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的時間戳

有關時間戳的說明 關於 RTP 傳輸中時間戳的說明(這部分來自於網絡)

時間戳單位:RTP協議中使用的時間戳,其單位不是秒之類的,而是以採樣頻率爲基礎 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使時間戳單位更爲精準。比如說一個音頻的採樣頻率爲 8000Hz, 那麼我們可以把時間戳單位設爲 1 / 8000

時間戳增量:相鄰兩個 RTP 包之間的時間差(以時間戳單位爲基準)。 採樣頻率: 每秒鐘抽取樣本的次數,例如音頻的採樣率一般爲8000Hz幀率:每秒傳輸或者顯示幀數,例如 25f/s 在 RTP 協議中並沒有規定時間戳的粒度,這取決於有效載荷的類型。因此RTP 的時間戳又稱爲媒體時間戳,以強調這種時間戳的粒度取決於信號的類型。例如,對於8kHz 採樣的 話音信號,若每隔20ms 構成一個數據塊,則一個數據塊中包含有 160 個樣本(0.02× 8000=160)。因此每發送一個 RTP 分組,其時間戳的值就增加160

如果採樣頻率爲 90000Hz,則由上面討論可知,時間戳單位爲 1/90000,我們就假設1s 鐘被劃分了 90000 個時間塊,如果每秒發送 25 幀,那麼,每一個幀的發送佔多少個時間塊 呢?當然是90000/25 = 3600。因此,我們根據定義“時間戳增量是發送第二個RTP 包相距 發送第一個 RTP 包時的時間間隔”,故時間戳增量應該爲 3600


參見http://blog.csdn.net/suer0101/article/details/7329442


補充:

對於mpeg2音頻

採樣率32k,採樣點數1152,那麼以32k爲參考頻率,每幀的時間戳增量應該是1152;

如果仍參考90kHz作爲基準,每幀的時間戳增量應該是1152/32k*90k=3240。

發佈了5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6 · 訪問量 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