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機堆疊技術

            首先,爲什麼需要“堆疊”呢?前面我們提到過,交換機的級連個數不得超過 7 個,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 200 節點的網絡,如果使用普通 24 口交換機級連幾乎無法實現,因爲 24 個端口乘以 7 臺交換機等於 168 個端口,級連還要用掉一些,大約還有 156 個端口可用,那麼剩餘的 44 臺主機就沒有位置來連接了,當然還可以使用路由,不過沒有路由的情況下應該如何實現呢?這類問題早在集線器時代就普遍存在了(HUB 尤其明顯,因爲最多級連個數 10 兆 4 個、百兆 2 個(class II 規範)),解決辦法就是使用堆疊技術。

    堆疊不是使用普通的線纜,而是有專用的堆疊線纜,將設備的主板直接連接,所以早期稱之爲背板堆疊技術。既然是直接在主板上連接(專用的堆疊端口),這樣就像是將主板焊接在了一起似的,堆疊起來的設備在邏輯上算是一臺設備。由於堆疊不需要佔用端口,有專用的堆疊端口,並且不浪費級聯個數,從而使得端口的數量成倍增加。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交換機或集線器支持堆疊技術,一般廠商有特定型號、使用的特定線纜並且堆疊個數也不一樣

    堆疊在今天還有很多擴展的應用,包括主從堆疊、增加帶寬和預留擴展升級。

主從堆疊利用了堆疊起來的設備算是一臺設備的特點,主設備可以選用功能齊全價格貴的型號,從設備選用功能少便宜的設備,堆疊之後,從設備可以繼承主設備的功能特點,從而達到降低費用的目的。

可以利用主從堆疊的能力,例如主設備購買千兆光纖模塊接口後從設備可以直接使用而不需單獨購買了,同時因爲堆疊電纜的直接連接性還有增加交換機之間帶寬的功能。並且如果日後增加端口也可以用繼續堆疊的方式順利升級、

                           

發佈了2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9 · 訪問量 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