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編寫的程序不能在其他機器上運行的解決方案(轉載)

REF: http://www.cnblogs.com/killmyday/articles/1394596.html

VC編寫的程序不能在其他機器上運行的解決方案

有的時候,你在Visual C++上面經過好幾個月的辛勤努力,終於將程序編寫完成並且測試完畢,然而當你試圖在客戶的發佈機上運行剛寫好的程序時,有可能會碰到類似下面的錯誤,操作系統告訴你“由於應用程序配置不正確,應用程序未能啓動。重新安裝應用程序可能會糾正這個問題”:

一般情況下,這個問題都是由於程序不能找到所需要的C運行庫(CRT)而引起的。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yes'?>

<assembly xmlns='urn:schemas-microsoft-com:asm.v1' manifestVersion='1.0'>

 <trustInfo xmlns="urn:schemas-microsoft-com:asm.v3">

    <security>

      <requestedPrivileges>

        <requestedExecutionLevel level='asInvoker' uiAccess='false' />

      </requestedPrivileges>

    </security>

 </trustInfo>

 <dependency>

    <dependentAssembly>

      <assemblyIdentity type='win32' name='Microsoft.VC90.DebugCRT' version='9.0.21022.8'

                        processorArchitecture='x86' publicKeyToken='1fc8b3b9a1e18e3b' />

    </dependentAssembly>

 </dependency>

</assembly>

 

在Windows XP SP2以後,Windows引入了Side-by-Side執行的概念,這個概念本來是.NET提出來的,但是Windows後來將這個概念集成到操作系統層面上來了。大家都應該知道Dll Hell的問題,爲了解決Dll Hell的問題,Side-By-Side提出不同版本的dll文件可以同時存在於同一個系統裏面,而且依賴於不同版本dll的應用程序在運行的時候可以使用到它當初被編譯生成的dll。前面的話,有點繞,舉個例子:

1.         假定你編寫了一個C++程序A,是使用MFC 8.0(這個版本是隨着Visual Studio 2005)發佈的。

2.         之後你的機器升級了Visual Studio的版本,從2005升級到2008,2008的MFC庫是9.0版本的,這個時候你的操作系統裏面安裝了兩個版本的MFC,分別是8.0和9.0。

3.         你在Visual Studio 2008編寫了另外一個C++程序B,B依賴與MFC 9.0。

4.         如果你運行程序A的話,操作系統會將MFC 8.0加載到A的進程裏面。

5.         如果你這時同時運行程序B,操作系統會將MFC 9.0加載到B的進程裏面。這就是Side-by-side的執行概念。

 

操作系統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爲它在加載程序A和B之前,除了查看PE格式裏面A和B所依賴的Dll信息,都會查看A和B的manifest文件。Manifest文件保存了Windows可執行文件(包括exe和dll文件)要運行起來的環境設置信息,文件名一般是可執行文件的文件全名加上.manifest。例如notepad.exe的manifest文件就應該是notepad.exe.manifest。例外有的程序將manifest文件直接嵌入到可執行文件的資源裏面了,這也就是爲什麼有的時候你看不到程序的manifest文件的原因。通常來說,一個manifest文件的內容如下(test.exe.manifest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yes'?>

<assembly xmlns='urn:schemas-microsoft-com:asm.v1' manifestVersion='1.0'>

 <trustInfo xmlns="urn:schemas-microsoft-com:asm.v3">

    <security>

      <requestedPrivileges>

        <requestedExecutionLevel level='asInvoker' uiAccess='false' />

      </requestedPrivileges>

    </security>

 </trustInfo>

 <dependency>

    <dependentAssembly>

      <assemblyIdentity type='win32' name='Microsoft.VC90.DebugCRT' version='9.0.21022.8'

                        processorArchitecture='x86' publicKeyToken='1fc8b3b9a1e18e3b' />

    </dependentAssembly>

 </dependency>

</assembly>

上面的例子裏面,就說明這個程序依賴於CRT 9.0,而且是調試版的,CPU架構是32位的CPU。對於將manifest文件嵌入到資源文件的程序我們也有辦法看到manifest的信息。

1.         一種是使用mt.exe(Visual Studio自帶的manifest處理程序):

mt -inputresource:test.exe;#1 /out:test.manifest

2.         另外一種是使用dumpbin程序將整個exe的內容打印到一個文件,然後用文本編輯器打開,搜索Assem字符串樣式就能找到manifest信息:

 
解決方案

知道了程序依賴於具體哪一個dll以後,你可以將所依賴的dll拷貝到程序的安裝文件夾裏面,以CRT庫綁定失敗爲例,介紹解決步驟:

1.         從上例中我們知道程序依賴的Microsoft.VC90.DebugCRT庫,版本號是9.0.21022.8,需要32位機器版本的CRT。這個依賴項一般是因爲你的程序是調試版,所以Visual Studio在編譯的時候,將調試版的CRT加入程序的依賴項。

2.         從Visual Studio的安裝文件夾裏面將D:"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 9.0"VC"redist"Debug_NonRedist"x86中的Microsoft.VC90.DebugCRT整個文件夾拷貝到應用程序所在的文件夾裏面,注意:

a)         如果你的程序依賴的是32位的CRT,則要拷貝x86文件夾裏面的Microsoft.VC90.DebugCRT文件夾,如果是先x64程序,則要拷貝x64文件夾裏面。

b)         你需要確定Microsoft.VC90.DebugCRT文件夾裏面的Microsoft.VC90.DebugCRT.manifest文件裏面保存的版本信息而你程序依賴的版本信息匹配,Microsoft.VC90.DebugCRT.manifest裏面的版本信息大版本號一定要一致,小版本號一定要等於或者大於你程序依賴的CRT的小版本號。比如上例中,我們的程序是依賴於CRT 9.0.21022.8,而我們的Microsoft.VC90.DebugCRT.manifest的版本是9.0.30729.1,這樣是可以的;而8.0.30729.1就會有問題。如果大版本號一樣,小版本號不一致的話,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案就是修改程序的manifest文件,使其互相匹配就可以了。

3.         如果你的程序不是依賴調試版本的CRT,而是release版本的CRT,直接去微軟的官方網站下載一個crt redist包安裝上就可以了。

發佈了2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