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內核與驅動開發學習總結:原子操作實現(六)

處理器如何實現原子操作

32位IA-32處理器使用基於對緩存加鎖或總線加鎖的方式來實現多處理器之間的原子操作。

1 處理器自動保證基本內存操作的原子性

首先處理器會自動保證基本的內存操作的原子性。處理器保證從系統內存當中讀取或者寫入一個字節是原子的,意思是當一個處理器讀取一個字節時,其他處理器不能訪問這個字節的內存地址。奔騰6和最新的處理器能自動保證單處理器對同一個緩存行裏進行16/32/64位的操作是原子的,但是複雜的內存操作處理器不能自動保證其原子性,比如跨總線寬度,跨多個緩存行,跨頁表的訪問。但是處理器提供總線鎖定和緩存鎖定兩個機制來保證複雜內存操作的原子性。

使用總線鎖保證原子性

第一個機制是通過總線鎖保證原子性。如果多個處理器同時對共享變量進行讀改寫(i++就是經典的讀改寫操作)操作,那麼共享變量就會被多個處理器同時進行操作,這樣讀改寫操作就不是原子的,操作完之後共享變量的值會和期望的不一致,舉個例子:如果i=1,我們進行兩次i++操作,我們期望的結果是3,但是有可能結果是2。如下圖



原因是有可能多個處理器同時從各自的緩存中讀取變量i,分別進行加一操作,然後分別寫入系統內存當中。那麼想要保證讀改寫共享變量的操作是原子的,就必須保證CPU1讀改寫共享變量的時候,CPU2不能操作緩存了該共享變量內存地址的緩存。

處理器使用總線鎖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所謂總線鎖就是使用處理器提供的一個LOCK#信號,當一個處理器在總線上輸出此信號時,其他處理器的請求將被阻塞住,那麼該處理器可以獨佔使用共享內存。

3、使用緩存鎖保證原子性

第二個機制是通過緩存鎖定保證原子性。在同一時刻我們只需保證對某個內存地址的操作是原子性即可,但總線鎖定把CPU和內存之間通信鎖住了,這使得鎖定期間,其他處理器不能操作其他內存地址的數據,所以總線鎖定的開銷比較大,最近的處理器在某些場合下使用緩存鎖定代替總線鎖定來進行優化。

頻繁使用的內存會緩存在處理器的L1,L2和L3高速緩存裏,那麼原子操作就可以直接在處理器內部緩存中進行,並不需要聲明總線鎖,在奔騰6和最近的處理器中可以使用“緩存鎖定”的方式來實現複雜的原子性。所謂“緩存鎖定”就是如果緩存在處理器緩存行中內存區域在LOCK操作期間被鎖定,當它執行鎖操作回寫內存時,處理器不在總線上聲言LOCK#信號,而是修改內部的內存地址,並允許它的緩存一致性機制來保證操作的原子性,因爲緩存一致性機制會阻止同時修改被兩個以上處理器緩存的內存區域數據,當其他處理器回寫已被鎖定的緩存行的數據時會起緩存行無效,在例1中,當CPU1修改緩存行中的i時使用緩存鎖定,那麼CPU2就不能同時緩存了i的緩存行。

但是有兩種情況下處理器不會使用緩存鎖定。第一種情況是:當操作的數據不能被緩存在處理器內部,或操作的數據跨多個緩存行(cache line),則處理器會調用總線鎖定。第二種情況是:有些處理器不支持緩存鎖定。對於Inter486和奔騰處理器,就算鎖定的內存區域在處理器的緩存行中也會調用總線鎖定。

以上兩個機制我們可以通過Inter處理器提供了很多LOCK前綴的指令來實現。比如位測試和修改指令BTS,BTR,BTC,交換指令XADD,CMPXCHG和其他一些操作數和邏輯指令,比如ADD(加),OR(或)等,被這些指令操作的內存區域就會加鎖,導致其他處理器不能同時訪問它。

發佈了1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0 · 訪問量 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