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人失業理由排行榜,每一個都戳破職場真相

用一個詞來形容過去一年的中國互聯網,大概就是「波濤洶涌」。短短時間內,中國互聯網產業格局已經悄然發生改變。在 2019 年的金三銀四求職季,結合平臺求職案例,帶領大家回顧一下 2018 年至今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變遷,希望爲大家的求職帶來些許幫助。


1、大廠的中年危機,猝不及防一口「涼」

代表公司:網易

與傳統行業相比,互聯網向來是「年輕」與「不安分」的代名詞。但是在互聯網界,也有一些公司因爲人員流動率低、工作節奏慢被譽爲互聯網裏的「國企」。網易、新浪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尤其是網易,「一入豬場胖十斤」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拿着 BAT 的高薪,卻有着國企的溫馨,一度是很多互聯網人的夢工場。縱觀 這些年網易出身的求職者,很多人離開是因爲「在網易過得太好,害怕自己墮落」。這樣的離職理由也是讓所有互聯網人羨慕嫉妒恨。

除了離職率低,網易離職員工「二進宮」的比率也比其他互聯網公司高。和很多互聯網公司員工二次入職保持的警惕性不同,網易一向對自家的離職員工抱着寬容和歡迎的態度。這導致很多網易的老員工在離職之後,很難適應外界互聯網的蠻荒。

「豬場廠長」丁磊在 2019 年似乎鐵了心要來一次「內部大清洗」。網易嚴選、音樂、教育、研究院,包括一些職能部門,紛紛被加入到裁員的大軍中。習慣了圈養生活的網易員工,猝不及防在春節前後喝了一大口「涼白開」。

其實,網易的這次「殺豬行動」蓄謀已久,因爲在丁磊的哲學中有一個重要的觀點:不賺錢就是虧損,投入兩年,效果不好就撤掉。而縱觀這次裁員的部門和產品線,正是網易長期虧錢的部門。

雖然被裁員的員工有點措手不及,但是頂着網易大廠的光環,這些員工尋覓下一份工作並沒有太大的困難,薪資也能實現較大的漲幅。不過也存在一些員工能力與資歷不符的情況,這些員工大多長期沉溺於大廠的安逸與寬容,技術長期止步不前,求職時很容易受到面試官的質疑。

除了被辭退的員工,很多在職的網易員工也在尋求跳槽的機會,平臺甚至還出現裸辭求職的網易員工。他們雖然在裁員風波中倖免於難,但是情緒和工作都受到了裁員的重大影響。「看着同事一個接一個地走,自己難免會很焦慮,總是想着會不會下一個走的就是自己。而且大量的裁員導致交接工作一團混亂,很多項目進行到一半隻能擱置。」一位網易的在職員工這樣傾訴道。

相比突如其來的裁員,也許因爲裁員帶來的人心惶恐纔是網易目前最大的障礙。畢竟那些年飛在天上的豬,現在真的要落到地下了。

2、公司在收購中重生,員工在整合中離場

代表公司:秒拍 摩拜

創業公司被互聯網巨頭收購,對於大多數創始人來講是件好事。摩拜賣身美團之初 ,一篇《摩拜創始人套現 15 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刷爆朋友圈。雖然文章有博眼球的嫌疑,但是創業公司老闆收購案中獲得巨大的收益卻是不爭的事實。

退一步說,被收購對於創業公司也絕不是最壞的結局。因爲大部分創業公司前期很難盈利,如果不投靠巨頭,很難存活。即使苟延殘喘,也失去了競爭的底氣與能力。

巨頭收購創業公司,並不意味着會接納原來公司的所有老員工。平臺近幾個月有不少受公司被收購影響的求職者,其中以秒拍和摩拜兩家公司比較典型。

2018 年 11 月 28 日,新浪第三季度財報會議上,新浪微博 CEO 王高飛確認微博收購一下科技旗下的一直播,並將兩款產品進行融合。其實早在 10 月 13 日,傳聞就表示一直播併入微博,並且一直播的工作人員全部搬入微博所在的新浪大廈。

受到收購的影響,秒拍的母公司一下科技內部進行了一次瘋狂的裁員,裁員比例高達 50%。與此同時,招人活動也同步進行,上演了一場徹底的「大換血」。

「公司的資金鍊早就出了問題,被微博收購也許是公司活下去的唯一辦法。但是一朝君子一朝臣,新公司肯定是不會信任我們這些老員工的。」一位被辭退的一下科技程序員這樣說道。

除了「不被信任」,「職能重合」也是很多被收購公司員工被辭退的重要原因。摩拜在 12 月份進行的「人員優化」中,被辭退的大部分員工都與美團有業務重疊,涉及部門包括市場、財務、技術等,幅度在 20%-30% 左右。

作爲一名被摩拜裁員的程序員,張天表示自己並不感覺失落。因爲在摩拜被美團收購的那一刻,他就預感到了這一天的到來。「美團收購摩拜原本是打算彌補自己業務短板,但是這兩家從結構到企業文化有很大的不同。摩拜給不了美團想要的東西,被優化整合是遲早的事情。」

美團公佈的 IPO 招股書顯示,自收購摩拜以來,摩拜淨虧損爲 4.07 億元。如果說上市前的美團對於摩拜還有絲許寬容的話,上市後股價一路下跌的美團早就失去了對摩拜的耐心。或許美團後悔的是,沒有更早地進行這波裁員吧。

不過後悔的不僅僅是美團。「我最後悔的就是沒有在公司被收購的時候離職,因爲從那時起摩拜就不再是從前的摩拜了。」摩拜的一位老員工這樣說。

3、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

代表公司:人人車 便利蜂

如果說起這兩年不差錢的明星互聯網公司,人人車與便利蜂是不得不提的兩個名字。「左手融資,右手燒錢」是這兩家一路瘋狂擴張的共同特徵。

人人車從 2014 年成立起,短短 4 年間就完成了 6 輪融資,總計 8 億美元,投資機構不乏騰訊、高盛集團(中國)、滴滴出行、順爲資本等大佬。但是融資再快,也趕不上它燒錢的速度。2018 年以來,人人車還沒有一個業務能實現盈利,在這種情況下融資額度又無法滿足公司的實際需要,導致資金鍊數次吃緊。

花錢同樣「大手大腳」的還有便利蜂。除了在短時間內瘋狂開了 600 多家線下門店,便利蜂還兼做了無人貨架和共享單車的生意。三個項目同時進行,投入的資本數額令人咂舌。

與 ofo 相似,人人車和便利蜂在人才的招聘與挖角方面都「財大氣粗」。尤其作爲互聯網公司,對於技術人才的渴求更是旺盛。根據平臺對於兩家公司技術人才的薪酬統計,兩家公司在鼎盛時期開出的薪酬均遠高於市場價格,完全可以媲美 BAT 等大廠。

不過,當初的風光在 2019 年春節前後全部演變成了一種荒唐。兩家相繼爆出經濟危機、大批量裁員的消息。巧合的是,兩家的裁員手段都「變相」得讓人啼笑皆非。人人車「合夥人裁員」和便利蜂的「高數裁人」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說裁員,只說是制度改革和人員考覈,這樣的說辭無非是在拼命護住企業的最後一層蒙羞布。

作爲在公司鼎盛時期被挖角到便利蜂的程序員周宇,現在回想起當初的選擇有點後悔。「明星公司現在越來越不是一個褒義詞。公司真就像一個明星,時刻站在鎂光燈下,不知不覺就有了偶像包袱。爲了維持光鮮亮麗的假象,公司很多時候只能自欺欺人。」

在他看來,即便公司現狀如此,但是老闆們似乎並不願意承認問題。「老闆們總是在強調公司沒有任何問題,反而會越來越好。但是這句話就像一個早已過氣的明星一直和別人說自己有多紅。」

從人人車辭職的程序員劉柱表示自己下一份工作再也不會選擇所謂的明星企業。「進明星創業公司工作就像是坐過山車,心臟不好根本玩不起。」

4、公司天南海北搬家,卻要員工誓死追隨

代表公司:趣店 新浪理財

從 2018 年下半年至今,平臺有一批求職者,他們的離職理由既非公司倒閉,也非自身主觀意願,而是公司搬家了。

互聯網公司搬家本來不是什麼稀奇事,從小區搬 CBD,或者從城東搬到城西。員工無非是上班多搭乘幾站地鐵或者換個出租屋。但是當公司換城市搬家,尤其是橫跨版圖的搬家,對於員工就不單單是換個房子那麼簡單的事了。

2018 年 11 月因爲強制北京出差員工留在廈門的趣店,引發了一波因爲公司搬家而離職的風潮。涉及的 200 多名員工被告知如果不跟隨公司搬遷到廈門,只能自動離職。這場搬遷被戲稱爲**「現代版的北魏孝文帝遷都」**。有網友表示,現金貸公司狠起來,連自己人都坑。

2018 年搬家的互聯網公司絕非趣店一家。小米南下武漢,鼓勵原北京的員工轉崗到南京武漢。早年被蘇寧收購的 PPTV 要求所有員工遷往南京蘇寧總部。新浪旗下的財經業務團隊也由北京遷往上海。

這些互聯網公司搬家的理由雖然各不相同,但是核心目的都是一樣的:省錢,儘可能地省錢。趣店和小米是看中了二線城市的優惠政策,PPTV 是爲了節約場地與管理費用,而新浪財經則是爲了在地理上更接近上海這個金融中心,減少業務費用。

不過公司搬家省錢的同時,員工付出的卻是金錢與精力的雙重損失。一位因爲公司搬家而離職的候選人這樣告訴 :「公司搬家只是換個地方繼續做生意,但是員工捨棄的卻是多年的朋友圈、幾年十幾年的生活習慣甚至包括愛情與親情。這些損失都是無法估量的。公司也許只有工作,但是員工除了工作,還有實實在在的生活。」

即使員工跟隨公司搬遷,承擔的風險也是不可預估的。首先在薪資上,搬遷到二線城市的互聯網公司很可能會對標當地的薪資水準,下調員工的薪資。其次,員工萬一以後離職,很容易陷入「二線城市沒有坑,一線城市回不去」進退兩難的境地。即使不離職,員工也很難再有北上廣那種「一不開心就瀟灑轉身」的自信與勇氣,在與公司的博弈關係中逐漸失去話語權。

而且,如果說這些公司的搬家只是純粹爲了支援二線城市的互聯網產業,和自身的經營狀況沒半毛錢關係,這話你敢相信嗎?


後浪推前浪,這些公司還在浪尖

1、大廠代表:字節跳動、阿里巴巴

雖然從 2018 年以來,大廠裁員的消息一個接一個,但是字節跳動和阿里巴巴這兩家卻絲毫未見風吹草動。

雖然年前因爲業務盤點傳出縮招的消息,但是阿里巴巴 CEO 張勇在 2 月份明確表示不會裁員,會繼續開放招聘。從 平臺的招聘崗位來看,阿里巴巴及其旗下公司的招聘崗位穩居前列。不過與以往相比,阿里巴巴今年的招聘要求明顯更爲嚴格,所需人才集中於中高端,很少再涉及初級人才的招聘。

隨着字節跳動躋身一流互聯網大廠的行列,它的分公司與研發中心在世界角落遍地開花,對於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急迫。2018 年字節跳動的招聘可以用「海納百川」來形容。在 2019 年春季招聘中,光是校招和實習崗位就有 2000 個,社招崗位更是不設上限。作爲一家年輕化的獨角獸公司,字節跳動很重視年輕人才的招徠和培養。潮流加上娛樂的元素也讓它自帶光環,成爲年輕人嚮往的企業。

2、To B 新寵:地平線、雲從科技

2018 年中國互聯網進入下半場,C 端紅利消退,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逐漸成熟並進入企業商用階段,互聯網巨頭紛紛加速佈局 B 端產業。

除了自帶光環的阿里雲、螞蟻金服、商湯科技等名企,地平線、雲從科技、美菜網等 To B 新貴也得到了資本的寵愛和市場的認可。由於目前市場上的人才大多集中於 To C 企業,To B 企業的人才需求遠遠不能夠得到滿足。對於一直從事 To B 產業的人才而言,To B 的快速發展有助於他們的職業生涯獲得更長遠的發展。而對於 To C 人才來說,這也未嘗不是一個尋求轉變與發展的契機。

企業服務領域獨角獸,來源:企服行業頭條

3、新風口: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養老

在過去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十幾年間,我們不斷迎來新的風口,也不斷有舊的風口逝去。在 2018 年之後,互聯網似乎開始迴歸技術的本質:爲人類創造更好的生活。經過了前些年過分喧鬧的娛樂互聯網時代,人們逐漸意識到用技術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性。互聯網與 AI 技術對醫療、養老、教育等領域的滲透逐漸加深,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養老成爲朝陽產業,不斷有新人進入這些兼具商業性與公益性的行業。

「雖然都是工作,但讓人有一種奉獻的快樂,這是其他互聯網行業沒有的體驗。因爲我覺得我在做一件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一位在互聯網醫療行業工作的程序員這樣說。他們公司正在研製一款 AI 醫療系統,可以遠程幫助偏遠地區的人們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也許互聯網行業就是如此。不管是前浪還是後浪,只有真正有價值的浪花才值得永遠留在大海,被世界銘記。

比如說Android開發,很多人都說找工作是越來越難,殊不知很多大廠都招不到人,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因爲自身的技能水平不到位, 技術不行,怎麼都找不到工作。


感謝大家能耐着性子看完囉裏囉嗦的文章

在這裏我也分享一份私貨,自己收錄整理的Android學習PDF+架構視頻+面試文檔+源碼筆記,還有高級架構技術進階腦圖、Android開發面試專題資料,高級進階架構資料幫助大家學習提升進階,也節省大家在網上搜索資料的時間來學習,也可以分享給身邊好友一起學習

如果你有需要的話,可以點贊+評論關注我,點擊這裏領取 Android學習PDF+架構視頻+面試文檔+源碼筆記

發佈了18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6 · 訪問量 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