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機】3D打印機的各項校準!讓你更瞭解你的3D打印機

本文爲3D虎原創或翻譯內容,禁止抄襲,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3D虎,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一個DIY的3D打印機在開始打印前應該做各項校準,同時校準也可以驗證你所購買來的3D打印機各項性能是否達標,假如略過這一步驟,將直接導致打印失敗。下文作者總結一些3D打印機校準的知識。


  通用校準:


  1.框架穩定正確擺放。


  2.同步皮帶是緊繃的。


  3.加熱牀與擠出機噴嘴的運動面都是水平的。


  4.送絲線卷軸自由不會給擠出機造成太大的阻力。


  5.確認步進電機沒有鬆動,安裝位置水平。


  6.固件設置是正確的,包括軸運動速度和加速度,溫度控制和檢測正常,限位正常,電機旋轉方向正確。


  7.擠出機校準。控制擠出10mm對應實際送絲測量得到的也是10mm。這一點務必要保證,假如送絲過長會導致氣泡或模型溢出,過少會導致夾層附着力差。


  準備工作:


  1.一個能夠精確測量100mm的工具,推薦使用遊標卡尺。


  2.一個能夠精確測量0.5mm寬的工具,同樣推薦使用遊標卡尺。


  3.知道你所採用的步進電機每轉步進數,steps = 360 / angle, 因此 1.8° = 200 steps, 0.9° = 400 steps。


  4.知道你步進驅動電路的步進細分設置,大多數板子是16細分,也有些板子是32細分。


  5.知道你傳動滑輪齒數,大多數採用10齒或12齒。


  6.知道你的皮帶節距,注意XL和T5皮帶長得一樣,可是他們是不一樣的。


  7.知道你的擠出機齒輪齒數或齒輪比。


  8.移除機器上帶帶反彈的部件。


  9.用這個計算器:XY and E steps, layer heights, and acceleration (此處鳴謝MakerLab的中文翻譯版)


  初步校準:


  水平:移動擠出噴頭沿成型體積最大邊沿運動,觀察平臺與噴頭的距離應當保持相同。如果不同,調節旋鈕使其距離一樣(參見關於水平校準)。


  各運動軸:通過上位機控制軟件或機器液晶模塊操作移動XYZ軸100mm,用尺子測量實際的移動距離,假如不一致,需要修改固件中控制電機每秒的秒衝數(參見下文)。


  擠出機校準:加熱到耗材目標溫度,通過上位機控制軟件或機器液晶模塊操作送絲10mm,大概估算擠出的實際長度是否與操作的值的一直,不一致通用修改固件中控制電機每秒的秒衝數(參見關於擠出機校準)。


  耗材溫度: 設置加熱穩定,手動送絲後噴頭出絲順暢。


  固件中電機每秒的秒衝數的計算方法:


  XY軸步進:


  假如你使用的是皮帶+滑輪,Jenny傳動計算器可以準確的計算出電機,同步輪和同步帶的特徵,各軸需要的步進脈衝。


  基本公式是這樣的:


  XY 軸steps_per_mm = (motor_steps_per_rev * driver_microstep) / (belt_pitch * pulley_number_of_teeth)


  motor_steps_per_rev:步進電機每轉步數 (1.8角度的電機爲200步,0.9角度的電機爲400步)


  driver_microstep:驅動電路細分 (RAMPS1.4 最大細分爲16)


  belt_pitch:同步帶齒間距(MXL間距爲2.032mm)pulley_number_of_teeth:同步輪齒數 通用例子:


  // NEMA 17 motor with T2 belt and 20-tooth pulley: (200 * 16) / (2 * 20) = 80.0


  // NEMA 17 motor with T5 belt and 8-tooth pulley: (200 * 16) / (5 * 8) = 80.0


  // NEMA 17 motor with XL belt and 8-tooth pulley: (200 * 16) / (5.08 * 8) = 78.74


  Z軸步進:


  大多數的RepRap 3D打印機Z軸採用絲桿,首先你要知道傳送到Z軸絲槓上的圈數,然後根據螺距來確定垂直距離。


  計算運動旋轉軸的基礎公式:


  Z軸 steps_per_mm = (motor_steps_per_rev * driver_microstep) / thread_pitch


  motor_steps_per_rev:步進電機每轉步數 (1.8角度的電機爲200步,0.9角度的電機爲400步)


  driver_microstep:驅動電路細分 (RAMPS1.4 最大細分爲16)


  thread_pitch :絲桿螺紋間距(Ultimaker M12 螺距3mm)


  通用案例:


  // NEMA 17 with standard pitch M5 threaded rod200 * 16) / 0.8 = 4000


  // NEMA 17 with standard pitch M8 threaded rod200 * 16) / 1.25 = 2560


  // NEMA 17 with SAE 5/16 threaded rod. It has 18 threads per inch (25.4mm / 18)200 * 16) / (25.4 / 18) = 2267.7165355


  而有些3D打印機的Z軸是通過滑輪皮帶連接到絲桿,只要滑輪直徑相同上面的公式任然成立,但是滑輪直徑不同需要最終結果上乘以這個比例,例如,半杆滑輪的計算結果需要乘以2.


  E軸步進:


  基本公式:


  e_steps_per_mm = (motor_steps_per_rev * driver_microstep) * (big_gear_teeth / small_gear_teeth) / (hob_effective_diameter * pi)


  motor_steps_per_rev:步進電機每轉步數 (1.8角度的電機爲200步,0.9角度的電機爲400步)


  driver_microstep:驅動電路細分 (RAMPS1.4 最大細分爲16)


  big_gear_teeth:大齒輪的齒數


  small_gear_teeth:小齒輪的齒數


  hob_effective_diameter:擠出螺桿直徑


  pi: 3.1415926通用案例:


  // Classic Wade with a 39:11 gear ratio(200 * 16) * (39 / 11) / (7 * 3.14159) = 515.91048


  // Gregstruder with a 51:11 gear ratio(200 * 16) * (51 / 11) / (7 * 3.14159) = 674.65217


  // Gregstruder with a 43:10 gear ratio(200 * 16) * (43 / 10) / (7 * 3.14159) = 625.70681


  // MK7 Direct Drive with 2engineers 50:1 planetary gear motor(48 * 16) * (50 / 1) / (10.56 * 3.14159) = 1157.49147


  關於擠出機校準:


  誤區提醒:G-code擠出相關的指令,所控制的擠出長度是指耗材進入送料機的長度,而非耗材擠出噴頭的長度。


  校準步驟1:爲了不讓費耗材,可以將送料管的加熱端拔出。


  校準步驟2:送料機送入一段耗材絲,卡緊。


  校準步驟3:選擇送料機進的耗材口位置作爲起點,在耗材絲的120mm處做一個標記。


  校準步驟4:控制打印機送絲100mm。


  校準步驟5:測量耗材進口到剛纔做標記的實際距離,假如超過20mm,說明送絲過少,假如不到20mm,說明送絲過多。


  校準步驟6:計算公式


  new_e_steps = old_e_steps * (100 / distance_actually_moved)


  校準步驟7:將您的得到的這個new_e_steps重新寫入固件。


  校準步驟8:再此驗證校準,直到理論值接近實際值(一般96-104mm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關於水平校準


  把你的打印機Z軸設置爲0的時候,在Z平臺和噴頭之間應該可以放進一張A4打印紙張,這是最快速有效的水平校準方法。


  關於擠出溫度


  每一種耗材,都有它適合的打印溫度,同樣是PLA耗材,原色半透明的PLA能在180度左右打印出非常好的效果,而不透明的PLA耗材能在165度左右打印出非常好的效果。


  由於每臺機器的熱敏電阻或其他測溫元件的測量誤差也會導致溫度設置不同。


  這裏提供一套方法讓您的打印機找到對應的耗材所適合的打印溫度。


  進一步校準:


  在上一步的校準基本正確以後下面做更精確的校準,


  打印一個簡單的圍牆立方是個很好的方法,例如這個模型:【wall_40*10.stl】


  1.打印之前的軟件設置:


  耗材直徑,請用遊標卡尺正確度量耗材直徑。得到的結果填在切片軟件中


  噴嘴直徑,這個不用精確測量,參考賣家提供的直徑。比如0.4mm


  擠出倍數設置成1,也有些軟件按百分比計算的,則設置爲100%


  2.切片生成Gcode,打開Gcode文件查看perimeters extrusion width(周邊擠出線寬)並記下這個值。


  3.現在Gcode發到打印機開始打印,等待打印完成後,對這個模型的4壁的頂部進行壁厚測量,(注意不能測量底部,由於底部可能水平不準,會膨脹)。得到結果然掉一個最大值,取其餘3壁的壁厚平均值。


  4.這時,你有了理論值和實際值,用理論值除以實際值,將這個係數填到剛纔的擠出倍數設置中。


  5.設置好後從新切片,重新打印,以驗證校準是否正確。


  友情提醒:別忘記保存你校準的參數。


發佈了3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36 · 訪問量 3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