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薦:《生命之樹》、《水上音樂》

電影:《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由泰倫斯·馬力克導演。故事開始於一個1950年代,生活在美國中西部的家庭的傑克在童年時收到雙親兩種矛盾的教育。成年後的傑克漸漸迷失了自己,發現他在現代社會失去了靈魂,他尋覓生命的原初以及意義的答案,拷問信仰的存在,最終明白了生命的真諦。

故事講述生長在美國中西部的11歲少年傑克的成長變遷。他的家庭由父母和三兄弟組成。在一個孩子眼中,起初一切都是新奇的。他從母親身上看到了慈愛,而他的父親告訴他,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就是把自己放在首位。在成長過程中,傑克竭力想要調和雙親相悖的人生觀。

故事開始於一個50年代,生活在美國中西部的家庭,電影跟隨着大兒子傑克的生命展開,穿過其無辜天真的童年到幻滅的成人時代。

西恩·潘飾演的傑克出生於美國中西部,父親奧布萊恩是一個頗爲守舊的農民,經常強調要以自己爲中心,去做一個純爺們真漢子,而母親則是溫柔又感性。傑克就在雙親不同的教育中長大成人,漸漸疲憊了現代都市生活的傑克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迷失了。最終是父母的教育讓他明白了,  生命之樹 電影生命的真諦就在於家庭之中。

影片中母親便說:“人生分爲兩種活法,一種是自然的,一種是聖潔的,要看你自己選擇哪一種。”影片預告片最後一句仍是母親的教導:“只要愛過,人生就不算白過。”

There are two ways in life: the way of nature, and the way of Grace. You must choose which one you will follow.

音樂:《水上音樂》

《水上音樂》,又稱《水樂》、《船樂》。亨德爾作於1717年,是一部管絃樂組曲。傳說是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上爲新即位的英皇喬治一世演奏的,故有“水上音樂”的美名。全部組曲由二十首小曲組成,開始是一首法國式的前奏曲,其後是布萊舞曲、小步舞曲等各種形式的舞曲,同時也有緩慢樂章。樂器使用了小提琴、低音提琴、日耳曼橫笛、法蘭西橫笛、雙簧管、圓號、小號等。

現在我們演奏和聽到的《水上音樂》已經不是亨德爾的原作,而是後來英國曼徹斯特的哈萊樂隊指揮哈蒂(harty)爵士爲近代樂隊所改編的樂曲,共有六個樂章: 快板、布萊舞曲、小步舞曲、號角舞曲(一種古代的三拍子舞曲)、行板、堅決的快板。由於旋律優美動聽,節奏輕巧而流傳後世。這裏我們選錄了六個樂章中的第一樂章、第二樂章和第六樂章。

第一樂章爲莊嚴的序曲,樂曲氣氛活潑熱烈,開始由圓號與絃樂器共同奏出輕盈的同音反覆和華美的顫音,相互對答。

第二樂章爲舞曲般的旋律,氣氛輕鬆舒展。這裏選錄的第二主題爲小調,抒情性很強。

第六樂章爲堅決的快板,威武雄壯。這一部分是全曲最爲精彩的篇章。

亨德爾的《水上音樂》,乃亨德爾訪問倫敦時,爲倫敦的王室而作,作於1715年。當時,在泰晤士河上夜遊,是皇室喜愛的夏季活動。乘坐掛着彩燈的遊船,周圍有成羣結隊簇擁着的大小帆船,國王乘坐的船旁有音樂家的船演奏音樂。亨德爾一共參加了三次這樣的夜遊活動(1715年8月22日,1717年7月17日,1736年4月26日),他的《水上音樂》最早的原始手稿其實已丟失,最細緻的復原本乃萊德利希所複製。這部作品根據亨德爾的三次夜遊,編爲三組。

2012/04/13 08:00 於上海

發佈了8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1 · 訪問量 2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