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管理 -- 夥伴算法

通常情況下,一個高級操作系統必須要給進程提供基本的、能夠在任意時刻申請和釋放任意大小內存的功能,就像malloc 函數那樣,然而,實現malloc 函數並不簡單,由於進程申請內存的大小是任意的,如果操作系統對malloc 函數的實現方法不對,將直接導致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那就是內存碎片。

內存碎片就是內存被分割成很小很小的一些塊,這些塊雖然是空閒的,但是卻小到無法使用。隨着申請和釋放次數的增加,內存將變得越來越不連續。最後,整個內存將只剩下碎片,即使有足夠的空閒頁框可以滿足請求,但要分配一個大塊的連續頁框就可能無法滿足,所以減少內存浪費的核心就是儘量避免產生內存碎片。

針對這樣的問題,有很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其中夥伴算法被證明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套內存管理方法,因此也被相當多的操作系統所採用。

夥伴算法,簡而言之,就是將內存分成若干塊,然後儘可能以最適合的方式滿足程序內存需求的一種內存管理算法,夥伴算法的一大優勢是它能夠完全避免外部碎片的產生。什麼是外部碎片以及內部碎片,前面博文slab分配器後面已有介紹。申請時,夥伴算法會給程序分配一個較大的內存空間,即保證所有大塊內存都能得到滿足。很明顯分配比需求還大的內存空間,會產生內部碎片。所以夥伴算法雖然能夠完全避免外部碎片的產生,但這恰恰是以產生內部碎片爲代價的。

Linux 便是採用這著名的夥伴系統算法來解決外部碎片的問題。把所有的空閒頁框分組爲 11 塊鏈表,每一塊鏈表分別包含大小爲1,2,4,8,16,32,64,128,256,512 和 1024 個連續的頁框。對1024 個頁框的最大請求對應着 4MB 大小的連續RAM 塊。每一塊的第一個頁框的物理地址是該塊大小的整數倍。例如,大小爲 16個頁框的塊,其起始地址是 16 * 2^12 (2^12 = 4096,這是一個常規頁的大小)的倍數。

下面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該算法的工作原理:

假設要請求一個256(129~256)個頁框的塊。算法先在256個頁框的鏈表中檢查是否有一個空閒塊。如果沒有這樣的塊,算法會查找下一個更大的頁塊,也就是,在512個頁框的鏈表中找一個空閒塊。如果存在這樣的塊,內核就把512的頁框分成兩等分,一般用作滿足需求,另一半則插入到256個頁框的鏈表中。如果在512個頁框的塊鏈表中也沒找到空閒塊,就繼續找更大的塊——1024個頁框的塊。如果這樣的塊存在,內核就把1024個頁框塊的256個頁框用作請求,然後剩餘的768個頁框中拿512個插入到512個頁框的鏈表中,再把最後的256個插入到256個頁框的鏈表中。如果1024個頁框的鏈表還是空的,算法就放棄併發出錯誤信號。

簡而言之,就是在分配內存時,首先從空閒的內存中搜索比申請的內存大的最小的內存塊。如果這樣的內存塊存在,則將這塊內存標記爲“已用”,同時將該內存分配給應用程序。如果這樣的內存不存在,則操作系統將尋找更大塊的空閒內存,然後將這塊內存平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返回給程序使用,另一部分作爲空閒的內存塊等待下一次被分配。

以上過程的逆過程就是頁框塊的釋放過程,也是該算法名字的由來。內核試圖把大小爲 b 的一對空閒夥伴塊合併爲一個大小爲 2b 的單獨塊。滿足以下條件的兩個塊稱爲夥伴:

  • 兩個快具有相同的大小,記作 b
  • 它們的物理地址是連續的
  • 第一塊的第一個頁框的物理地址是 2 * b * 2^12 的倍數

該算法是迭代的,如果它成功合併所釋放的塊,它會試圖合併 2b 的塊,以再次試圖形成更大的塊。

假設要釋放一個256個頁框的塊,算法就把其插入到256個頁框的鏈表中,然後檢查與該內存相鄰的內存,如果存在同樣大小爲256個頁框的並且空閒的內存,就將這兩塊內存合併成512個頁框,然後插入到512個頁框的鏈表中,如果不存在,就沒有後面的合併操作。然後再進一步檢查,如果合併後的512個頁框的內存存在大小爲512個頁框的相鄰且空閒的內存,則將兩者合併,然後插入到1024個頁框的鏈表中。

簡而言之,就是當程序釋放內存時,操作系統首先將該內存回收,然後檢查與該內存相鄰的內存是否是同樣大小並且同樣處於空閒的狀態,如果是,則將這兩塊內存合併,然後程序遞歸進行同樣的檢查。

下面通過一個例子,來深入地理解一下夥伴算法的真正內涵(下面這個例子並不嚴格表示Linux 內核中的實現,是闡述夥伴算法的實現思想):

假設系統中有 1MB 大小的內存需要動態管理,按照夥伴算法的要求:需要將這1M大小的內存進行劃分。這裏,我們將這1M的內存分爲 64K、64K、128K、256K、和512K 共五個部分,如下圖 a 所示


1.此時,如果有一個程序A想要申請一塊45K大小的內存,則系統會將第一塊64K的內存塊分配給該程序(產生內部碎片爲代價),如圖b所示;

2.然後程序B向系統申請一塊68K大小的內存,系統會將128K內存分配給該程序,如圖c所示;

3.接下來,程序C要申請一塊大小爲35K的內存。系統將空閒的64K內存分配給該程序,如圖d所示;

4.之後程序D需要一塊大小爲90K的內存。當程序提出申請時,系統本該分配給程序D一塊128K大小的內存,但此時內存中已經沒有空閒的128K內存塊了,於是根據夥伴算法的原理,系統會將256K大小的內存塊平分,將其中一塊分配給程序D,另一塊作爲空閒內存塊保留,等待以後使用,如圖e所示;

5.緊接着,程序C釋放了它申請的64K內存。在內存釋放的同時,系統還負責檢查與之相鄰並且同樣大小的內存是否也空閒,由於此時程序A並沒有釋放它的內存,所以系統只會將程序C的64K內存回收,如圖f所示;

6.然後程序A也釋放掉由它申請的64K內存,系統隨機發現與之相鄰且大小相同的一段內存塊恰好也處於空閒狀態。於是,將兩者合併成128K內存,如圖g所示;

7.之後程序B釋放掉它的128k,系統也將這塊內存與相鄰的128K內存合併成256K的空閒內存,如圖h所示;

8.最後程序D也釋放掉它的內存,經過三次合併後,系統得到了一塊1024K的完整內存,如圖i所示。


有了前面的瞭解,我們通過Linux 內核源碼(mmzone.h)來看看夥伴算法是如何實現的:

夥伴算法管理結構

  1. #define MAX_ORDER 11
  2. struct zone {
  3. ……
  4. struct free_area free_area[MAX_ORDER];
  5. ……
  6. }
  7. struct free_area {
  8. struct list_head free_list[MIGRATE_TYPES];
  9. unsigned long nr_free;//該組類別塊空閒的個數
  10. };

前面說到夥伴算法把所有的空閒頁框分組爲11塊鏈表,內存分配的最大長度便是2^10頁面。

上面兩個結構體向我們揭示了夥伴算法管理結構。zone結構中的free_area數組,大小爲11,分別存放着這11個組,free_area結構體裏面又標註了該組別空閒內存塊的情況。

                                          

將所有空閒頁框分爲11個組,然後同等大小的串成一個鏈表對應到free_area數組中。這樣能很好的管理這些不同大小頁面的塊。

(啊哦,有時間再補充吧...)


(SAW:Game Over!)

發佈了26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05 · 訪問量 2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