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爲下一個蓋茨:解析成功七要素

Bill Gates美國廣播公司週四撰文稱,對追求利潤的企業家來說,億萬富翁、從軟件工程師變身慈善家的比爾·蓋茨身上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多名職業顧問和心理學家回顧 了蓋茨35年職業生涯的高峯和低谷,總結出決定他成功的幾個要素.他們發現,蓋茨最有指導意義的一個特點就是他目標明確,這點在他青少年時期就已經有所體 現.在13歲編寫第一個電腦程序後,蓋茨開發有可能改變整個世界的尖端軟件的決心一直不曾動搖過.

蓋茨的執著也讓他冒了一些風險.例如,20歲時,他從哈佛大學輟學,創辦了微軟;1998年,當微軟面臨美國政府的反壟斷訴訟時,他毅然親自出庭作證.在他的領導下,微軟迅速做出反應並最終達成和解,和解協議並未對該公司在瀏覽器和操作系統上的壟斷有太多限制,這反映了他對如何以及何時纔是打破規則的好時機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但專家們表示,胸懷抱負的企業領導人充分理解冒險有可能帶來的後果非常重要.賭博並不適合所有人,如果後援計劃不到位,冒險有可能斷送事業.《職場膽小鬼求職技巧》(The Career Coward's Guide to Changing Careers)一書的作者卡蒂·皮奧特勞斯基說:“蓋茨證明,美國東部老牌名校常春藤聯盟的學位或顯赫的家族不是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不過需要記住的是,在缺乏推動事業的遠見時,那麼有那些東西倒也無妨.”   評論人士對蓋茨的管理風格大加批判,甚至給他貼上了專橫的標籤.但正是他嚴謹的工作態度掩飾了他成功的另一個祕訣:他不想讓他的目標打折扣.但這位IT業巨頭也有柔情一面.蓋茨通過把辦公室營造成和大學校園一樣的工作環境並鼓勵自由思考,贏得了員工的欣賞,從而爲他必要時實行“打是親,罵是愛” 的管理留下了餘地.   職業顧問兼職業說客斯蒂芬·霍普森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微軟員工是最優秀、最聰明的,但他們不是因順從而出名.你能想象他們在一個對衣着有着嚴格要求的環境下工作嗎?蓋茨瞭解他的員工併爲他們提供了理想的成長環境.”   蓋茨的情商和商業頭腦讓他能走這麼遠,幸運女神確實很眷顧他.雖然這一點無法效仿,但他在機會來臨的時候牢牢地抓住了.例如,當IBM首次請蓋茨爲其第一款PC機編寫操作系統時,蓋茨既沒有經驗也沒有資源,但他還是答應了,並在幾個星期後拿出了MS-DOS系統.位於西雅圖的“生活與職業復興中心研究所”(Centerpoint Institute for Life and Career Renewal)創始人卡羅爾·維奇奧說:“像蓋茨這樣的成功人士抓住了機會,因爲他們做好了準備.如果你的目標不夠清晰的話,這些機會不會降臨在你身上,因爲你看不見它們.”   不過,蓋茨成功最重要的品質是專家們所謂的自覺.不管是編寫BASIC語言還是管理一家慈善基金會,蓋茨都會毫不猶豫地爲了自己的激情付出行動.他不斷鼓勵創新,拒絕停下腳步和滿足於過去的成就.他通過全身心投入工作,不斷激勵自己前進.職業顧問亞歷山德拉·萊維特說:“人們應當把蓋茨的成功看作是一個人的成功,而不僅僅是一個商人的成功.無可否認,這是給成功下的一個新定義,但如今隨着個人與職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一定義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以下是專家們找出的決定蓋茨成功的七個要素:
  1.起步早   蓋茨很小的時候就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在中學時免修了一些課程,把這些時間用在編程的研究上.職業心理學家漢密爾頓·菲利普斯在寫給《福布斯》網站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即使在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蓋茨就下定決心做一件轟轟烈烈的事,並從中找到樂趣,因此在成年之後,他擁有足夠穩定的情緒支撐他的工作,並讓他走向成功.”   2.目標明確 堅持到底
  蓋茨17歲時創辦了他的第一家軟件公司,而且從一開始,就夢想把它做成行業巨頭.職業顧問安德麗婭·凱說:“青年時期,蓋茨花了大量的時間實踐他的技能並搜尋更多有關他感興趣的事物的信息:分析問題,驗證自己的想法.他是個天才,有着令人難以置信的專注.”   3.理性而不默守陳規   學校並不適合蓋茨,他自己也清楚這一點.20歲時,他毅然從哈佛大學輟學,創辦了微軟.但在你作出有風險的職業選擇前,確信你已經考慮過後果.舊金山職業指導馬蒂·納姆克說:“如果從蓋茨輟學後取得成功的經歷推斷有抱負的企業家都應當效仿他,那就大錯特錯了.一個人需要的是蓋茨幾個方面的結合,包括哈佛級智商、幹勁、掩飾在孩子氣魅力之下的無情,以及最重要的運氣.”   4.一個好漢三個幫
  蓋茨的微軟團隊從一開始就一直跟着他,蓋茨對團隊的充分信任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13歲那年,他與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相識,而微軟 CEO史蒂夫·鮑爾默和他在哈佛大學時就成了好朋友.牢固的私人關係提供了一種超越工作範疇的信任度,而這種信任度保證你的員工將爲你最賣力地做事.   5.形象就是一切   蓋茨已經成功地完成了從一個叛逆的暴發戶到企業領導人再到慈善家的變身,在這一過程中,蓋茨也充分認識到公衆對自己的評價.職業指導、《New Rules @ Work》一書作者芭芭拉·帕切特說:“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已經能夠展現出自己更成熟、更穩重的一面:他的眼鏡越來越小,頭髮越來越順.現在,他正將自己的形象從企業領導人轉變成前輩,所以他肯定能夠根據他希望人們怎麼看他完成這一轉變.”
  6.決不自滿
  儘管38歲時就成了億萬富翁,但蓋茨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那是因爲他的目標不僅僅是賺錢.他癡迷於自己的行業,而且熱衷於嘗試新事物.在選擇職業時,確信你對自己要從事的行業真正感興趣.專家表示,你的成績永遠有待於提高,而錢也會滾滾而來.
  7.知自知彼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從基礎的編程到慈善事業,蓋茨已通過追求自己的理想取得了成功.他從來不做自己不相信的事.萊維特說:“人們應當把蓋茨的成功看作是一個人的成功,而不僅僅是一個商人的成功.無可否認,這是給成功下的一個新定義,但如今隨着個人與職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一定義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發佈了1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