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刷题五遍还没offer - 听我分析为什么找工作光刷题没用

一亩三分地就业求职版里,有位同学发帖说:

LZ从14年秋季入学开始刷题,一门心思要找份好工作,到现在leetcode已经刷过五遍,都做好详尽的总结,看过geeksforgeeks里面一半的topic。。。今年形势不行,上学期只拿到了微软,google, tableau和bloomberg的面试。
LZ从14年秋季入学开始刷题,一门心思要找份好工作,到现在leetcode已经刷过五遍,都做好详尽的总结,看过geeksforgeeks里面一半的topic。。。今年形势不行,上学期只拿到了微软,google, tableau和bloomberg的面试。

然后四家公司全都面挂,陷入困境:

现在LZ一个人住在加州某个小黑屋,目前还没任何面试,已经绝望了,接下来也不知道应该提高什么地方了。。。LZ本科 MS都是CS,其实也做了不少项目。

看他在《leetcode已刷五遍还没offer, LZ快绝望了》下面的回复,似乎是同学里最早做准备、组织大家刷题的,可以说,他很努力,也先行一步。那为什么连续面挂四家公司?求职之路这么不顺利?

地里有小伙伴安慰他,很温暖,但是并不能解决问题;也有些人觉得是“临场发挥不好” – 这个原因很模糊,到底不好在什么地方?幸好,他的帖子里提供了一些“干货”,Warald引用他的两句原话,谈谈我的观点 – 我跟这位同学并不认识,不了解详细情况,只是我一家之言。

面试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feedback,无论哪个公司,面试官面完就消失了,不会跟你联系,没有人会告诉你面试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更不会告诉你该如何提高。所以,包括很多最终拿到了offer的人,整个面试过程,经常“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责怪自己技术不够熟练、练习不够充分,然后继续提高“硬件” – 这个类似于“我申请失败了,一定是GRE分数不高,所以我要努力再考高点”。实际上呢?申请录取不是由GT成绩决定的,英语到了一定分数线就可以了。同理,刷题也是如此。刷题必须要熟练,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就ok了,后面并非谁最熟谁就胜出。

他在帖子里回顾谷歌面试,说:

一道简单的二维字符表找字符串数量的问题,LZ一开始就知道用DFS,当时脑子秀逗了想直接最优,搞了个DP,结果没考虑到会路径循环重复的问题。。。写完后,三姐直接说了你的代码输出结果是错的。面完后心都碎了

谈DFS、DP这些细节容易让人纠结在题目上。其实以上问题,可以归纳为:

这个面试题,我一看就知道用什么方法解最好,然后我直接跳进去写答案了。弄了一会,最后发现不对。然后面试被拒了。

据Warald观察,以前地里经常有人遇到这种情况。

Warald提供就业辅导。团队里有多家公司的面试官(包括谷歌Hiring Committee的成员),提供模拟面试,给客户进行强化训练。此外,面试官们在公司里每年也要面很多人。根据他们的反馈,面试官没指望你技术上灭绝群雄,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面试官希望你跟他沟通,面试有来有往,上来二话不说闷头就写代码最糟糕。

很不幸,很多同学恰恰就是上来就闷头写答案,让面试官觉得很无语。如果你能做出来,还ok,如果做不出来,这就是最找死的一种方式了。有些时候,面试官甚至把题目做点小变化,或者是有意无意把题目说模糊点,让你想当然的以为是某种情况,一头跳进去,折腾一番发现跟想象的不一样,结果就是稳稳的拒掉你了。

我们通常说中国人缺乏软技能(Soft Skills),这就是最典型的情况:不是你使用的方法好不好、对不对,而是你不跟别人交流。最可悲的是,你挂了都不知道到底挂在什么地方。这位同学在上下文里还说了印度人,根据他提供的信息来看,我觉得中国人面试官也会拒掉他。

再来这位同学的一段原话:

最神奇的就是前几天bloomberg onsite。。。前两轮面试非常简单就是leetcode easy水平,LZ都轻松做出来了,但是面了两轮就被人领了出去。。。简直吐血。

again,这个再次验证了:刷难题钻牛角尖是错误的方向,看,两轮题目都是easy水平的,你费劲扒拉去练习最难题、去钻研大型系统设计,有用吗?

公司叫你去面试的目的是什么?招人。每轮面试对公司来说,都耗费资源,都要烧钱,他们的目的不是溜你玩。两轮面试题你都做出来了,但是被轰走。为什么?我觉得不是公司变态,我头脑中浮现的是这样一种形象:愣头青一根筋的上来就写code,如此的不知道跟人交流,对面试官给予的提示也意识不到,以至于人家觉得没必要跟你继续浪费时间,直接踢你走。

我不认识这位同学,不知道详情,但是据很多面试官跟我反馈:经常遇到给了提示也没反应的中国学生,面试不到10分钟,就断定要拒掉此人了。

然后楼主说:

面试遇到的题目都会做,现在也不想刷题了,感觉刷题完全没用(已经刷吐)

对的。刷题到了一定程度,就没用了。

很可惜,拿到了谷歌面试,拿到了Bloomberg面试,都浪费了。机会都是有代价的,面挂了一家公司,就会被关进小黑屋,往往一年内都不会被再次考虑。而我们国际学生,有OPT压力,真的有一年时间让你浪费掉么?这位同学毕业后已经两个月了,还在找工作,按照硅谷工资水平,每个月算1万美元不为过,如果因为soft skills、因为面试不开窍,浪费掉的谷歌工作机会值多少钱先不说,光是工资,很容易浪费掉几万美元,这里就不说那些工作找了一年半载还没着落的同学了,而且最近经济形势在变坏,好多公司开始裁员。对很多人来说,光是抱团取暖、闷头努力是不够的,你需要切实的方案来提高抓住机会的能力

最后,拿这位同学做例子,并非针对着他开火进行攻击,而是觉得他的情况很有代表性、很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找工作的同学,应该看看是否有你的影子,而不是笑他。如果你想获得我们的帮助,查找面试失败原因、提高面试技巧、得到feedback,请点这里提交一份就业培训服务表格

– Warald (Email: [email protected])
博客: http://www.1point3acres.com
微博:http://www.weibo.com/warald
欢迎转载,转载必须在标题注明转载,在文章正文开始之前而不是最后,用不小于正文的字体大小,肉眼可以清楚识别的颜色,一字不漏的附带以上三行内容。否则视为侵权!感谢合作。

推荐阅读相关帖子:

    [Warald 申请经验谈] 公共健康学院(School of Public health) 生物统计专业(Biostatistics) 申请简谈
    [Warald美国职业谈] H-1B工作签证简介、回顾和形势综述
    [1.3acres bbs精选]胡侃加拿大学校CS(计算机科学)系
    美国留学申请信息飞跃手册:一亩三分地论坛2010周年刊:《Warald文摘》+众富农编写的《致富手册》
    2010Fall我的申请战果总结(完整汇报) – 今年拿下了很多名校offer


发布了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69 · 访问量 3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