59、D 傳輸時間=680*480*16(每像素16位,即2的16次方=6.5萬色) /56*1024=91.07,取最靠近數值即87.77
60、B 最高分辨率及效果是0。24mm,較高分辨率及效果是0.25MM
我認爲這樣理解題目的“較高”不合理,應選0.24,即4箇中的最高的

61、C 用0表示主幹網段
62、C 窄帶微波
63、B DHCP客戶機在租約綁帶前即聯絡DHBP更新租約
64、B 網絡體系結構
65、D D類地址爲組播地址

2006年下半年系統分析師考試試題分析

2006年下半年(11月)考試的特點是上午試題偏向於最基本的基礎知識,下午試題偏向於SOA的理論及應用,並且也出現了有關CMM的純理論試題。

1、信息系統綜合知識試題

  2006年11月考試信息系統綜合知識試題考查的知識點分佈如表1所示。

  在本次考試中,上午試題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上午試題中的重點依然是軟件工程和麪向對象方法學,特別是UML的一些概念和幾種圖形,一考再考。

  (2)與以往考試相比,本次考試的基礎試題比較多,一般都不需要計算或推理(數學與經濟管理試題除外),可直接得出答案。

  (3)數學與經濟管理試題出得更加靈活,不再是有關數學公式的理論,而是面向實際應用。不過這種應用型試題比理論試題要簡單得多,不需要公式,只要憑經驗和試題條件進行推導就可以了。

  總的來講,本次考試上午試題比較簡單。希賽軟考學院的學員應該會發現,除了數學和英語外,很多試題都是模擬試題的原題。

2、案例分析與設計試題

試題一

  第一題仍然爲必答題,試題背景爲網上銀行貸款業務,實際考察SOA的理論和應用,試題共3個小問題。

  第一個問題要求考生回答系統有哪幾個功能模塊、SOA的定義和優點。系統的功能模塊可以根據試題描述中給出的流程直接得出。有關SOA的定義和優點,是希賽軟考學院第2套模擬試題第1道試題問題1的原題。

  第二個問題是對第一個問題的補充,是個填空題,進一步考查SOA的概念,以及與相關概念的比較。這些段落來自希賽網技術應用頻道架構設計欄目的一篇文章(http://tech.csai.cn/sa/NO0000410.htm)的原文。

  第三個問題是一個安全性試題,考生可以從網絡安全、信息安全、交易安全等方面進行回答。具體的安全性問題,作者在《系統分析師考試案例分析與設計試題分類精解》(電子工業出版社)中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考生只要提煉出相應的答案就可以了。

試題二

  第二題爲一道關於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選型方面的試題,共3個小問題。

  第一個問題要求考生回答爲什麼王工的方案是正確的,而李工的方案是錯誤的。王工和李工都選擇了嵌入式操作系統,區別在於王工選擇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帶有“實時”性。既然發現了這個區別,就很好辦了。再看看試題描述中對系統的要求和規定,就可知道在這個系統中,“實時”是很重要的要求。

  第二個問題要求考生回答選擇嵌入式操作系統及開發環境應考慮的問題,這些知識在《系統分析師考試論文試題分類分析與範文》(電子工業出版社)第8.16節“論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功能與特性”中,作者進行了詳盡的介紹。

  第三個問題是一個簡單的計算和圖示試題,要求畫出或寫出試題給定的表格中的任務的調度關係。

試題三

  試題三是一道有關CMM和ISO比較的試題,這類試題似乎在每次考試中都會出現(2006年5月的試題3是一道軟件開發方法的比較試題)。試題共3個小問題。

  本題是一個純理論試題,在作者的《系統分析師技術指南》(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關CMM與軟件過程改進的章節中,有現成的答案和表格。因此,不再多說。

試題四

  試題四又是一道關於數據備份與恢復的試題,這樣的試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請考生閱讀《系統分析師考試案例分析與設計試題分類精解》(電子工業出版社),希賽軟考學院的學員可以閱讀模擬試題19和模擬試題20的分析。

試題五

  試題五是一道關於網絡建設方案分析的試題,這是希賽軟考學院第7套模擬試題第3道試題的原題。試題共3個問題,除了第一個問題與希賽模擬試題完全一樣外,其他2個問題有變動。

  第一個問題(11分)是希賽軟考學院第7套模擬試題第3道試題問題1的原題,希賽軟考學院的學員可以閱讀模擬試題的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求考生掌握各種接入方案的優點和缺點,以及試題描述中所給出的數據傳輸的要求。

  第二個問題考查ADSL接入的模型,要求考生把圖填寫完整,該圖在希賽網技術應用頻道網絡工程欄目文章“ADSL的接入模型及安裝面面觀”(http://tech.csai.cn/net/No000158.htm)中有現成的。

  第三個問題涉及到實現VPN的關鍵技術,有關答案可在希賽的VPN專題中找到。
  http://tech.csai.cn/web/200610091202551472.htm
  http://tech.csai.cn/web/200610091353121359.htm
  http://tech.csai.cn/web/200610091401271999.htm
  http://tech.csai.cn/web/200610091409321658.htm

3、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論文試題

試題一 論有效的需求分析過程

  需求分析是系統分析師考試的重點,但本文在需求分析的前面加了限定詞——統一過程(UP)。也就是要求考生重點介紹自己採用UP進行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驟。

  解答本道試題的要點是要搞清楚UP的主要特點,UP是以用例驅動、以架構爲中心、迭代式和增量的開發過程。除此之外,需求獲取的基本方法和傳統軟件過程中的需求獲取方法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在希賽軟考學院第6套模擬試題下午I第1道試題中,已經對UP和瀑布模型進行了詳細的對比,得出了其區別。有關UP更多的信息,考生可以閱讀作者在2003年的一篇文章:http://sa.csai.cn/tszl/NO000041.htm

試題二 論信息系統建設的網絡規劃

  相對其他試題而言,這道試題比較簡單。做過網絡應用系統的考生,特別是從事過系統分析工作的考生,對這個問題應該不陌生。

  在網絡規劃中,應該以開放性、先進性、實用性、可擴展性、安全性與可靠性爲基本原則。考生只要圍繞這幾個要點進行闡述就可以了。

試題三  論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在系統集成中的應用

  本題又是一道關於SOA應用的試題,需要考生搞清楚SOA的技術、工具和環境,有關這方面的內容,請考生閱讀http://tech.csai.cn/sa/NO0000410.htm

  另外,考生還要搞清楚系統集成的概念。這裏的系統集成並不是我們日常工作中的“系統集成公司”業務,而是指界面集成、數據集成和應用集成。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在希賽遠程教育平臺中給出了1篇“論企業應用集成”的範文。

  對希賽軟考學院的學員來說,在“新技術資料”中有一篇“OA構架與電子商務應用集成”的文章,只要把這篇文章簡化(特別是應用實例部分),就是本題的一篇好論文了。

試題四 論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技術的應用

  CSCW是指地域分散的一個羣體藉助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共同協調與協作來完成一相任務。它包括協同工作系統的建設、羣體工作方式研究和支持羣體工作的相關技術研究、應用系統的開發等部分。

  CSCW的應用領域相當寬廣,凡是在計算機及網絡的環境下共享信息、協同完成任務的應用領域都可屬CSCW的範疇。,包括軍事應用、工業應用、OA和MIS、醫療應用、遠程教育、合作科學研究等。

  CSCW的關鍵技術有高速多媒體通信網絡及協議、同步機制、控制機制和策略、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應用接口技術、分佈式多媒體數據庫等。

  有關CSCW的應用實例,請考生閱讀“CSCW與CAD如何結合”一文(http://51cmm.csai.cn/NewTech/No096.htm)。

發佈了4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3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